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茭白高產栽培

種植技術 閲讀(1.38W)

茭白,又名高瓜、菰筍、菰手、茭筍,高筍。是禾本科菰屬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分為雙季茭白和單季茭白(或分為一熟茭和兩熟茭),雙季茭白(兩熟茭)產量較高,品質也好。古人稱茭白為“菰”。在唐代以前,茭白被當作糧食作物栽培,它的種子叫菰米或雕胡,是“六穀”(稌、黍、稷、粱、麥、菰)之一。後來人們發現,有些菰因感染上黑粉菌而不抽穗,且植株毫無病象,莖部不斷膨大,逐漸形成紡錘形的肉質莖,這就是現在食用的茭白。這樣,人們就利用黑粉菌阻止茭白開花結果,繁殖這種有病在身的畸型植株作為蔬菜。可入藥。世界上把茭白作為蔬菜栽培的,只有中國和越南。茭白在山東新泰白莊子被譽為三好之一(三好即 茭白、春芽、野鴨蛋),自古流傳至今。多生長於長江湖地一帶,適合淡水裏生長。

茭白高產栽培

選地

茭白根系發達,生長量大,適宜水源充足、土層鬆軟、富含有機質、保水保肥力強的粘壤土或壤土栽培。南方農民有在湖泊、池塘、溝渠岸邊淺水處種養茭白的習慣。窪地、水田栽培茭白一般栽前7~10天耕第1次,栽前2~3天施足基肥後耕第2次,耕後即耙平,做到田平泥爛。

茬口

茭白可與水稻、席草、藕、荸芥、慈姑、芡實等輪作,也可與黃鱔、泥鰍、螃蟹或其他魚類等共生。茭白與水稻連作,茭白採用兩熟茭品種,夏茭採收後即進行耕耙整地,施足基肥,栽插單季稻或雙晚粳稻,兩作生育期互補,均能獲得高產。此法適宜於地熱較高的水田。茭白與席草連作:秋季茭白採收後進行整地、施肥,栽種席草。

此法適宜於地熱較平、水層較淺的窪地。茭白與黃鱔、泥鰍共生:茭白田套養黃鱔、泥鰍,四周田埂要加固,埂高應高出常年最高水位50釐米,最好砌成水泥牆埂,以防逃;田內爛泥層宜厚,茭白寬窄行栽植,田間留十字形空地;苗種放養前,池內應用生石灰消毒。茭白與螃蟹共生:螃蟹池套栽茭白,池外四周設置防逃防盜圍牆,池內四周挖寬溝,中間開挖“十”字型溝,溝深以1米左右為宜;淤泥層不宜太厚,茭白宜稀植,株行距可採用40釐米×100釐米,蟹苗放養前池內應用生石灰消毒。

品種選配與栽培季節

宜選品質好、有效分櫱多、灰茭和雄茭少、抗逆性強、產量高的品種栽培。茭白喜温暖濕潤氣候,遇霜後茭葉即枯死。北方無霜期短,以栽植一熟茭為主,一熟茭適於春栽。南方無霜期長,水源充足,一熟茭和兩熟茭均適栽培。蘇、浙、皖一帶,一熟茭在清明到穀雨栽植;夏秋兩熟茭可分為春栽和秋栽兩種,春栽在穀雨前後,秋栽在立秋前後。南方地區應以栽培兩熟茭品種為主,栽培季節應以一個年週期為好。

栽植

春栽在穀雨前後,當分櫱苗長至30~50釐米,具有3~4片葉時,距茭墩3~5釐米處,將苗連泥挖起,用快刀順着分櫱着生的趨勢,分為7~12小墩,每小墩要求帶有老莖及匍匐莖,並有健全分櫱3~5個,隨挖、隨分、隨栽,最好是在傍晚或陰雨天栽植。如從外地引種,運輸過程中應保持一定的温度,栽前割去葉尖,留株高30釐米,以減少水分蒸發和防止栽後遇風動搖,影響成活率。栽植密度應根據品種和土壤肥力而定。

中等肥力的田塊,採用株距40~50釐米,行距85~95釐米,每公頃2.2~2.5萬穴。瘦瘠肥力低的田塊,應適當增加密度,每公頃3~3.7萬穴。移栽如前茬為早藕、席草、早稻等,應採用早熟茭品種進行秋栽。茭秧在清明至穀雨期間於藕田或池塘四周寄栽,立秋前後栽插(最遲不宜過8月15日),此時苗高已有1米以上,並有較多的分櫱苗。栽前將苗墩的分櫱用手順勢一一扒開,逐墩起苗,每株帶1~2苗,剪去葉梢50釐米左右。夏秋氣温較高,應選陰天或下午栽植。栽植密度行距40~45釐米,株距25~30釐米,每公頃栽6萬穴左右。當天起苗,當天栽植,栽入土深10~15釐米,以栽沒薹管為度。

水肥管理

茭白植株高大,生長期長,偏愛有機肥,需施足基肥才能獲得高產,一般基肥應占整個施肥量的一半。茭田施肥量的多少,主要與土壤肥力、栽植密度和栽植期有關。土壤肥力高、栽植早、密度大應少施;土壤瘠薄、栽植較晚、茭苗較稀應加大施肥量。一般當年春栽的兩熟茭或一熟茭,中等肥力的地塊,整地時每公頃施基肥3~3.7萬千克腐熟豬廄糞或其他相應肥力的農家肥。追肥採取重、輕、重的施肥原則,栽後12~15天追施5~2.5萬千克人糞尿或尿素220~300千克(稱為提苗肥),以促進有效分櫱;分櫱盛期看苗情追肥防止早衰,一般每公頃施尿素450~1500千克;8月中旬前後孕茭前追肥量宜大,以促進肉質嫩莖膨大,增加茭白單產,一般每公頃施人糞尿2.2~3萬千克或尿素220~300千克,稱為催茭肥。

催茭肥追肥要慎重及時,施肥過早,植株還未孕茭,增加無效分櫱;施肥過多,引起瘋長,植株貪青,有效分櫱少和推遲結茭,嚴重時使全田雄茭化;施肥過少、過遲,不能滿足孕茭需要,結茭小,品質欠佳,產量低。一般在植株第1批孕茭前5~7天施入。秋栽的兩熟茭,當年生長期短,基肥必須充足,一般每公頃施農家肥3.7~6萬千克,並在栽植後10~12天1次性每公頃施人糞尿3~3.7萬千克或尿素3700~4500千克,以促使分櫱早發、整齊,趕在氣温低於25℃之前孕茭。對栽植後第2年的老茭田,一熟茭的施肥方法與上述相同,但兩熟茭夏茭因從萌芽到孕茭只有3個月時間,為爭取高產,施肥技術是關鍵。清明之前每公頃施農家肥3~3.7萬千克,追肥以速以為主,分2次重追:當苗長高10釐米左右時,追施人糞尿3.7~4.5萬千克或尿素300~370千克;孕茭前5~7天(一般在立夏之後)第2次追施人糞尿2.2~3萬千克或尿素220~300千克。新老茭田追肥均應以速效有機肥為主;如人糞尿不足,才可用尿素代替。施肥時應適當放淺水層,施肥後2~4天加水到原來的水位,以利肥料吸入土中。施肥時要防止燒傷葉片。水層管理上,春栽茭白採取淺、深、淺的灌溉原則。栽植後至分櫱前期,保持淺水層3~4釐米,便於提高水温,以促進發根和有效分櫱。分櫱中期(每茭墩20株分櫱苗以上),水層加深到8~10釐米,以抑制無效分櫱。

盛夏高温超過35℃時,應適當深灌降温,並定期換水,以防土壤缺氧引起爛根。但最高水位不宜超過“茭白眼”,因此處組織較嫩,病害容易侵入。此外,水位過高,會使薹管伸長,易倒伏。分櫱後期至孕茭前,保持水層12~15釐米,以降低水温,控制後期分櫱,促進提早孕茭。孕茭期水層加深到18~20釐米,以防陽光直射,保證茭白潔白柔嫩,提高質量。進入採收期和越冬期,茭田應保持淺水層3~5釐米或濕潤狀態。秋栽茭白栽植時和還苗期,保持淺水層3~5釐米;分櫱期加深水層到8~10釐米;孕茭期保持水層15~18釐米;採收期和越冬期水肥管理如上。一熟茭老茭田水層管理與上述春栽新茭田類同。兩熟茭老茭田春季萌芽期至分櫱期,保持水層3~5釐米,分櫱後期至孕茭期保持水層8~10釐米,同時應拔掉多餘的小分櫱苗。

茭田管理

茭白生長前期,氣温低,生長較慢,水生雜草叢生,應分櫱封行之前,耘田、除草2~4次。老茭田出苗後或新茭田栽植後,發現死苗、缺苗應及時補栽。如分櫱中期田間分櫱苗過多過旺,應拔去過密的小分櫱苗,使整墩分櫱苗控制在25株以內。分櫱後期,應及時打去黃葉,拔去小分櫱苗,踩入泥中,以增強茭田通風透光,打老葉時不應拉傷植株。第1年採收秋茭時,發現灰茭和茭植株,隨時做好記號,待寒露、霜降以後,將灰茭和茭連根挖掉。入冬後,齊泥割去枯葉,以使第2年出苗整齊均勻。南方農村有在立冬之後燒茭墩枯葉的習慣,認為這樣可以避免下年出現灰茭和雄茭。其實,要徹底清除灰茭和雄茭,就必須將其連根挖掉,火燒茭墩。老茭田在挖去灰茭、雄茭以後,於早春萌芽時應補滿缺苗。若老茭墩苗太密時,應在清明、穀雨期間疏去細小密集的分櫱,每8~10釐米見方留一健壯分櫱苗,同時向茭墩中間壓一塊泥,壓蓋程序以茭苗向四周散開為宜。

病蟲防治

病害主要有鏽病、稻瘟病、紋枯病、胡麻葉斑病和小菌核病等。

鏽病發生在葉片正反面及葉鞘上,邊緣表皮裂口的殘餘時顯。生長後期形成冬孢子堆,灰色至黑色,長條狀不裸露。

稻瘟病發病葉開始呈條狀或梭形病斑狀,以後全葉枯焦,嚴重時全田如火燒狀。紋枯病在茭白分櫱盛期至孕茭期最易發生。發病初期先在葉鞘上出現水漬狀暗綠色橢圓形病斑,之後擴大成雲紋狀病斑。發病嚴重時茭葉枯死,茭肉乾瘦。

胡麻葉斑病在葉片發病初期呈針頭大褐色小斑點,然後逐漸擴大為圓形、橢圓形、梭形病斑,邊緣淡褐色至深褐色,中間黃褐色至灰白色,有時略呈輪紋狀,外圍有黃色或淡黃色暈圈。後期病斑可相互癒合成塊狀枯死,多從葉緣或葉尖沿外緣向下逐漸枯死或枯白色,病斑兩面有明顯的褐色露層,有時也呈輪紋狀。

小菌核病多在茭白生長後期腐生或寄生於葉鞘上,危害葉鞘引起水漬狀變色,在形成顯著病斑後枯黃,鞘內生長大量小粒菌核。

上述病害均因高温高濕引起。消除菌源,如栽培無病品種,越冬時燒茭墩,消除病株病葉、換田等;增施底肥和磷鉀肥,中後期少施氮肥等;合理密植,前期淺灌,中期適當擱田等;把握在發病早期防治。紋枯病、稻瘟病可用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或甲基託布津500~800倍,10~15天內連續防治2~3次;胡麻葉斑病可用40%異稻瘟淨600倍液,在10~15天內連續防治2~3次;鏽病、小菌核病可用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在10~15天內連續防治2~3次。蟲害主要有大螟、二化螟、蚜蟲和葉蟬。大螟、二化螟幼蟲在幼茭期鑽入茭肉內,蛀食心葉和茭肉,造成枯心苗和廢品茭白,每年發生3代。

生物防治方法是及時清除田邊雜草,冬季齊地面割除枯黃莖葉集中燒燬,消滅越冬幼蟲;藥物防治方法是每公頃用50%殺螟鬆乳油3千克加水6~7.5萬千克潑澆,或在蟻螟孵化高峯前2天用殺蟲雙或殺蟲靈噴霧防治。

蚜蟲為害表現為茭白受害後,葉片發芽捲縮,防治方法是在發生初期用40%樂果乳劑2000倍液噴治。葉蟬成蟲和若蟲羣集茭白葉片上刺吸汁液,造成葉片枯黃,可用40%蘇化203乳劑1000~1500克,加水1000千克噴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