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生薑的科學施肥技術

種植技術 閲讀(1.41W)

生薑指姜屬植物的塊根莖。性温,其特有的“薑辣素”能刺激胃腸黏膜,使胃腸道充血,消化能力增強,能有效地治療吃寒涼食物過多而引起的腹脹、腹痛、腹瀉、嘔吐等。 吃過生薑後,人會有身體發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它能使血管擴張,血液循環加快,促使身上的毛孔張開,這樣不但能把多餘的熱帶走,同時還把體內的病菌、寒氣一同帶出。當身體吃了寒涼之物,受了雨淋或在空調房間裏呆久後,吃生薑就能及時消除因肌體寒重造成的各種不適。

生薑的科學施肥技術

山東省青州市經濟開發區大姜協會是國內主要生薑種植和繁育機構, 大姜協會所種植和銷售的生薑品種主要包括:山東大姜,面姜,小黃姜,山農大姜一號,萊蕪大姜,萊蕪小姜,大肉姜,竹根姜,來鳳姜,遵義白姜,張良姜,小黃姜,野生生薑二十餘個生薑品種。

生薑的營養學價值

生薑含有辛辣和芳香成分。辛辣成分為一種芳香性揮發油脂中的"姜油酮"。其中主要為姜油萜、水茴香、樟腦萜、姜酚、桉葉油精、澱粉、粘液等。可食用部分95%。每100g中含能量172kj,水分87g、蛋白質1.3g、脂肪0.6g,膳食纖維2.7g,碳水化合物7.6g、胡蘿蔔素170μg、視黃醇當量28μg,硫胺素0.02mg、核黃素0.03mg、尼克酸0.8mg;維生素C 4mg;鉀295mg、鈉14.9mg,鈣27mg,鎂44mg、鐵1.4mg,錳320mg、鋅0.34mg、,鉬0.14mg、磷25mg、硒0.56μg。尚含促進消化液分泌的薑辣素等成分。

生薑的科學施肥技術

生薑的根莖在幼苗期吸收氮、磷、鉀較少,旺盛生長期對磷的吸收量緩慢增加,對氮、鉀的需求量猛增,尤其在旺盛生長期的前期需鉀量最多,氮肥次之;在旺盛生長期的中、後期吸氮多於鉀,吸收鉀多於磷。因此在生產上,根據生薑的需肥規律進行配方施肥,適時追施氮肥有助於增產。

生薑的施肥分為基肥和追肥。基肥分有機肥、餅肥和化肥。有機肥在播種前結合整地撒施,一般每畝施優質腐熟雞糞5~8方,施後旋耕;餅肥、化肥集中溝施,即在播種前將粉碎的餅肥和化肥集中施入播種溝中,一般每畝施餅肥75~100公斤,氮、磷、鉀複合肥50公斤或尿素、過磷酸鈣、硫酸鉀各25公斤。

除施足基肥外,一般進行三次追肥。第一次追“壯苗肥”:幼苗期植株生長量小,需肥不多,但幼苗生長期長,為促進幼苗生長健壯,通常在苗高30釐米左右,具有1~2個分枝時進行第一次追肥。這次追肥以氮肥為主,每畝可施硫酸銨或磷酸二銨20公斤。若播期過早,苗期較長,可隨澆水進行2~3次施肥,施肥數量同上。

第二次追“轉折肥”:在立秋前後,此時是生薑生長的轉折時期,也是吸收養分的轉折期,自此以後,植株生長加快,並大量積累養分形成產品器官。因此,對肥水需求量增大,為確保生薑高產,於立秋前後結合姜田除草,進行第二次追肥。這次追肥對促進發棵和根莖膨大有着重要作用。這次追肥一般將餅肥或肥效持久的農家肥與速效化肥結合施用。每畝用粉碎的餅肥70~80公斤,腐熟的雞糞3~4方,複合肥50~100公斤或尿素20公斤、磷酸二銨30公斤、硫酸鉀50公斤,在姜苗的一側距植株基部15釐米處開一條施肥溝,將肥料撒入溝中、並與土壤混勻,然後覆土封溝、培土,最後澆透水。

第三次追“壯姜肥”:在9月上旬,當姜苗具有6~8個分枝時,也正是根莖迅速膨大時期,可根據植株長勢進行第三次追肥,稱“壯姜肥”。對於長勢弱或長勢一般的姜田及土壤肥力低的姜田,此期可追施速效化肥,尤其是鉀肥和氮肥,以保證根莖所需的養分。一般每畝施複合肥25~30公斤或硫酸銨、硫酸鉀各2.5公斤。對土壤肥力高,植株生長旺盛的姜田,則應少施或不施氮肥,防止莖葉徒長而影響養分累積。

鋅肥和硼肥通常可作基肥或根外追肥。在缺鋅缺硼姜田作基肥時,一般每畝施用1~2公斤硫酸鋅、硼砂0.5~1公斤,與細土或有機肥均勻混合,播種時施在播種溝內與土混勻:如作追肥和葉面噴施,可用0.05%~0.1%硼砂每畝50~70升,分別於幼苗期、發棵期,根莖膨大期噴施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