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小茴香的栽培管理要點

種植技術 閲讀(1.18W)

茴香菜又原名小懷香,又稱香絲菜、小茴香、茴香子、谷香(四川、貴州)丶渾香,嫩葉作菜蔬,是小茴香的莖部,為傘形科植物茴香的乾燥成熟果實。始載於唐本草。蘇頌説,北人呼為茴香,聲相近為懷香。陶弘景謂:煮臭肉,下少許,無臭氣,臭醬入末亦香,故曰茴香。李時珍説,俚俗多懷衿衽咀嚼,恐懷香之名,或以此也。果實(小茴香)作香料用,亦供藥用,根、葉、全草也均可入藥。

小茴香的栽培管理要點

小茴香是同一種植物從葉色、葉形、花序、果實、種子等植物學性狀及品質、風味等其它特徵上相比,都極為相似,只是茴香的葉鞘、相互抱合形成一個扁球形或圓球形的球莖。成熟時,成為主要的食用部分,而細葉及葉柄往往是在植株較嫩的時候才茴香肥厚的葉鞘部鮮嫩質脆,一般切成細絲放入調味品涼拌生食,也可配以各種肉類炒食。

小茴香的形態特徵

小茴香屬傘形科,一年生草本作物,莖直,圓柱形平滑,葉羽狀多回,複葉深裂如絲狀,葉柄淺綠色,花黃色,復傘形花序,無總苞和小苞葉片,果實(種子)線狀長圓形,光滑單生,植株生長高度30~35釐米,生育期90天左右。果實成熟後,呈橙黃色,色澤鮮豔,氣味芳香,千粒重2~2.3克。

小茴香的環境要求

小茴香喜冷涼氣候,較耐乾旱,但不耐濕,由於小茴香植株矮小,根系較淺,一般分佈在土層5~10釐米處,對土壤要求較嚴,最適宜種植在有機質含量1.5%~1.8%的砂壤土地上。

小茴香最適宜生長期的温度為15~20℃,高於25℃生長緩慢,低於5℃生長受到抑制。播種時地温5~10℃,15~16天出苗,12~15℃時7~8天出苗。播種至成熟85~95天,開花到成熟25~30天。

小茴香的栽培管理要點

1.土地選擇

小茴香籽粒小,每千克種子約50萬粒,不易出苗,因此對土地的選擇及整地要求非常嚴格,要選肥力中上等、含有機質1.5%~1.8%以上的砂壤土,切忌種植在鹽鹼土和粘性重的地塊上,前茬為小麥、燕麥或雜草多的地塊不宜安排種植。

2.整地標準

小茴香籽粒小,頂土力差,在整地時,要作到細、鬆、淨、平、碎、墒六字標準,整地時要犁、耙、耕結合一條龍複式作業,達到地無小坑,無3釐米以上的土塊,無殘膜、雜草、莖稈,土鬆、地平、墒足。

選適宜的土地,每公頃施優質廄肥45000千克,深耕30釐米以上,耙平整細,做80釐米寬平畦,地干時應先向畦內放水,待水滲下表土稍鬆散時播種。

2.繁殖方法“春分”至“清明”間播種,播前應選飽滿的新種子,用40℃温水浸泡1-2小時,撈出後包紗布袋中,放在温暖處,每天用温水沖洗2次,等種子稍有萌動時即可播種。在畦內按行距40釐米開3-5釐米深的溝,將種子均勻撒入,覆土樓平稍壓。播後一般10-15天出苗,每公頃用種量22.5-30千克,育苗移栽產量高。

3.播種期及播量

小茴香播種宜早不宜遲,一般在3月中旬播完,最遲在4月初。667評方米播量1~1.5千克,播深2.5~3釐米,667平主米帶三料磷肥10~15千克。

4.播種方式

小茴香播種大多采用條播或撒播,條播採用20釐米等行距或15×30釐米寬窄行。也可開溝築壟播種,或作小畦播種,播後鎮壓提墒,促壯苗齊苗。

近年多采用間作套種棉花、玉米、蔬菜等作物,充分利用光熱資源,提高複種指數,增加經濟收入。

小茴香的田間管理

當幼苗顯行時,應及時中耕鬆土、保墒,拔除株間雜草,如遇雨應及時橫向耙地,以利幼苗生長。由於小茴香田間雜草種類多,生長快,須在封壟之前除淨,中後期如有菟絲子危害,可採用40%地樂安乳油200~300倍藥液在下午5時後噴霧防治,必要時人工拔除。

小茴香生長期短,生長量小,需肥水不多,一般在播前施足基肥和種肥,不需灌水施肥,若土壤瘠薄,在封壟前(3~4片真葉)結合灌頭水667平方米撒施尿素8~10千克,以水調肥,以肥促苗。在開花前期和灌漿期,每667平方米噴磷酸二氫鉀200~250克,促多坐果,多結實,提高籽粒重量。在開花後期和灌漿初期灌第2水,在灌漿末期灌第3水,促早熟。灌水要堅持早晚灌,要適時適量,避免高温灌水,減少死苗,堅持看苗、看地、看天灌水是小茴香豐產的關鍵。

出苗後,視旱情適當澆水,保持幼苗期畦面濕潤。結合中耕除草,苗高6-8釐米時,按株距9釐米間苗,苗高15釐米以上時,按株距20釐米定苗。苗高30釐米時進行追肥,以速效有機肥為主,增施過磷酸鈣。天旱時澆水,雨季要及時排澇,以防爛根。在晉南地區當年收穫後,根部蓋一層牛馬糞或土雜糞能安全越冬,第二年發芽早,生長旺,產量較高。

適時收穫

當小茴香籽實發黃、莖葉顯萎枯時,即可收穫。小茴香易落粒斷枝,因此收穫應在早晨或傍晚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