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問答>有問必答>

山雞怎麼養 |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有問必答 閲讀(5.95K)

山雞,又叫野雞、雉雞。性情活潑,善於奔走而不善飛行,喜歡遊走覓食,奔跑速度快,高飛能力差,只能短距離低飛並且不能持久。食量小,食性雜,胃囊較小,容納的食物也少,喜歡吃一點就走,轉一圈回來再吃。山雞是雜食鳥,喜歡各種昆蟲、小型兩棲動物、穀類、豆類、草籽、綠葉嫩枝等。人工養殖山雞,可以適合大羣飼養環境。山雞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肉質細嫩鮮美,野味濃,其蛋白質含量高。公山雞的羽毛豔麗,具有觀賞價值,標本可以提供給教學、科研和展覽用,還可以作為高雅貴重的裝飾品。那麼山雞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山雞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山雞怎麼養?

1.合理飼餵。採用原糧飼餵山雞的養殖户,可適當增加玉米、高粱等能量飼料的飼餵比例(推薦配方:玉米40%、小麥15%、炒熟的豌豆20%、菜籽餅15%、麩皮5%、米糠4%、骨粉1%,另每噸料加入食鹽2.5公斤及適量微量元素)。採用家雞飼料飼餵的可購買肉雞生長料進行飼餵,並保證充足的飲水,此外可以添加10%~20%的青飼料。讓山雞每週至少沙浴一次,並在河沙中噴入2%的敵百蟲溶液,以殺滅體外寄生蟲。

2.控制密度。育肥初期(5~11周齡)每平方米可養10~12只山雞,以後可按公母、強弱、大小進行分羣飼養,使其密度逐步降至每平方米6~8只。同時,應設置足夠的料槽讓其均勻採食,生長一致。

3.設棲架、防啄癖。育肥山雞舍內外應放置棲架供山雞飛攀棲停,這樣不僅充分利用了養殖空間,還有利於減少山雞的啄癖。發現有被啄傷的山雞應在傷口處塗紫藥水或樟腦軟膏,並隔離飼養。必要時對山雞羣進行調控,方法為:(1)在舍內掛青草或青菜,引誘山雞啄菜以分散其啄羽的精力,同時也補充了維生素和纖維素。(2)9~11周齡時,可在飼料中加入1%的羽毛粉。(3)飼料中的食鹽要提高到2.5%,或在飲水中添加食鹽,並保證供水充足。

4.防驚飛。儘可能保持場內安靜,謝絕參觀,以減少外界因素的影響。為防驚飛出現撞傷或撞死,可剪掉山雞一側的初級飛羽。

5.做好防疫工作。山雞舍應每天清掃,每週用百毒殺等消毒劑進行一次消毒。8~9周齡的山雞要進行新城疫Ⅱ系疫苗飲水接種,並預防禽霍亂或球蟲病的發生。

雉雞飼養階段的劃分:0-6周齡為育雛階段 7-12周齡為育成階段。

1)適時飲水與開食:雛雉出殼後24~36小時開食,開食前應先飲水,飲水中最好加5%葡萄糖或0.1%高錳酸鉀,對不知道飲水的雛雉及時調教,使之儘快飲水,喂水後1~2小時開食。開食料要柔軟,適口性好,營養豐富且易於消化,前3~5天最好喂濕拌料。在每次加料前清除剩料。開食時每2~3小時誘食1次,以後逐漸增加間隔時間,0~2周每天喂料6次,3 ~4周每天5次。一般隨日齡的增大,採食量也遞增,生長到接近成年體重時,對飼料的需要量趨於穩定。

2)温濕度調控:適宜的育雛温度為:1~3日齡35~34℃,4~7日齡33~32℃,2周齡31~28℃,3周齡27~24℃,4周齡為23~22℃,5周齡後保持常温。相對濕度1~10日齡65%~70%,11日齡以後55%~65%。

3)密度:隨日齡變化,其體重、需用水等也會相應變化,應適時調整飼養密度,增加水、食槽數。網箱平養或箱式育雛時密度為:1~10 日齡50~60只/平方米,10~20日齡30~40只/平方米,此後可轉入立體籠( 蛋雉育雛用4層籠),21~42日齡20~30只/平方米,43~60日齡10~20只/平方米。

4)通風換氣及室內環境控制:室內空氣流通不好,氨氣濃度過大,會直接影響雉雞的生長髮育,並可誘發慢性呼吸道疾病、眼病等疾病的發生。應經常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及時清糞、清掃地面,維持適宜的温度,定期帶雞消毒,及時疏散密度。搞好室內環境是提高雛雉成活率的重要措施之一。

5)光照時間控制:雛雉對光照要求不太嚴格,初雛1~3天保持24 小時光照,4~7天保持20~22小時光照,此後,根據雛雉採食情況快轉入自然光照。3周前後轉入立體籠時,第1個晚上要全加光照,以使雛雉儘快適應新環境,多采用3瓦/平方米為宜,待雉羣大部分採食、飲水後, 即可採用自然光照。

6)免疫接種:結合本場情況制訂好免疫程序。

成雞養殖技術

雛雉籠養6~7周即可轉入地面平養或轉入育成雉籠。至18周齡這一段時間是雉雞生長髮育最快的階段,平均日增重10~15克,至20周齡,已基本接近成年雉體重。因此,6~20 周齡階段養管理飼是保證育成雉生長髮育關鍵,在做好各項日常管理工作的同時,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轉羣時間及注意問題:一般3月底至4月中旬孵化的雛雞飼養至6~8周齡時轉羣,夏季孵出的雛雉飼養至5~6周齡即可轉羣。轉羣前3天應派專人值夜班並給予24小時光照。轉羣時還應注意將弱雛分離飼養,病殘雛及時淘汰。轉入地面後1~2周,選擇温暖無風天氣,打開門窗,讓其到室內外運動場做短時間活動,以後逐漸延長,夜晚趕入室內。

2)後備種雉限飼:確定留作種用的育成雉,除6~8周齡進行初步選擇外,還必須控制體重,防止過肥,以保證繁殖期能獲得較高的產蛋率和受精率。具體措施是:減少日糧中蛋白質和能量含量;增加粗纖維及青綠飼料喂量;減少飼餵次數;增加運動量;限制喂料量等。

3)第2次斷喙,防啄癖發生:雉雞野性較強,喜歡啄異物。 育成雉生長迅速,如果此期某些營養素缺乏,或環境不理想,或密度過大,啄癖就更易發生。為有效防止啄癖,可在5~10周齡間進行第2次斷喙,方法與家雞斷喙相同。

4)禁用發黴變質飼料,防止麴黴菌病發生:育成前期的雉雞對麴黴菌易感,本病發病率及死亡率較高,因此在飼養管理中應注意禁用發黴變質飼料及發黴墊料,控制好舍內環境,維持要求的濕度,經常用過氧乙酸等帶雞消毒,轉羣前用火焰噴射器灼燒地面及可灼燒用具,防止本病發生。

山雞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2張

養山雞有哪些需要注意:

1選擇優良品種。要求母山雞體質健壯,體重1-1.5千克,發育良好,性情温馴,活潑好動,冠髯鮮紅,眼大有神。公山雞各部位勻稱,發育良好,胸肌發達,冠色鮮紅,啼聲洪亮,羽毛豐滿,姿態雄偉,體重在1.5千克以上。 

2搞好消毒防疫。使山雞保持健康狀態是延長產蛋高峯期和提高種蛋受精率重要措施。只有延長產蛋高峯期,才能使山雞多產蛋。因此必須保持圈舍清潔,每週可用百毒殺或滅菌靈1:1000倍噴霧消毒一次,消毒液可直接噴到山雞身上。食槽、水槽每天用0.1%的高錳酸鉀刷洗一次。產蛋高峯期主要疫病為白痢、大腸桿菌病等,可以用青黴素防治,價廉安全,使用方便。一支80萬單位的青黴素可供80只雞防治一次。將青黴素放入水中給雞飲用即可。一般每2週一次,同時也起到預防感冒的作用。 

3科學配合飼料。繁殖期間的山雞營養成分應全面,代謝能2700-2750千卡,粗蛋白23%以上。此期間的飼料配方為:玉米55%、豆餅15%、麩皮15%、高粱6%、魚粉5%、貝殼粉2%、骨粉1.2%、食鹽O.3%、添加劑0.5%,並在每100千克飼料里加蛋氨酸50克、氯化膽鹼100克、多維素10克,產蛋2個月時注射一次產蛋下降綜合症疫苗。 

4提供潔淨飲水。山雞的產蛋期在每年的4-10月份,6月份為山雞的產蛋高峯期。因天氣炎熱.產蛋對水的需求量要比平時大,所以飲水器中不能斷水,而且還要對飲水器經常清洗和定期消毒。 

5保證充足光照。產蛋期的山雞,每天光照時間應不少於16小時,閔此,要進行人工補充光照,以延長產蛋期,增加產蛋量。 

6提供充足產巢。山雞無就巢性,產蛋地點不固定,喜歡在無干擾的暗處產蛋,為吸引山雞及時把蛋產在窩內而不受破損,應在牆角暗處提供充足的產蛋窩,內放一些樹枝或乾草,仿造一個自然的產蛋場所。同時,要注意勤撿蛋,山雞雖經人工馴化,但野性很強,有啄蛋的惡習,一旦發現有破蛋,應馬上清理乾淨,以免造成山雞的啄癖。據觀察,山雞的每天產蛋高峯在中午11時至下午3時左右,此間應每2小時撿蛋一次。 

7搭配公母比例。飼養公雞太多,一是浪費飼料,二是公雞常因爭奪配偶而毆鬥負傷,母雞也因難以接受頻繁交配而影響產蛋;公雞太少,一是種蛋受精率低,二是母雞得不到性的滿足也會影響產蛋或縮短產蛋高峯期,一般公母比例1:3~1:4為宜。

8減少應激刺激。山雞膽小怕人,易受驚嚇而影響產蛋。一般在產蛋前受到刺激,會形成軟殼蛋,甚至引起腹腔炎症。因此要保持安靜有序的日常管理,飼養人員工作服要相對固定,以灰白色為佳,並謝絕個人參觀,禁止雞場養狗貓等。   

9加強科學管理。每天要定時打掃衞生,清除舍內糞便,定時供水、供食。夏天要作好防暑降温;冬季要注意保暖,正確處理好保温與通風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