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問答>有問必答>

鸚鵡怎麼養 | 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有問必答 閲讀(2.5W)

鸚鵡是鸚形目(學名:Psittaciformes)眾多羽毛豔麗、愛叫的鳥。典型的攀禽,對趾型足,兩趾向前兩趾向後,適合抓握,鳥喙強勁有力,可以食用硬殼果。羽色鮮豔,常被作為寵物飼養。它們以其美麗的羽毛,善學人語技能的特點,更為人們所欣賞和鍾愛。分佈在温、亞熱、熱帶的廣大地域。種類非常繁多,有2科、82屬、358種,是鳥綱最大的科之一。主要分佈於熱帶森林中。鸚鵡養殖一般都是來當寵物,雖然鸚鵡的品種很多,但是其養殖方法基本大同小異。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鸚鵡養殖方法

1、餵食幼鳥時的錯誤:擔心幼鳥飢餓而過量餵食。在自然界中,親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鳥的餵食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餵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餵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2、只餵食葵瓜子: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3、飼料保存的問題:飼料保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鳥友不察覺而繼續餵食,愛鳥當然會出問題。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保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除了飼料應儲存於乾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會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較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2張

鸚鵡疾病防治

1、呼吸器官病:呼吸器官常見的是感冒,其症狀是流鼻涕。鳥兒感冒後,立即移到室內飼養,並給以保温,很快就會自愈。若病情不能自愈,可將硼砂溶於温水中,配成2~4%的硼酸溶液,用來沖洗鼻孔周圍,並餵給金絲雀草種子飼料,以增強抵抗力。也可在飲水中滴幾滴葡萄酒或餵給維生素製劑,幫助它恢復健康。

2、 消化器官病:由於吃了不清潔的精飼料或飲水不衞生,引起拉痢,病鳥一般排白色漿狀稀糞,下腹部羽毛沾污。鳥兒患此病後,主食飼料只喂稗子,並轉放暖和的地方飼養,要一鳥一籠隔離,防止傳染。在飲水中滴入紅酒數滴。重者可使用藥物,在飲水中加痢特靈0.01%(每片研碎後加水1000毫升)。連飲3天即愈。

3、寄生蟲病:虎皮鸚鵡身上的羽蝨很多,必須注意消滅。除蝨的辦法可用獸用消滅清粉或用神奇藥筆塗抹。此外,虎皮鸚鵡還受吸血蟲的危害。巢箱往往是產生吸血蟲的大本營。每次孵窩完畢,要馬上用開水燙一遍巢箱,再在箱內塗上對鳥無害的殺蟲藥BGP水溶液,保持清潔乾燥,預防寄生蟲。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3張

虎皮鸚鵡的養殖技術

虎皮鸚鵡又叫嬌鳳、綵鳳、阿蘇兒。原產澳大利亞,後經人工培育,已成為世界性籠養鳥,各國都有飼養。這種鳥羽毛華麗,易於飼養,可大量繁殖,供人們玩賞。

1、形態特徵。虎皮鸚鵡是鸚鵡科中的小型品種,原種主要為黃綠色,頭及背部黃色而有黑橫紋、腰、胸及腹部為綠色,尾羽黃色而中央的兩瓣為藍色,頰部有藍黑色圓斑。雌雄鳥羽毛相似,只有雄鳥上嘴基部蠟膜為藍白色或藍色(發情期)或深藍色(老齡鳥),雌鳥蠟膜為肉色或淡肉色(發情期)或薑黃色(老齡鳥),以此可鑑別。經人工培育的品種,羽色多種多樣,主要有:①波紋型:是國內外飼養最多的品種,身體的虎皮斑紋似原種,但有藍、綠、黃多種顏色。②黃化型:全身均為黃色,紅眼睛,有深黃和淡黃之分。③白化型:全身潔白,紅眼睛。④玉頭型:一種頭部白色,其他部位淡藍色;另一種頭部黃色,其他部位綠色。均為稀有品種。⑤淡色型:可分為上體深黃、下體綠色和上體白色、下體藍色兩個品種。翅上均有黑色斑點。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4張

2、飼養管理。虎皮鸚鵡可成對飼養,也可成羣飼養,一般用鐵絲籠或內鋪鐵皮的箱形籠。每對鳥的活動空間應在0.5立方米以上,否則不利於繁殖。籠底應做成抽屜式的(釘上鐵皮),便於拉出清掃和鋪砂。食、水用具宜深大,堅固,以防被咬壞。飼料以穀子和稗子為主,同時還要喂些麻籽或蘇子,但用量不能超過10%。為了保證鳥所需的營養,青菜(白菜、油菜)和無機鹽(骨粉、牡蠣粉)也要經常飼餵。這種鳥耐粗飼料,精飼料不宜喂得過多,以免造成月旨肪沉積,影響產蛋、繁殖。

餵食時,要注意吹去食罐內的穀殼,青菜在喂前要洗淨,消毒(可用千分之一的高錳酸鉀水溶液)、瀝乾,吃剩下的當天取出。注意籠內衞生,勤清理砂土和糞便。食、水罐應每天刷洗1--2次。虎皮鸚鵡雖不太怕冷,但氣温過低會影響繁殖,所以冬季室內温度不要低於0℃。

3、繁殖。虎皮鸚鵡容易繁殖,但要避免雜交,保持本品種純正。為了後代健康,宜選擇1--2歲的親鳥配對。雌雄交配以後,不久雌鳥就開始產蛋,隔天一蛋,共產4--9枚。

雌鳥產蛋開始後就不離巢,一直到孵化結束,這期間全靠雄鳥叼食餵養。孵化期為18天左右。虎皮鸚鵡的雛鳥屬晚成鳥,孵化25天內不能獨立生活,全靠成鳥餵食。親鳥育雛的方法是:雄鳥喂雌鳥,雌鳥再喂雛鳥。雛鳥生長28天后,就能自己吃食,獨立生活。長到5--6個月可達到性成熟。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5張

牡丹鸚鵡的養殖技術

牡丹鸚鵡又叫情侶鸚鵡,產於非洲。我國常見的有黑頭牡丹鸚鵡和棕頭牡丹鸚鵡兩種。

1、形態特徵。黑頭牡丹鸚鵡,體長約14釐米,嘴紅色,眼及蠟膜白色。頭部黑褐色,頸部有赤黃色的環帶。上胸橙紅色,背部和翼為綠色,翼端呈黑色。尾綠色,腳灰色。棕頭牡丹鸚鵡的頭部為棕褐色,俗稱棕頭牡丹。

2、飼養管理。人工飼養牡丹鸚鵡,可成對或成羣籠養,每對鳥的活動空間不得小於0.5立方米。鳥籠需用12號鉛絲編制,網眼的直徑不得超過2釐米,以防鳥鑽出飛走。籠底應鋪細砂,並及時清理糞便,保證籠內清潔衞生。牡丹鸚鵡常餵給稻穀、穀子、小米等飼料,還可加喂麻籽、葵花籽、牡蠣粉、葉菜和水果。日常可把稗子、稻穀、穀子按3:2:2的比例混合餵給。

3、繁殖。牡丹鸚鵡一年中除炎熱的夏季外,其他季節都可以繁殖。一般雌鳥每窩產蛋6--8枚,孵化期約19天。孵化過程中,雄鳥堅守在巢外看護並飼餵雌鳥,而雌鳥除取食飲水和排糞時外出之外,始終堅持孵化。雛鳥出殼後由親鳥飼餵,35--40天方能離巢,50天左右才可獨立生產,6個半月達到性成熟。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6張

鸚鵡養殖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飼養鸚鵡你需要記住8個飲食注意事項:

1、清水(每天更換數次)。

2、合成糧(包含各種維他命及礦物質)。

3、新鮮蔬果(切割後適合你愛鳥的體型)供給水份,維他命,不同種類選擇及趣味。

4、不要給它細沙石,吞下太多對胃囊有不良影響,甚至死亡。

5、鈣片和墨魚骨對所有鸚鵡都重要,灰鸚鵡尤其須要。如要供給鈣水, 請先諮詢鸚鵡獸醫有關份量。

6、維他命A對組織發展,尤其是竇骨,呯吸系統和咽喉過濾細菌很有幫助。哈密瓜、芒果和甘薯都含有豐富維他命A。

7、維他命D3對鈣質吸收很有幫助。缺乏維他命D3可引起骨折。鸚鵡可從陽光直接吸收到,但並不是玻璃窗過濾後的光線。鸚鵡大概須要每天25~30分鐘的陽光照射。在户外的時候應給它有遮陰的位置,如它覺得熱時可以躲避。你亦可以安裝塵全光譜燈在室內,不要離鳥籠超過三尺。記着要定期換燈,經長時間使用後全光譜燈可能會失去效用。請記着:多在户外活動的鸚鵡會較健康。

8、你的愛鳥會很高興和你一起進食,對你健康的食物它都可以吃, 但請注意不要給它牛油果、朱古力、含酒精、咖啡因、高糖、高脂肪和高鹽份的食品。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7張

我國鸚鵡養殖現狀

1、鸚鵡規模養殖少:

中國鸚鵡規模養殖不大,目前最大的鸚鵡養殖在山東夏津縣的東方觀賞鳥養殖場,但是由於種鳥與市場需求差距比較大。其他規模較小的鸚鵡養殖地區主要分佈在主河北、江蘇、河南等地區。

2、鸚鵡養殖技術培訓體系尚需完善:

目前,鸚鵡養殖技術主要是有山東夏津的南城鸚鵡養殖場提供,其他地區還沒有專業的鸚鵡養殖技術培訓機構。

3、行業引導機制不健全:

鸚鵡養殖業的發展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市場引導和交流,這也是國內目前鸚鵡養殖業的瓶頸之一。

4、鸚鵡養殖業前景廣闊:

隨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類對觀賞鳥的需求意識逐步提高,鸚鵡養殖業將逐步成為一個新興的行業。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8張

鸚鵡養殖過程中的問題

餵食幼鳥時的錯誤:擔心幼鳥飢餓而過量餵食。在自然界中,父母鳥必須輪流外出覓食來哺育雛鳥,所以雛鳥不可能被喂到素囊滿脹,因此雛鳥的餵食應該採取少量多餐的模式,而且餵食之前,應先確定上一次餵食的食物均已消化完畢,避免舊食物的積留、發酵而造成嗉囊炎。

只餵食葵瓜子:一般而言,鸚鵡類都喜愛享用葵瓜子,然多數鳥友卻以此為它的唯一食物,殊不知此行為會減少鸚鵡採食的樂趣與能力,而且只餵食葵瓜子容易導致營養不均衡,另外、葵瓜子富含脂質,容易導致肥胖方面的疾病。

飼料保存的問題:飼料保存不當而導致食物變質,甚至產生毒素,鳥友不察覺而繼續餵食,愛鳥當然會出問題。所以建議依照自己所飼養的數量來選擇飼料,大包裝當然會較便宜,然飼料的保存期限不長,只以此點做考量反而會因小失大。除了飼料應儲存於乾燥、甚至冷藏的環境之外,邀請幾個同好一起共享會是個好方法,不但成本較低,風險也較低,還可以嘗試多種類的產品。

鸚鵡怎麼養?有哪些需要注意的? 第9張

鸚鵡很多人都很喜歡養,因為鸚鵡和其他的鳥不同,它不僅外觀長的好看,而且它還能學人説話,因此鸚鵡的養殖是比較受到人們喜歡的,很多人都把鸚鵡當成寵物鳥飼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