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行情>市場>

養鵝賺錢嗎?

市場 閲讀(3.2W)

養鵝作為老牌的畜牧產業,很多人都想問養鵝到底行情如何?賺不賺錢?

養鵝投資少,效益高 鵝適應性強,耐嚴寒酷暑,除育雛需要房舍與供暖設備外,其他時以放牧為主,鵝的棚舍只要遮風避雨雪、防止獸(鼠)害就可以,基建與設備投資比飼養豬、雞等都要少。養豬、雞等畜禽飼料成本佔70%左右,而鵝能很好地利用各種青草、野菜、樹葉、牧草等,產量大宗,價格低廉,養鵝生產中飼料成本不足50%更低。在正常飼養管理條件下成活率可達95%以上。鵝抗病力強、疾病少、藥費低、投入少、產出多,養1只仔鵝可獲利7~10元,前景看好,是農民脱貧致富的亮點,是農村獨具活力的朝陽產業。

鵝是一種經濟價值很高的食草水禽,不僅耐粗飼,適應性強,飼料來源廣,生長快,飼料報酬高,而且投入少,產出多,效益好,經濟價值高,產品綠色、安全。一般圈養肉鵝的料肉比在2.5:1之間,肉鵝飼養期70天,體重可達3.5千克。飼養一隻良種優質肉鵝可獲利在7元以上。因此,養鵝生產是一項短、平、快的致富項目,適宜於我國廣大農村,尤其是丘陵地區農户規模化養殖,符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發展方向。

養鵝賺錢嗎?

一、肉鵝飼養的前期準備工作

1.確立飼養模式

(1)飼養方式選擇:目前我國肉鵝飼養方式主要有圈養方式、舍飼與放牧相結合的方式兩種。其中圈養方式是以種草養鵝模式為代表。種草養鵝不僅可節約勞力,節省飼料,降低成本,而且草質優良,草嫩乾淨,安全經濟,投資少,效益高。在我國小規模肉鵝飼養一般採用舍飼結合放牧的傳統方式,而規模化、集約化肉鵝養殖則推行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

(2)肉鵝品種選擇:選擇早期生長速度快、精料消耗少、飼料報酬高、體重大、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的鵝種。其主要品種有揚州白鵝、隆昌鵝和太湖鵝。

①揚州白鵝:是生長快、產蛋量高、體重大、繁殖力強、產絨量高的優良家禽品種。仔鵝70日齡體重3.5千克以上,年產蛋72-80個,該品種仔鵝適合於加工鹽水鵝和鳳鵝,在江蘇、山東等省市具有較大的市場。

②隆昌鵝(四川白鵝):原產於四川省温江、樂山、宜賓、永川和達縣等地,在江浙一帶稱為隆昌鵝。70日齡前生長較快,60日齡重2.5千克左右, 80日齡平均體重3.6千克。仔鵝肥嫩,從60日齡開始陸續上市出售。

③太湖鵝:原產於江蘇省南部的蘇州、無錫和浙江省北部的湖州、嘉興等地區。屬小型的白色鵝種,主要用於生產仔肉鵝。70日齡左右即可上市,平均體重2.5~2.8㎏。仔鵝半淨膛屠宰率為78.6%,全淨膛屠宰率為64%。

本地區一般選擇揚州白鵝或隆昌鵝作為規模化養殖肉鵝品種。

(3)飼養規模選擇:        

飼養規模的大小要根據養殖者的資金、勞力、草料資源條件以及市場銷售情況來確定。如果條件不夠成熟,飼養技術跟不上,不必追求大規模,否則飼養管理不善,鵝羣患病死亡增多,反而得不償失。我國絕大多數農户的肉鵝飼養規模為每批500羽至3000羽。初養農户一般每批飼養肉鵝500羽左右,一年飼養2-3批;專業大户每批飼養肉鵝1500-2000羽,一年養3-4批。一般的肉鵝飼養户適宜規模一般為1500羽,由2人飼養。這樣的規模比較經濟、適度,便於管理,適宜開展種草養鵝。

2.籌措養殖資金

要發展肉鵝生產必須籌備好養殖資金。養殖資金主要有固定資本和流動資金兩大類。具體包括場地建設費、鵝舍建築費、設備購置費、鵝苗費、飼料費、疫病防治費、水電費及管理、運輸、銷售等費用。資金數量根據養殖規模和飼養方式而定。一般採取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養殖1500羽肉鵝需固定資本0.5萬元,苗鵝費0.75萬元(按5元/羽計),飼養流動資金2.55萬元,合計籌措養殖資金3.8萬元,便可正常從事肉鵝養殖生產。

3.瞭解飼養效益

打算從事肉鵝生產的養殖户需要分析肉鵝養殖效益、飼養週期及全年養殖批次。以種草養鵝的飼養模式每批養殖1500羽肉鵝為例,其養殖效益為:

(1)產出預算:

1500羽肉鵝飼養70天,按出欄體重3.5公斤/羽計算,共計5250公斤。每公斤肉鵝售價按10元/公斤計算,則總產值為5250×10=5.25萬元。

(2)投資預算:

①    苗鵝:5元/羽×1500羽=0.75萬元。

②    飼料成本:

精飼料:1-7日令: 75克/羽×2元/公斤×1500羽=0.0225萬元。

8-21日令:0.75公斤/羽×1.8元/公斤×1500羽=0.2025萬元。

21日令-上市:10公斤/羽×1.4元/公斤×1500羽=2.1萬元。

青飼料:1元/羽×1500羽=0.15萬元。

③水電、防疫:1元/羽×1500羽=0.15萬元。

④人員工資:1000元/人、月×2人×2月=0.4萬元。

⑤鵝舍建設:0.5萬元。

以上各項投入合計4.375萬元。

(3)純利潤:5.25萬元-4.375萬元=0.875萬元。

因此飼養一隻良種肉鵝,一般可獲利6元左右。如按每年養殖4批計算,肉鵝年飼養量6000羽,淨利潤達3.6萬元。

4.合理選擇場址

鵝舍應建在地勢高燥、背風向陽的平坦或緩坡地帶,遠離村莊、工廠,交通便利,相對封閉條件良好,土質以透水性好的沙壤為宜。廣大養殖者可利用廢棄的舊房或搭建簡易棚舍,周圍用竹籬笆或粗網圍護飼養;也可利用河、溝等流動水源將棚舍建在河、溝邊圍養。

5.正確佈局建舍

肉鵝場通常分為生產區和生活管理區。生活管理區主要包括居住用房和辦公用房,生產區主要包括育雛舍、肉鵝舍、倉庫、操作間等。肉鵝養殖户在規劃佈局時應充分考慮地形、面積、規模、坡度走向及全年主風向,合理安排。將生活管理區、飼料間、操作間等放在與外界接觸最近的一端,且處於上風向;將鵝舍放在最裏端,且處於下風向。鵝舍周圍配置運動場,面積應為鵝舍面積的2~3倍,周圍要建圍欄。水上運動場的面積應大於陸地運動場,周圍可用竹竿或魚網圍住,陸地運動場與水面連接處坡度約為25~35度。

鵝舍建築總體要求不高,除育雛舍要求防寒保暖寬敞、通風外,肉鵝舍只要能遮雨擋風,就可達到基本要求。本地區一般選用簡易鵝舍,它是由育雛舍、鵝棚、陸地運動場和水上運動場等部分組成。育雛舍使用毛竹、稻草和塑料膜搭建,鵝棚使用毛竹和石棉瓦搭建。其特點是投資省、建造快、經濟實惠。鵝舍大小視養殖規模而定。以飼養1500羽/批肉鵝為例,需建育雛舍75m2左右,長15米,寬5米。肉鵝舍(鵝棚)150m2左右,長55米,寬6米,檐高2.5米,頂高3.5米。

二、肉鵝規模化養殖技術要點

(一)雛鵝飼養技術要點

雛鵝是指從出殼到4周齡的鵝。該階段小鵝生長髮育快,消化能力弱,調節體温能力差,必須加以精心的飼養管理和採取必要的防護措施。

1.選擇健雛:選擇體質健壯、站立平穩、出雛準時、個體大( 100克 左右)、絨毛粗長、有光澤、眼大有神、無畸形、臍部收縮良好、腹部鬆軟、掙扎有力、仰翻放置翻身快的雛鵝。

2.及早開水:雛鵝第一次飲水為 “開水”。一般雛鵝出殼後24—26小時,或運回後適當休息,絨毛已幹能站立時便可給予。飲水的水温以 25℃ 為宜,水質要清潔,飲水中可加入0.05%高錳酸鉀或5%-—10%葡萄糖和適量複合維生素B液。“開水”時輕輕將雛鵝頭在水中按一按,讓其自由飲水。飲水器固定,不要斷水,逐步過渡到放水。  

3.適時開食:“開水”後看到大部分雛鵝已經飲水即可開食(飲水後5—10分鐘)。開食料用精飼料加上切細的少量青綠飼料。開食方法可將飼料撒在塑料布或席子上,引誘雛鵝自由吃食。精、青料比例一般為:4日齡前1:2,4—10日齡1:2.5,10日齡後1:4。青料可用嫩青草或菜葉,要洗淨切碎。精料在育雛初期(前3天)主要是米飯,以後慢慢摻用配合料,1周齡後全部喂配合飼料。飼料飼餵次數一般3日齡前每天喂6—8次,4—10日齡喂8次,10—20日齡喂6次,20日齡後喂4次。

4.保温降濕:雛鵝保温根據育雛季節、氣候而定,一般需人工保温3—4周。温度計數量按育雛室大小確定,温度計懸掛高度為離地面15—20釐米牆壁上。温度掌握的原則是小羣略高,大羣略低;弱雛略高,強雛略低;冷天略加高,熱天略降低;夜間略高,白天略低。温度適宜,雛鵝分佈均勻,活潑好動,安靜休息,偶爾發出輕平的叫聲,雖然喜歡相互依靠在一起,但不打堆。温度偏低,雛鵝集中在熱源處擁擠成堆,背部絨毛潮濕,併發出低微而長的鳴叫聲,應及時加温。温度過高,雛鵝遠離熱源,張口喘氣,大量飲水,食慾下降,行動不安,應停止加温或降温。一般温度要求為:第1~5天27~ 29℃ ,6~10天25~ 27℃ ,11~15天23~ 25℃ ,16~20天以上18~ 23℃ 。

濕度與温度同樣對雛鵝健康有很大的影響,兩者互相作用。育雛室內應保持乾燥清潔,相對濕度在60%—70%左右。低温高濕使雛鵝體熱散發很快,感覺更冷,致使抵抗力下降而引起打堆、感冒、拉稀,造成僵鵝、殘次鵝和死亡數增加。高温高濕則使雛鵝體熱難以散發,雛鵝食慾下降,容易引起病原菌的大量增殖,雛鵝發病率上升。因此要注意防止育雛室過濕,經常更換或添加墊料,喂水切忌外溢,加強通風換氣,必要還可用生石灰吸濕。   

5.合理分羣:隨着雛鵝的長大,要及時進行分羣(分欄)。一般要求育雛密度為:1—5日齡25—20羽/平方米;6—10日齡20—15羽/平方米;11—15日齡15-12羽/平方米;16—20日齡12—8羽/平方米;20日齡後密度逐漸下降。分羣應根據雛鵝的大小,強弱進行,每羣(欄)以25—30羽為宜。為提高整齊度,要加強弱羣,小羣的飼養管理。   

6.注意放水:鵝是水禽,需進行放水,以提高鵝的體質,增強抵抗力。一般育雛1周左右,就可選擇氣温較暖、晴朗無風的天氣進行放水,初次放水應在淺水塘中,水温在 25℃ 左右為宜,自由下水幾分鐘後即可趕上岸。但在冷天要防止放水引起受凍。

(二)中鵝飼養技術要點

中鵝是指4周齡至60日令轉入肥育前的青年鵝。該階段鵝的覓食力、消化力、抗病力都已大大提高,對外界環境的適應力很強,是肌肉、骨胳和羽毛迅速生長階段。其食量大,耐粗飼,飼養管理雖比育雛簡單,但生長髮育好壞與出欄(上市)肉鵝的體重及品質關係密切,仍十分重要。  

1.種草養鵝:對於規模化肉鵝養殖,實行種草養鵝是育成鵝最好的飼養方式。種草養鵝要根據飼養規模,人工種植牧草,滿足肉鵝飼草供應,並適量補飼精料。一般要求肉鵝飼養場(户)的人工牧草種植面積為120—150羽/畝。

①選好牧草品種:選擇適應性強、適口性好、產量高、無病蟲害的優質牧草。根據本地區氣候條件和立地條件,一般選擇魯梅克斯、黑麥草、蘇丹草、苦蕒菜、冬菜等品種作為鵝用牧草種植品種。

②搞好草鵝結合:種草與養鵝是兩個相聯的環節。在實施種草養鵝時,養殖户應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及養鵝的時間、批次,選準合適的種草養鵝模式。為保證牧草常年供應,本地區一般選用以下牧草種植模式: 10月上旬播種黑麥草,1月份播種苦蕒菜,5月播種蘇丹草,9月播種冬菜。

2.加強管理:一是加強種草管理。 在施足基肥的前提下,精耕細作,搞好水肥管理和苗期除草等田間管理工作。二是加強養鵝管理。堅持割草養鵝,採用草架飼餵。注意游水塘水的清潔,勤換鵝舍墊草,勤清掃運動場。為防消化不良,運動場必須堆放砂礫。同時因舍飼缺少運動,要特別注意合理補飼精料,在飼料中保證蛋白質的營養和鈣、磷比例合理。此外,種草養鵝還應根據牧草長勢,適時調整鵝羣數量,防止飼草不足或浪費。  

(三)育肥仔鵝的飼養技術要點

育肥仔鵝一般指60日齡以上至出欄上市的商品性仔鵝。該階段鵝型與成年鵝大體相同,但沒有達到最佳體重,膘度不夠,肉質不佳,肉色常為黃色,需經過短期育肥,加快生長速度,增加膘情,改善肉質,提高肉鵝經濟效益。

中鵝飼養到60日齡左右即可進行育肥,肥育期一般在10—15天。對於規模化肉鵝養殖是採用舍飼肥育法。其飼養上的關鍵是充分餵養,自由採食。以富含碳水化合物且易於消化的高能量穀類飼料如玉米、稻穀、麥子、糠麩等為主,適當搭配蛋白質飼料和粗飼料,也可使用配合飼料與青綠飼料混喂,每天喂4-5次,其中晚上喂1次,喂量不限,讓鵝充分吃飽,使體內脂肪迅速沉積,同時供給充足的飲水,增進食慾,幫助消化。管理上的關鍵是要限制鵝的活動,控制光照並保持安靜。仔鵝育肥應在光線暗淡的肥育舍內進行,要儘量減少對鵝的刺激。

(四)防疫消毒技術要點

1.嚴格消毒

消毒工作要堅持做到經常化、制度化。肉鵝養殖要實行全進全出的飼養管理制度。進苗前和肉鵝出欄後,對鵝卵石舍應徹底清掃,並用生石灰、2.5%漂白粉、滅毒王或2 %燒鹼對場地、器具進行全面消毒。 場內無疫情時,每月帶鵝消毒2次,有疫情時,每週消毒1次。  

2.正確免疫

按照合理的免疫程序適時進行免疫接種,可增強鵝體的特異性免疫力,有效預防傳染病發生。對健康鵝羣應實行計劃免疫,切實做好防疫工作。根據本地區肉鵝生產情況,建議免疫程序為:1日齡肌肉注射小鵝瘟弱毒疫苗或在4日齡時肌肉注射抗小鵝瘟血清(高免蛋黃液)。如果種鵝在產蛋前已注射過小鵝瘟活疫苗2次,所產蛋孵出的雛鵝就不需要注射小鵝瘟疫苗。3日齡肌肉注射鵝副粘病毒活疫苗或鵝副粘病毒油乳疫苗。6日齡肌肉注射鴨瘟活疫苗。 10日齡肌肉注射禽霍亂活疫苗。15日齡注射禽流感疫苗。

3.規範用藥

鵝是強健的家禽,有較強的抗病能力,一般情況下肉鵝很少發病。在日常飼養中比較為多發的是呼吸系統、消化系統和寄生蟲疾病。本地區肉鵝常見病主要有小鵝流行性感冒、鵝痢疾、球蟲病、鵝矛形劍帶絛蟲病和鵝軟腳病。小鵝流行性感冒可使用青黴素、磺胺類藥物防治。鵝痢疾可用土黴素、諾氟沙星等藥物防治。鵝球蟲病可使用馬杜拉黴素、抗球靈、複方敵菌淨等藥物防治。鵝矛形劍帶絛蟲病可使用硫雙二氯酚(別丁)、吡喹酮、抗蠕敏等藥物防治。鵝軟腳病可使用魚肝油、鈣片、維生素D等藥物防治。在防治疾病時,應選擇高效、安全、副作用小、殘留少的藥物,嚴格執行休藥期規定。

三、注意事項

1.堅持全進全出制飼養商品肉鵝,同一棟鵝捨不得飼養不同日令的商品鵝,更不能與其它畜禽混養。

2.肉鵝育雛期間禁忌油膩物,否則,若吃到油物會自行拔毛而消耗體質。

3.規模養殖肉鵝儘量減少各種應激反應,防止驚羣的發生及鼠害等野生動物的侵害。

4.合理安排肉鵝養殖批次,每批間應有一定的休養期,以便徹底清掃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