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行情>市場>

養鮑魚賺錢嗎?

市場 閲讀(2.53W)

鮑魚,在現代漢語中有多種含義。最常用的是指一種原始的海洋貝類,屬於單殼軟體動物,其只有半面外殼,殼堅厚、扁而寬,鮑魚是中國傳統的名貴食材,位居四大海味之首。直至現今,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多次國宴及大型宴會中,鮑魚經常榜上有名,成為中國經典國宴菜之一。被人們稱為“海洋的耳朵”。和古代“用鹽醃製的魚”是兩種東西。養殖鮑魚賺錢?答案是顯而易見的,下面我們就直接用實例來告訴大家。

養鮑魚賺錢嗎?

一粒鮑魚致富一方百姓

近日,平潭縣流水鎮砂美村村民俞兆雲查看完自家漁排下的鮑魚,憧憬寫在了他的臉上——再過幾個月,這批鮑魚出產後,他就可以獲得不錯的收入。而在幾年前,他還是村裏的特困户,一家3口人年均純收入只有幾百元。

俞兆雲的經歷,是砂美村脱貧致富奔小康的一個縮影。

砂美村位於平潭縣流水鎮北面的一個小島上,全村371户,人口1514人,世代以捕魚為生。由於海洋資源逐年衰退,村民的生活也越來越困難,很多家庭連温飽都成問題。

俗話説,“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為了擺脱貧困,很多村民想搞水產養殖,但是,他們一沒技術也沒資金,也不知道養什麼賺錢。所以,想歸想,卻沒有人付諸行動。

小島周圍的海灘上,經常能撿到野生鮑魚。心思靈活的村民李原燦斷定,周圍海域肯定適合養鮑魚!1994年起,李原燦拿出1萬多元錢,在海邊試着圈養鮑魚,鮑魚苗都是從海邊撿來的野生鮑魚。由於沒有技術,這批試養的鮑魚死亡率很高,活下來的也光吃餌不長個。直到1997年,李原燦等人試養的鮑魚仍然沒有成功。

連續失敗並沒有讓砂美村人氣餒。他們開始四處考察,尋找好的鮑魚種苗和養殖技術。2001年,經過充分的技術準備後,村黨支部投資5萬多元成功試養鮑魚3萬粒,並在2003年2月獲得大豐收,總產值達15萬元,淨賺10萬元。

試養成功後,砂美村開始推廣鮑魚養殖。俞兆雲就是在李原燦的幫助下開始養殖鮑魚的。由於家庭困難,俞兆雲拿不出啟動資金,李原燦無息借給他5000元,並給予技術扶持,現在他的年純收入也達到了3萬多元。

去年,全村鮑魚養殖户達到225户,漁排2800框,總投資1800萬元,純收入818萬元。砂美村人均年純收入從1999年的不足950元上升到6800元,不少人不僅在島上蓋了新房,還在縣城買了房子。

近年來,砂美村養殖的大黑鮑市場競爭激烈,價格下降較大。根據市場變化,村裏引進了適應性強、生長快、產量高、品質好的日本黑鮑與北方的皺紋盤鮑雜交的新品種。去年,村裏又開始試養章魚,投入資金20萬元,純收入也達到20多萬元。今年又擴大了養殖規模,投資資金30多萬。

砂美村嚐到了“換個吃法”吃海的甜頭,現在又在規劃着擴大鮑魚養殖規模,發展養殖新品種,計劃進行海蔘和鮑魚混養,推行立體養殖。而今年又將鮑魚養殖擴大了300框,計劃兩年內再擴大無公害鮑魚養殖1000畝。

手裏有錢了,村民們開始積極出錢出力將自己的家園建設得更文明和諧。近幾年來,村裏開辦了夜校、科技培訓班,建起了村文化室、圖書閲覽室等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起了三級漁港防浪堤和100噸級陸島交通碼頭,為山體滑坡的56户災民實現異地搬遷安置,今年又建設村主幹道及村間道路5條,共1.8公里。 

養鮑魚賺錢嗎? 第2張

鮑魚產業:漁民致富的“軟黃金”

筆者在東山縣陳城鎮歧下村碼頭看到:放養鮑魚的海上田園由北向西綿延十幾公里,一眼望不到邊;運載鮑魚餌料和採收鮑魚的幾十艘小機動船穿梭在附近的田園港路之間;碼頭上停靠着來自深圳、廣州、福州、廈門等地的大型活水車,正忙着裝運一箱箱鮑魚……

“東山走出了一條以鮑魚標準化促進產業化,實現增產增效增收的新路子,全縣成品鮑產量和鮑魚苗生產位居全國縣級前茅。”東山縣海洋與漁業局負責人説,經過幾代品種改良,東山縣已成為全國鮑魚主產區之一,養殖範圍和形式也從過去的陸上、海灣、沙灘,擴大到島嶼、海上吊養、漁排放養等。全縣現有鮑魚場1618家,養殖面積177萬多平方米,年產成品鮑300多萬公斤,育鮑魚苗30億多隻,創產值20億多元,還帶動2萬多個勞力就業,帶富千家萬户。

推行標準化生產

東山“一隻鮑魚”被打造出20億多元的“軟黃金”產業,主要得益於鮑魚標準化養殖。

鮑魚素有“海產八珍”之冠稱號。由於名貴、價值高,俗稱“軟黃金”。東山島位於東海、南海和台灣海峽的交匯處,海域水深潮暢,島礁眾多,是發展鮑魚養殖的良好場所。東山早在上世紀70年代就獲得本地種雜色鮑人工育苗成功,榮獲全國科學大會成果獎。90年代大量引進台灣九孔鮑魚和日本黑鮑育苗和養殖技術,後又引進日本盤鮑和我國北方皺紋盤鮑、與台灣九孔鮑魚進行雜交培苗,均獲得了成功。

近年來,“東山鮑魚”獲評福建省“名牌農產品”;東山鮑魚養殖區被國家質量技術監督總局評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綜合標準化示範區”。國家質檢總局發佈的《關於批准對東山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的公告》,對東山鮑魚實施地理標誌產品保護,保護品牌包括九孔鮑、雜交鮑、雜色鮑等。

“鮑魚作為農產品,面臨着國內外市場的激烈競爭。農業產業化目標是農業品牌化,農業品牌戰略必須以標準化為基礎”,東山縣領導説。為充分利用海域優勢,做大做強鮑魚產業,近幾年,東山縣把建設生態旅遊島、發展珍稀名優海產品列入《建設海洋經濟強縣暨“十二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將鮑魚養殖融入“藍色產業”戰略格局,通過政策傾斜、資金優惠、技術服務等一系列服務,不斷壯大名優品種養殖規模,積極實施《國家級農業產業化綜合標準化示範區(東山鮑魚養殖區)發展規劃》等,並與中科院海洋研究所、省水產研究所等單位開展鮑魚養殖項目的合作與技術交流,依靠科技進步,提高鮑魚養殖業標準。

在東山灣從事鮑魚養殖12年的養鮑大户柳阿光説:“過去,有的養鮑户由於缺乏統一的標準和管理,導致養殖區發生病害,產量和品質下降,影響了銷路和價格。還好,縣、鎮政府和有關部門,組織技術力量,以標準為示範,指導鮑魚標準化生產,及時為養鮑户解決資金、餌料、技術、生產、產品銷售等一系列問題。”

“通過示範推廣,使鮑魚養殖週期縮短近一半,每公斤成本下降一二十元,經濟效益明顯提高”。陳城鎮澳角村養鮑户沈林旺説。近幾年,遍佈東山島海灣、海區的大小鮑魚養殖場,有的場年收入多達四五百萬元;少則也有上百萬元、幾十萬元。

培育龍頭企業

東山縣注重發揮龍頭企業在鮑魚標準化建設中的帶動作用,選擇“閩港”、“逸昌”、“海田”等10多家養鮑場、公司為龍頭企業,按標準組織生產,建立中心示範點,不斷地將鮑魚生產技術標準成果,向全縣200多家標準化養鮑場推廣普及;組織“海魁”、“東協成”等10多家水產加工龍頭企業,與國家、省大專院校、科研單位進行技術合作,研究開發金元鮑、鮑魚罐頭、鮑魚片等10種精深加工新產品,暢銷國內外市場,鮑魚產品出口大增長。2011年,從東山口岸出口鮑魚及其鮑魚產品288批、出口量2574噸、出口值1.2526億美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64.2%、154%、123%。今年1-4月,鮑魚及其鮑魚產品出口量1152噸、出口值4320萬美元,又比去年同期分別增長32.4%、37.5%。

帶動相關產業

鮑魚養殖飼料來源主要是海帶、龍鬚菜等海藻。由於養殖市場需求,沿海的西埔、陳城、杏陳等20多個村的海藻養殖快速發展,養殖面積達到1萬多畝。東山鮑魚產業催生了3萬多個勞力就業崗位,帶動汽車運輸業、塑料網具加工業、養鮑磚椅製造業、旅店餐飲業等20多個相關產業發展。樟塘鎮湖尾村計生協會會長、60歲的農民陳武杉帶領320名貧困母親,常年在鮑魚場採鮑魚、起鮑苗,一年獲得收入達1000萬元,人均年收入4萬-5萬元,個個脱貧致富,過上了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