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行情>市場>

養鴨賺錢嗎?

市場 閲讀(3.08W)

養鴨業是我國的特色支柱產業之一

我國的養鴨業具有悠久的歷史。進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飼養量平均每年以5%~8%的速度遞增。2004年我國肉鴨的出欄量超過24億隻,鴨肉產量約530萬噸,佔世界肉鴨總產量的70%左右。中國羽絨(毛)每年產量約36.7萬噸,鴨絨約佔75%,羽絨製品每年為國家創匯13.4億多美元,約佔世界羽絨品出口量的55%。我國2004年成年蛋鴨的存欄量達到3億隻~4億隻,鴨蛋年產量達到553萬噸,約佔我國禽蛋總產量的20.3%。

2004年我國鴨肉、鴨絨初級產品的總產值已經達到500億元,鴨蛋總產值約380億元。蛋鴨、肉鴨年消耗配合飼料約3000萬噸,價值450億元,同時帶動羽絨、食品加工、餐飲等行業發展。

養鴨賺錢嗎?

肉鴨養殖利潤測算

1、一隻肉鴨出售後的市場利潤測算

肉鴨育肥40天后,平均體重2.5千克,市場價格為9元/千克,售後的市場價值為2.5千克/只×9元/千克=22.5元/只。

一隻鴨的養殖效益=每隻肉鴨出售後的市場價值-每隻肉鴨養殖成本=22.5元/只-19.59元=2.91元/只。

2、10000只小規模標準棚舍年飼養利潤測算

一個年出欄70000只肉鴨的小規模標準養殖場,一年的養殖效益為70000只/年×2.91元/只×(1-5%的風險底數)=198901.5元。

3、結論

一個存欄10000只肉鴨的標準化棚舍,年飼養優質肉鴨7批,共出欄70000只,年週期利潤約20萬元。但如果形成品牌化經營,利潤髮展空間更大。

鴨肉和鴨蛋產品是我國居民的傳統營養食品

鴨肉和鴨蛋產品是我國居民傳統的十分重要的優質蛋白質來源,富含有益於人體健康的不飽和脂肪酸。北京烤鴨、南京鹹水鴨的加工過程考究,年消費量均超過3000萬隻,杭州老鴨煲具有傳奇文化,近兩年來的消費量已經超過2000萬隻。可見鴨肉類食品是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鴨蛋是我國居民的重要食品。鹹鴨蛋、松花蛋、槽蛋等鴨蛋加工產品在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加工方法和工藝簡單,能有效保持鴨蛋的風味和營養。

鴨肉產品屬於高蛋白、低脂、低膽固醇食品。現代營養學家更將鴨肉、鵝肉一起推崇為人類的保健食品。隨着鴨產品的營養保健作用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接受,鴨產品的需求量將會越來越大。

我國養鴨業發展的優勢

肉鴨和蛋鴨品種一枝獨秀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以原始北京鴨為素材,經過20多年選育形成了Z型北京鴨配套系,42日齡體重達到3226克以上,瘦肉率21%,料重比2.2~2.3∶1。母系種鴨70周齡的產蛋量達到220個以上。Z型北京鴨配套繫於2005年12月通過國家新品種審定。

我國北京鴨至今已遍佈全世界,約佔世界大體型肉鴨生產量的94%。國外對北京鴨經過多年選育,形成了各國的北京鴨品種或配套系。在眾多的外國北京鴨品種中,英國櫻桃谷農場培育的北京鴨配套系、法國克里莫公司培育的北京鴨配套系和我國研究選育的北京鴨配套系的生產性能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是,我國選育的北京鴨配套系保留了原始北京鴨肉質優良、細嫩的特點。表現為肌間脂肪含量高,42日齡公鴨肌間脂肪含量達到6.02%,母鴨達到5.08%,並且肌間脂肪均勻分佈在肌纖維之間。

我國的蛋用型鴨有紹興鴨、金定鴨、莆田黑鴨、攸縣麻鴨、連城白鴨、三穗鴨、荊江麻鴨、山麻鴨、微山麻鴨、縉雲麻鴨等,500日齡的產蛋量在250個~330個,料蛋比2.6~2.9:1,特別是紹興鴨和金定鴨的產蛋性能特別突出。目前,我國蛋鴨品種的生產性能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我國的兼用型鴨品種有高郵鴨、大餘鴨、建昌鴨、巢湖鴨等,70日齡~90日齡體重在1.5千克~2.0千克之間,料重比2.8~3.2∶1,500日齡產蛋量190個左右,是選育小體型優質肉鴨品種的良好素材。

番鴨和半番鴨具有胸肉率高、皮脂率低、肉質細嫩的特點。近年來我國的生產量迅速增長,2004年的出欄量達到2.5億隻左右,主要生產區分佈於福建、台灣、廣東和浙江等省區。福建省2004年番鴨和半番鴨的出欄量已經達到8000多萬隻。

肉鴨和蛋鴨產業發展已經具備了較好的人才和技術條件國內有30多所農業大學、100多所農業技術學院和農校,每年為國家培養了大批畜牧獸醫專業人才,為養鴨業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保障。

我國的水禽科學研究與技術推廣體系正在迅速形成。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和北京金星鴨業中心在北京鴨育種方面已經合作了20多年。中國農科院畜牧所已經選育出6個具有不同特點的北京鴨品系。其中有2個父本品系、2個母本父系和2個母本母系。父本品系肉鴨6周齡體重達到3.3千克,料肉比為2.20~2.30∶1,胸肉率11%。母本母系肉鴨500日齡的產蛋量均達到220枚以上。每年向國內提供父母代肉鴨15萬隻。

在國內眾多蛋鴨地方品種中,紹興鴨、金定鴨、莆田黑鴨等已經開展了本品種選育和品系選育工作,並取得了顯着成績。浙江省農業科學院畜牧獸醫研究所育成高產抗逆蛋鴨新品系"青殼Ⅱ號",500日齡的產蛋量達到329個,總蛋重22.1千克,產蛋期蛋料比1∶2.6,青殼率95%以上,產蛋期存活率99%。廈門大學選育的金定鴨500日齡的產蛋量達到280個,蛋重72克,青殼率95%以上。福建農業科學院研究建立了莆田黑鴨育種核心羣,500日齡的產蛋量達到270個,蛋重70克,料蛋比2.85∶1。在番鴨育種方面,福建農業大學和農科院已經成功培育純合白羽番鴨品種。

近年來,中國農業科學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在北京鴨營養需要量研究與飼料營養價值研究方面試驗獲得了大量數據。比較研究了雞鴨消化生理,初步建立了鴨飼料代謝能測定方法,並對我國30種鴨常用飼料原料的代謝能值和氨基酸消化率進行了測定。研究探討了北京鴨的基礎代謝,能量和蛋白質、鈣、磷、主要氨基酸的需要量,蛋氨酸與胱氨酸互作關係,可消化氨基酸理想模式等,提出了肉鴨部分營養需要量數據。浙江農業科學院、四川農業大學等在肉鴨、蛋鴨營養與養殖技術方面開展了研究工作,在鴨飼料配製技術、飼養方式改進方面取得了較大的技術進步。中國農業大學獸醫醫學院在鴨病研究、預防和治療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我國的養鴨產業開始進入市場競爭階段目前,我國肉鴨和蛋鴨生產表現出多方面的特點。第一,生產和消費區域性強,集中在四川、江蘇、福建、浙江、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安徽、山東、河北等省區;小羣體大規模、公司加農户的生產模式迅速擴大,大公司不斷出現,產業化程度迅速提高。第二,各省區的龍頭企業快速發展,帶動了產業進步,提升了各企業的市場競爭力。第三,鴨肉和鴨蛋初級產品的生產量迅速增加,加工業和市場開發能力相對滯後,產品單一等因素將導致市場競爭力加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