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香菜菌核病的綜合防治

種植技術 閲讀(1.41W)

香菜,原名:芫荽,別名:香荽、胡荽,拉丁文名:Coriandrum sativum L. 傘形科、芫荽屬一年生或二年生,有強烈氣味的草本,高20-100釐米。根紡錘形,細長,有多數纖細的支根。莖圓柱形,直立,多分枝,有條紋,通常光滑。根生葉有柄,花柱幼時直立,果熟時向外反曲。果實圓球形,背面主稜及相鄰的次稜明顯。胚乳腹面內凹。油管不明顯,或有1個位於次稜的下方。原產歐洲地中海地區,我國東北、河北、山東、安徽、江蘇、浙江、江西、湖南、廣東、廣西、陝西、四川、貴州、雲南、西藏等省區均有栽培

香菜菌核病的綜合防治

香菜的形態特徵

為傘形植物雲姜屬,一年生或兩年生草本植物。在《説文解字》中有載:“荽作莜,可以香口也。其莖柔葉細而根多須,綏綏然也。張騫使西域始得種歸,故名胡荽。荽,乃莖葉佈散貌。石勒諱胡,故晉地稱為香荽。”

香菜原產於亞洲西部、波斯及埃及一帶,唐時由阿拉伯人傳入中國。孟洗《食療本草》和陳藏器《本草拾遺》對這種植物的屬性、生長週期、水文環境等作了詳細的記載。

香菜菌核病的防治方法

香菜菌核病,近年來隨着香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特別是保護地種植的輪作困難,病菌越積越多,為害越來越嚴重,成為香菜生產中的一大障礙。

香菜菌核病的症狀識別

香菜菌核病主要為害莖基部,其次是葉片。開始時,出現褪色水漬狀病斑,後來變成淡褐色,迅速擴大,繞莖一圈,濕度大時,病部生有白色棉絮狀菌絲,呈軟腐狀,後期在白黴層下面菌絲結成黑色菌核,嚴重時,病苗枯死。

識別要點:潮濕時,病部表面長有白色棉絮狀黴層,後期在莖表面形成有菌核,或剝開莖部可看到呈黑色的菌核。

香菜菌核病的發生規律

1.病原菌香菜菌核病是由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的核盤菌侵染所致。菌絲呈白色,菌核外部為黑色,內部是白色。菌核萌發時產生子囊盤,多的可達幾十個,一般3-10個。子囊盤初為杯狀,後來呈盤狀,淡黃褐色,盤下有長柄。子囊盤表面排列有子囊,呈棍棒狀,內含有8個子囊孢子。

2.侵染循環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冬,成為第二年初侵染源。翌年條件適宜時,菌核即萌發,產生子囊盤,彈射出子囊孢子,借氣流傳播,侵入寄主發病後,則通過菌絲在田間進行再侵染。田間還可通過染有菌核病的雜草(如馬齒莧)傳播到香菜上,反覆侵染,後來條件惡化時,病菌又形成菌核進行越冬。

3.發病條件

1)發病與温濕度的關係病菌發台的温度是0-30℃,最適的温度20℃左右,相對濕度85%以上,利於病菌發生發展。所以,在温度比較低,濕度大的冬、春兩季保護地香菜菌核病發生嚴重。

2)發病與土壤濕度的關係菌核在水中生存時間短,1個月時間菌核即死亡。因此,在比較潮濕的土壤中,菌核可生存1年左右,而在較乾燥的土壤中可存活3年以上。可見,土壤濕度大,不利於菌核生存,發病減輕。

3)發病與其他蔬菜的關係由於菌核病可為害幾乎所有的蔬菜,寄主包括甘藍、萵苣、芹菜、黃瓜、番茄、茄子、菜豆、茴香、白菜等。這些蔬菜發生菌核病後,土壤中就有菌核,種植香菜即可侵染髮病。

4)發病與種子的關係如果種子中混有菌核,菌核隨播種進入菜田,侵染香菜發病。

香菜菌核病的綜合防治方法:

發病初期,可噴50%速克靈可濕性粉劑1000一1500倍液,或50%腐黴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或50%農利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菌核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氯硝銨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40%紋枯利可濕性粉劑8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保護地種植的,可用10%速克靈煙劑或15%腐黴利煙劑進行煙燻,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進行,點燃冒煙後密閉煙燻,隔7天薰1次,連薰4―5次。  

其他防治措施:

1、實行輪作或高温防治病地實行與糧食作物進行2-3年的輪作,保護地病地,可採取高温防治,方法是:在三夏高温期間,先清潔田園,清除殘枝病葉、雜草,帶出田外深埋或燒燬;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加碎麥秸或麥芋子500千克,均勻施在地表,馬上翻入土中,起高壟30釐米左右,壟溝裏灌水,直至飽和,為了使壟溝裏始終有水,要天天灌水;鋪蓋地膜,四周用土封嚴,密閉棚、室15-20天。此法不僅可殺死下部分菌核,而且還可殺死鐮刀菌、根結線蟲等病菌。

2、無病土育苗應選大田土或草炭土進行育苗,並加強管理,培育出無病壯苗。有條件的,種植過蔬菜的苗牀,可用地熱線育苗,在播種前將苗牀的温度調到55-56℃,處理2小時,即可殺死苗牀土壤中的菌核。然後降温,播種,正常育苗。

3、選用無病種子從無病株上留種。對混有菌核的種子,可用10%鹽水漂洗種子,淘除菌核。然後用清水反覆沖洗種子,晾乾後播種。也可以用温水50℃浸種10分鐘(保持温度),可殺死混在種子中的菌核。

4、加強放風保護地種植的要加強放風,降低濕度,創造一個不利於菌核病菌發生發展的環境條件。

5、鋪蓋地膜地膜可阻擋子囊盤出土,如果用紫外線阻斷膜覆蓋地面,效果更佳,因為此膜可抑制菌核萌發。

6、清潔田園田間發現病株,應及時拔除,可減少病菌在田間傳播。

7、無公害農藥防治保護地種植的,發病前用3.3%特克多煙劑,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分放4-5個點,傍晚進行,密閉煙燻,隔7天薰1次,連續薰5-6次。發病初期,也可噴42%特克多懸浮劑1000倍液,隔7天噴1次,連噴3-4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