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茄子雨季易發病的綜合防治

種植技術 閲讀(1.68W)

茄子,又稱“茄”,別稱“落蘇”,是為數不多的紫色蔬菜之一,也是餐桌上十分常見的家常蔬菜。茄子根系發達,深可達1m以上,主要根羣分佈在30~33cm土層內。木質化相對較早,再生能力稍差,不定根發生能力也弱。在温室栽培中,分枝習性任其自然生長,會構成室內陰蔽,影響茄子通風透光,病害加重,產量下降。為此,在栽培中必須進行科學整枝。

茄子雨季易發病的綜合防治

茄子的花為兩性花,多為單生,也有2~4朵簇生的,白色或紫色,基部合生成筒狀。茄子自花授粉率高,天然雜交率在3%~6%之間。根據花柱長短不同,可分為長柱花、中柱花和短柱花三種類型。長柱花柱頭高出花葯,花大,色深,容易在柱頭授粉,為健全花;中柱花的柱頭與花葯平齊,授粉率比長柱花低;短柱花的柱頭低於花葯,花小,花梗細,柱頭上授粉的機會非常少,通常幾乎完全落花,為不健全花。茄子果實為漿果,形狀圓形、長棒狀或卵圓形,顏色紫色、紅紫色、綠色、白色等。種子扁圓形,外皮光滑而堅硬,千粒重5g左右。

茄子雨季易發病的綜合防治

近幾年,茄子黃萎病、綿疫病成了茄子生產中發病率最高的兩種病害,在多雨的年份和季節常常發病嚴重,輕的減產20%~30%,重的可達到60%以上,給菜農造成很大的經濟損失。茄子黃萎病也稱半邊瘋、黑心病,綿疫病又稱掉蛋、爛茄,前者危害葉片,後者主要危害果實。

一、共同發病條件

黃萎病、綿疫病的發病條件基本相同。陰雨連綿、高温高濕都有利於兩種病害的大面積流行。發病適宜温度為20℃~30℃,在此範圍內,濕度越大發病率越高。另外,菜田低濕、土質粘重、管理粗放、多茬連作、雜草叢生、植株種植過密、施用未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及地下害蟲危害等都有利於病害發生。

二、症狀識別

黃萎病症狀:主要危害葉片,在茄子各生長期均可發病,以結果期最為嚴重。發病初期下部葉片葉脈間產生淡黃色斑點,並逐漸發展到半邊葉或整片葉,病葉白天發蔫、晚上恢復,顏色由黃變褐,邊緣向上卷,最後整片葉枯死脱落,病害發生嚴重時可以發展到全株。

綿疫病症狀:主要危害果實,也可危害葉片、莖和花。果實以臨近成熟時染病,因此在田間以中下部果實受害較多。最初在果實上出現一個近圓形的暗褐色、濕潤狀病斑,發病條件適宜時迅速擴大,逐漸使整個果實腐爛,田間濕度大時在病斑上長滿白色黴層的菌絲體。染病葉片有明顯的輪紋,莖稈染病嚴重時造成莖稈乾枯死亡。

三、綜合防治

1.種子消毒。選用抗病品種,如長茄1號;播前對種子進行消毒處理,如用50℃~55℃的温水浸種7~8分鐘或放入1000倍液的福爾馬林溶液中浸泡15分鐘洗淨後直接播種。

2.輪作倒茬。避免與番茄、辣椒等茄科蔬菜連作或鄰作。

3.採用穴盤育苗。穴盤1穴1裸,分佈均勻,養分充足,根系發達,定植時不傷根或少傷根。增強了抗病性,減少了染病機會。

4.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

5.加強栽後控病管理。一是採收結束後徹底清園,所有的植株連同病株一同帶出田外銷燬,不可隨便亂丟;二是及時中耕、培土,促進植株根系生長;三是適度密植,拔除田間雜草,摘除底部部分老葉,改善田間通風透光性。

6.藥劑防治。定植時,每畝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公斤拌細土100公斤撒入定植穴內;定植後用70%敵克鬆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50%苯菌靈700倍液噴灑植株根部,7~10天噴1次;由於這兩種病害是在茄子生長期內流行比較重的病害,植株在開花結果階段正值高温多雨季節,應每隔7~10天進行1次預防性噴藥:58%瑞毒黴錳鋅500倍液或64%殺毒礬500倍液或40%乙膦鋁300倍液輪換使用,可起到較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