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怎樣才能高產種植甘草

種植技術 閲讀(4.69K)

一、育苗移栽

1、育苗

育苗地應選土層深厚、肥沃、疏鬆的腐質土或沙壤土地塊。每畝施入農家肥2000公斤、過磷酸鈣25公斤、硫酸鉀10公斤為基肥,深耕40釐米以上,整平耙細,做110釐米寬的平畦備用。甘草種皮革質,有光澤,吸水性差,播前應先行處理。生產上一般採用砂磨法處理。把甘草種和潔淨的河沙按1:1的體積比混合,裝入容器中,反覆攪動,使之摩擦,待種皮不發亮時,即可播種。3、4月間,在整好的畦面上,沿畦埂方向開四條寬10-15釐米、深1.5-2釐米的淺溝,澆足水,將種子均勻撒入溝內,噴施甲拌磷800倍液後,覆細土厚0.5-1釐米,蓋草保温保濕。每畝用種5公斤,培育一畝種苗,可栽種5-6畝大田。(氣温20℃時,5-7天就可出苗)。當出苗50%時,揭去蓋草,澆水保墒,以待齊苗。當苗高15--20釐米時,每畝隨水追施尿素20公斤,以後節制用水,以利根條向深土層生長,培育優良種苗。甘草苗期易受地下害蟲如地老虎、金針葉等危害,這一點,在澇窪地和新墾地尤為突出。防治的方法除在播種時加大甲拌磷的用量外,還應在播種後的第40天、100天再各施一次甲拌磷,劑量控制在1000-1500倍,灌株或隨水澆施。高温多濕季節,甘草易發白粉病。先是葉片背面出現散在的點狀、雲片狀白粉樣附着物,後蔓延至葉片兩面,導致葉片提前萎黃,嚴重影響苗量。防治的方法應着重一個“早”字,即早發現、早防治。發病初期可用35%粉鏽寧1000-1200倍液噴霧防治,每5天一次,連續3次。也可用甲霜靈等防治。精心培育一年,第二年二月就可移栽。

怎樣才能高產種植甘草

2、移栽

甘草耐旱、耐寒、耐鹽鹼、適應性很強。移栽田宜選土層深厚、疏鬆、肥沃的沙壤土為宜。地選好後,每畝施入農家肥300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硫酸鉀20公斤做基肥,深耕35釐米,整平耙細,做110釐米平畦。2月中下旬,從育苗畦的一端開始,深挖40釐米以上,將種苗小心挖出,務使根條長在35釐米以上,剪去枯枝,最多保留3條根狀莖。種苗要隨起隨栽,嚴防失水乾枯。在整好的畦面上,沿畦梗方向開三條寬15釐米、深15釐米的小溝,每條溝內交錯擺入兩行種苗,根頭距12-15釐米。覆土時使根頭在畦面上5釐米,根尾在畦面下15釐米,根狀莖自然舒展。覆土後用腳踏實,澆一次透水,待畦面不粘腳時,劃鋤保墒。

3、田間管理

栽後15天左右開始出苗。齊苗後,每畝隨澆水施尿素15公斤,促苗生長,5月底至6月初,每畝開溝施磷酸二銨30公斤,施後澆水。在這段時間裏,要科學施肥澆水,保證苗期生長旺盛,爭取早日封行。雨汛季節,做好疏溝排水工作,防止白粉病的發生。封凍之前,澆越冬水,每畝撒施搗細的農家肥3000公斤,以利越冬。栽後第二年二月,割除地上殘莖,澆一次返青水,畦面不粘腳時劃鋤。劃鋤要淺,以免傷及澆土層的根狀莖。苗高20釐米時,每畝撒施磷酸二按30公斤,施後澆水。以後,是甘草生長的重要時期。每隔10天,葉面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75公斤,連續三次。進入生長後期,嚴格控制澆水,汛期來臨之前,要做好排放水準備,交替噴施代森錳鋅和多菌靈,防止白粉病的發生。

4、病蟲害防治

甘草生產中,蟲害以地老虎、金針蟲多見,病害以白粉病多見,二者是造成減產的主要原因,防治方法前已述及,在此強調,以期注意。其它病蟲害可對症防治。

5、收穫加工

栽後第二年秋分至第三年春萌發前均可收穫。沿畦的一端起挖,把概根條完整挖出,根狀莖挖淨,剪去莖葉,抖淨泥土暴曬,曬乾後捆紮成捆,即可銷售。也可將根和根狀莖分開捆紮,分別銷售。甘草商品以身幹、無雜質、粉性足為佳。一般畝產600--1000公斤。

二、根狀莖繁殖

1、選地整地

通常選擇土壤肥沃、質地疏鬆、排水良好、鹽鹼度低的沙壤土。通常整地時是用拖拉機進行翻地,深翻20釐米左右,同時每667平方米施廄肥2000—2500千克作基肥,然後整平耙細,起寬50—60釐米的畦即可種植。只是耕地深度要達40釐米以上。

2、選取種莖

二月收穫甘草時,選取順直、粗壯、節間短,節上帶有不定根的根狀莖做種莖。將選出的種莖截成15釐米長的小段,使每段上至少有三個帶芽的節。將截好的種莖置30ppm的赤黴素液中浸泡3-5分鐘後立即栽種。

3、栽種

在整好的畦面上沿畦埂方向開三條寬15-18釐米、深5-7釐米的小溝,每條溝內放入兩行種莖,使首尾相接,噴施甲拌磷800倍液後覆地,使種莖在畦面下4-5釐米,用腳踏實,澆一次透水,待畦面不粘腳時,劃鋤保墒,提高地温。

4、田間管理

根莖繁殖的甘草出苗較慢,地温18℃時達80%出苗約需20天。所以,在這段時間裏務必做好抗旱保墒工作,保證畦面潮濕,有利出苗。使用赤黴素催芽的種莖出苗後纖細,可按説明噴施比久或短壯素,使之粗壯。齊苗後,每畝撒施尿素15公斤,噴施0.3%的磷酸二氫鉀溶液30-60公斤。此後,勤劃鋤滅荒,積極防治地下害蟲,確保苗全苗旺。進入6月以後的管理以及第二年的管理方法,與移栽的管理方法基本相同,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