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萵筍抽薹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種植技術 閲讀(3.26W)

萵筍(學名:Lactuca sativa . angustanaIrish.)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原產中國華中或華北。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乾製或醃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穫。

萵筍抽薹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萵筍的形態特徵

莖的樣子一圈一圈,像筍。直根系,移植後發生多數側根,淺而密集,主要分佈在20-30cm土層中。 莖短縮。葉互生,披針形或長卵圓形等,顏色有淺綠、綠、深綠或紫紅,葉面平展或有皺褶,全緣或有缺刻。短縮莖隨植株生長逐漸伸長和加粗,莖端分化花芽後,在花莖伸長的同時莖加粗生長,形成棒狀肉質嫩莖。肉色淡綠、翠綠或黃綠色。圓錐形頭狀花序,花淺黃色,每一花序有花20朵左右,自花授粉,有時也會發生異花授粉。瘦果,黑褐或銀白色,附有冠毛。

萵筍抽薹的原因及應對措施

萵筍在不少地方已實現週年栽培四季供應。但栽培中植株往往易出現葉小數少、莖細節稀、嫩莖徒長竄高呈棍棒的先期抽薹現象,影響產量、降低品質。經總結近年來的生產經驗,萵筍嫩莖抽薹竄高的原因及其有效應對措施主要有以下10個方面。

1)品種選擇不當。萵筍品種較多,其適應性及對光照、温度的敏感程度不盡相同,往往早熟品種較中晚熟品種耐低温性強而耐高温性弱,對高温、長日照較為敏感。

應對措施:因此應根據栽培季節選用適宜品種。如春種夏收、夏種秋收的萵筍因生長在高温、長日照條件下,故應選耐高温、對長日照反應遲鈍的中、晚熟品種,若用早熟品種就易竄高抽薹。早熟品種早春栽,則上市早、產量高、效益好,若遲栽,則因生長後期温度升高、日照長而易竄高抽薹,且產量低、效益差。

2)播期不適。春萵筍栽培,若秋播育苗過早,冬前生長期長,苗過大,花芽分化早,越冬就易遭受凍害,翌年也易早抽薹;若播種過晚,冬前生長期短,則苗小,養分積累少,越冬也易受凍害,翌年上市遲。夏萵筍播種過遲或秋萵筍播種過早,育苗期氣温高、日照長,易發生竄苗徒長。

應對措施:因此萵筍栽培應注意掌握適宜的播種期,一般春萵筍播種露地於10月上旬,保護地於翌年1月下旬前後進行,夏萵筍4月上旬播種,秋萵筍8月上旬播種,冬萵筍8月下旬播種為宜。

3)苗期管理不善。播種量偏大、出苗過密、間苗不及時易出現擠苗;苗牀偏施氮肥,澆水過多及遮蔭育苗時覆蓋物遮光過重、撤除不及時等,均可引起竄苗徒長。所以苗期管理應以控制徒長、培育矮壯苗為目的。

應對措施:苗牀底肥以有機肥為主,可配施適量複合肥;適量稀播,及時間苗,控制澆水,以牀土見幹見濕為宜,遮光育苗要在全苗後逐漸晚蓋早揭覆蓋物,至3葉後不再遮蔭;夏、秋萵筍苗期可噴1~2次500毫克/公斤的矮壯素溶液,能有效防止徒長。

4)定植不及時。定植不及時,幼苗往往生長過快,胚軸伸長呈徒長狀態,栽後難以獲得肥大的嫩莖。

應對措施:一般具5~6片葉的適齡幼苗要及時定植,秋播春收的苗齡約40d(天)、春播夏收或夏播秋收的苗齡約25d(天)、秋播冬收的苗齡30~35d(天)為宜。

5)栽培過密。定植密度過大,蓮座葉形成前即已封壟,造成植株擁擠,光照不足,而紛紛拔高躥長爭光。

應對措施:正常情況下,春收萵筍為獲早期效益可適度密植,畝定植8000株;夏收萵筍因遇高温、長日照易徒長,宜稀植,畝栽植5000株為好;秋收萵筍後期氣温適宜,每畝可定植7000株,商品性好,產量高。

6)中耕鬆土少。栽後施肥澆水及降雨易造成畦面土壤板結、濕度大、通氣不良。若不及時中耕鬆土,就會影響植株根系的生長和對水肥的吸收,使葉片得不到充足的水肥,而易出現不健壯、莖部細弱的植株。

應對措施:因此,定植緩苗後要及時中耕,鋤深鋤透,以利蹲苗,促進根系發育,使蓮座葉增多、嫩莖生長健壯。

7)澆水量不合適。萵筍栽後,若在肥力不足的情況下過多澆水或雨水排除不及時,使土壤濕度過大,嫩莖易徒長而“澇竄”,而在土壤乾旱及高温條件下,嫩莖生長細弱,又易“旱竄”。

應對措施:因此萵筍栽培澆水要適量,既要防“澇竄”又要防“旱竄”。在蓮座葉形成、植株封壟前,適當控制澆水,以畦面見幹見濕為宜;封壟後增加供水,保持畦面濕潤,以保證嫩莖迅速生長膨大。

8)肥力不足或偏施氮肥。底肥不足或追肥不及時,土壤肥力低,植株營養生長受抑制,會加速生殖生長,也易發生未熟抽薹。偏施氮肥,易造成植株葉片徒長,養分積累少,往往幼莖未及發育即會拔高躥長。

應對措施:因此,基肥要施足,畝可施腐熟糞肥4000公斤、複合肥25公斤,做到有機肥與複合肥相結合。此外,還應及時追施緩苗肥、團棵肥、催筍肥,追肥每次畝施硫銨或尿素15~20公斤或前2次每次追施50%的稀糞水1000公斤。

9)氣候條件不適宜。萵筍晚育或夏秋栽植時,由於處在高温、長日照條件下,葉片往往分化少,花芽分化早,花器發育快,管理稍有不慎,極易引起徒長抽薹,影響品質和產量。

應對措施:為此除加強水肥管理外,定期噴施矮壯素是高温季節栽培萵筍控制抽薹的有效措施。噴施矮壯素可推遲萵筍抽薹,促進葉片生長,增加植株營養面積,使嫩莖增粗。噴施通常於蓮座期開始,7~10d(天)1次,共噴2~3次,施用濃度為350毫克/公斤。

10)採收不及時。萵筍採收以心葉與外葉“平口”時為適期。尤其是高温季節生長的晚春筍、夏筍及秋筍,往往採收前已形成花蕾,若不及時採收,嫩莖就會迅速竄高抽薹。

應對措施:若為延後採收供應,掐尖去蕾可有效控制嫩莖竄高抽薹,即在“平口”期于晴天及時掐去萵筍頂端生長點或花蕾。去頂後的植株可抑制頂部生長,增加莖部養分迴流,防止嫩莖空心,促進筍莖肥大,可遲收5~7d(天),增產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