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行情>市場>

狐狸養殖的市場前景

市場 閲讀(8.37K)

據有關資料介紹,目前我國狐狸存欄數已猛增到近200萬隻,其中黑龍江省40萬隻,山東養狐最多,在70萬隻左右,河北、河南、江蘇、遼寧養狐總數也已超過70萬隻。

狐狸養殖的市場前景

百業利為先,狐狸養殖的升温,從一定意義上説明其效益是十分可觀的。那麼目前養殖狐狸的效益究竟如何?其前景又怎樣?

據專家介紹,搞狐狸養殖不僅效益可觀,而且前景也十分看好。一方面,狐狸全身皆是寶,狐皮色澤豔麗,堅韌耐磨,輕柔暖和,是裘皮中的高檔品。狐肉營養豐富,是賓館、飯店山珍野味的高檔菜餚,狐心肺膽肝有藥用價值,狐狸糞還是優質的有機肥。另一方面,世界上有潛在的市場,進入上世紀90年代,全國已有幾十家中外合資養狐場,外商已看出了中國的潛在市場,可見養狐前景廣闊,大有前途。我國加入WTO後,出口狐狸皮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狐皮的市場價格有所上漲,現在已成為走俏商品。由於受良好的市場氛圍影響,狐狸養殖的市場競爭也會愈加激烈,市場需求日趨傾向於皮毛光滑、亮澤的優質狐皮。

東北林業大學的博士生導師鄒興淮教授説,我國從開發人工飼養狐狸以來,已有100多年的歷史,早已形成飼養、毛皮鞣製和裘皮加工等行業,各個行業遍佈全國各地,給養殖狐狸的人們帶來了很大的經濟效益。

養狐業今後的路該怎麼走?河北省畜產品流通協會的宋進寶説,狐皮能否暢銷,關鍵在於產品質量。因此,養殖場家就必須在養殖規模適宜的基礎上及時調整現有種羣,優中選優,將品質一般的狐狸處理掉,保存實力,並引進少量優良個體,來改良種羣,並組建自己的育種核心羣。同時,採用褪黑色素應用技術和狐人工授精技術來提高狐狸養殖的物質含量,這些技術不但可以節約飼料管理費用,而且還會因產品提前上市而獲得較高的收益。另外還要改進生產工藝,廣泛利用肉類下腳料資源來提高飼料報酬。只有這樣,才能使我國的狐皮質量不斷提高,生產成本越來越低,才能使我國的狐狸及其產品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

在這裏,也提醒廣大養狐户和正想投身於狐狸養殖事業的人們,雖然狐狸養殖具有一定的誘惑力,但是,從長遠看,必須要在認識上有所提高,只有科學養殖,才能使這一朝陽產業走向健康的良性循環的軌道。

所提供的市場分析,僅供參考。

養狐狸年入30萬

吳家堡鎮東曹村的農婦劉禎最近有點兒忙,既要準備參加區裏女性創業報告會的發言,養殖的2000多隻狐狸也到了發情期,時時刻刻要“盯梢”。

這個農婦有闖勁兒

“高中畢業之後,我就開始做生意,已經有25個年頭了。原來做水產養殖,專門養些草魚、鯉魚,賺了一些本錢。但後來發現只做養魚生意太單一了。”劉禎告訴記者,正當她為不知該着手做何種生意發愁時,在和朋友聊天中得知,養狐狸前景挺好。

“當年村裏有10多家在養狐狸,都説利潤特別大,於是我開始反覆思量。我對養殖業很感興趣,於是毫不猶豫開始了養狐生意。”

拍腦袋決定很簡單,但是真正做起來劉禎才發現,養狐狸並非想象中那麼簡單。“我是從2001年開始的,第一年以550元一隻的價格進了50只。但是隔行如隔山,沒有經驗膽量又小,頭年失敗了,一下子賠進去7萬多。”當時家人極力反對她繼續,她也一度想要放棄。但是設備都買全了,如果放棄,錢就打水漂了,劉禎決定咬牙再試。

之後,劉禎開始了取經之路。走訪養殖户,買書、看電視自己學,白天干活,晚上學習。到了第二年就有了經驗,情況有所好轉,她實現了盈利,雖然微薄,可是劉禎看到了希望。

養狐狸是個技術活

在雪狐的籠子上,記者看到用粉筆清楚地寫着“4月7日”。“這是發情時間,我現在採用的是人工授精技術,這樣好管理,狐狸不易走失。”劉禎介紹,養狐狸和養其它動物有異,必須要很好地掌握它的發情期。“因為狐狸一年只有一窩,而最佳發情期只有三天,受精失敗這一年就白乾了,母體全年的飼料費就全搭上了。”所以,春天狐狸發情季是劉禎特別辛苦的時候,她得隨時查看母狐外陰,一趟趟巡邏,將籠子拉出來推進去,一刻不住腳。

説到“人工授精”,劉禎也頗為感慨:“沒有人教,只能自己研究,自己做實驗,摸索了一年才學會。”狐狸品種不同,發情期也不一樣。銀狐的發情期在每年的一月中旬,而藍狐則是二月中旬至四月中旬。

劉禎打開籠門,趁狐狸不備從後面迅速抓住它。“狐狸野性很大,我經常被咬。檢查發情期時,一不小心它也會咬你。”劉禎表示,狐狸每年都會打2次疫苗,所以不用擔心感染。

而在餵食階段也頗為講究。“養狐狸是分階段的,每個階段狐狸的食量都不同。比如發情期,飼料要精細,量也要大,維生素搭配要均勻。如果處於供皮階段,就要多給狐狸吃玉米,增加肉食量。” 

“但是繁殖期要給它們瘦身,太胖不易發情,產了崽也不易成活。肥瘦適中最有利於狐狸產崽。”劉禎説。

市場回暖利潤提高

“狐皮是分等級的,上等狐皮毛又長又密,今年最高賣價一張1600元;中等狐皮略低,900元左右;三等皮就很便宜了,600元上下。”

劉禎坦言,隨着養狐技術的提高和皮毛市場的回暖,這幾年盈利也有所增加。“去年和今年的純利潤維持在30萬-40萬,其中雪狐和藍狐賣價最高,每隻1千多元。”

劉禎説,狐狸配種也十分考究,“狐狸不能近親繁殖,否則幼崽體格小,皮毛質量也不給力。所以每年都要到不同地方挑選公狐。”

劉禎養狐已有十三年,她的勤奮得到了認可,在2012年12月,劉禎榮膺“山東省巾幗增收帶頭人”稱號。

“我現在仍是見縫插針地看書學技術,去別的專業户那裏取經。雖然過程艱辛,但有了回報就不覺得辛苦。”現在村裏有十五六個人在跟她學習技術,她也樂於幫助更多像她這樣的農婦一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