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茶樹菇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 閲讀(3.03W)
茶樹菇高產栽培技術

茶樹菇是一種木腐菌,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又具有較好的保健作用,是珍稀食用菌之一。其栽培技術如下:

一、栽培環境條件

茶樹菇菌絲生長温度為3℃-35℃,最適宜生長温度為23℃-28℃。温度在30℃以上,菌絲長勢減弱甚至停止。子實體分化發育温度為23℃-26℃,最適温度為18℃-24℃,温度較高或較低都會推遲原基分化。温度在20℃左右時出菇最好,從現蕾至成熟約10天。茶樹菇在菌絲生長階段,培養料適宜含水量為60%-65%,菌絲生長時的空氣相對濕度以65%-70%為好。菌絲生長階段不需要光照,過分明亮的散射光對菌絲生長起抑制作用。茶樹菇為好氧菌,對二氧化碳十分敏感。通風不良,二氧化碳濃度過高,會導致菌柄細長,菌蓋發育受阻,易開傘或致畸形。菌絲體可在pH值4-7範圍內生長,以pH值4.5-5.5生長最好,pH值低於4或高於7時菌絲均會生長不良。

二、栽前準備

茶樹菇有室內層架立袋出菇、脱袋覆土出菇、菌牆式袋栽法等栽培模式。春栽一般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制袋接種,4-5月出菇;秋栽於8月底和9月初制袋接種,10-11月出菇。茶樹菇袋栽通常在室(棚)內出菇。選擇地勢較高、通風向陽、交通方便、近水源、周圍無污染的場所建造簡易菇房,結構以磚瓦結構為最好。在菇房或菇棚內可設置牀架。常用的培養料配方為:雜木屑40%、棉籽殼30%、麥麩16%、玉米粉8%、菜籽餅粉4%、石膏1%、白糖0.5%、磷酸二氫鉀0.4%、硫酸鎂0.1%。

三、菌袋製作

按常規稱量配料,調含水量至60%左右,料水比約1∶1.2,待水分滲透均勻後及時裝袋。卧袋栽培通常採用規格為15釐米×55釐米、厚0.04毫米的低壓聚乙烯筒膜袋裝料,每袋裝乾料700克。高温滅菌的具體操作為:開氣閥加熱,待壓力上升到0.8-1.1公斤/平方釐米、排出的氣體温度達107℃時,控制2-3小時,保證鍋內的熱量有足夠時間穿透料袋。袋內外的温度一致後再加温,使壓力上升到1.5-1.7公斤/平方釐米、保持105-120分鐘。要燒大火猛攻,要求點火後2小時袋內中心温度達97℃-100℃,然後保持15-18小時。中途不能停火,不能降温,文火,保持100℃。培養好的原種和栽培種,菌絲粗壯濃白,待料温冷卻到28℃時在菌袋兩端接種。也可在滅菌後,將打孔、接種同步進行。接種後用透明膠帶貼封接種孔。每瓶菌種可接種25袋。

四、發菌管理

接種後前3天,室温調節到25℃-27℃,使菌絲生長健壯。當菌絲長到料深的1/2時,其生長開始變慢,此時鬆動袋口扎口繩,或在菌絲生長前方的1-1.5釐米內穿刺1-2行微孔增氧。發菌階段室內空氣相對濕度宜控制在70%左右,且不可有過分明亮的光照,門窗要遮光。

五、催蕾管理

室外菇棚排袋方法如下:將場地整理成寬30釐米、高15釐米的畦牀,牀上鋪1層沙土,再鋪2層薄膜,將菌袋兩端袋口割開堆放到畦牀上。菌袋堆放的方向應與菇棚的門窗方向一致,割袋與排袋同時進行。菌袋開口前,用34%石炭酸液或溴氰菊酯3000倍液對菌袋消毒和場地滅蟲處理。用鋒利小刀沿扎口繩將袋口薄膜割掉。割袋之後,隨着菌絲體褐化時間的延長和顏色的加深,袋口周圍表面會形成1層棕褐色的菌皮。轉色正常的菌皮呈棕褐色和鏽褐色,具光澤,出菇正常。結合菌袋轉色,連續3-7天拉大温差,使晝夜温差達8℃-10℃,直到出現許多白色粒狀物,並分化成菇蕾。

六、出菇管理

出菇期間菇棚温度保持在15℃-26℃,以20℃-24℃最好。原基形成後,要增加噴水次數,使空氣相對濕度保持在85%-90%。前期主要是向空間和地面噴水,中後期可直接向子實體噴水。子實體生長期間呼吸作用旺盛,在出菇期間,要加大菇棚通風,保持空氣新鮮。出菇時光照強度保持在500-1000勒克斯,在生長期間不要隨意移動菌袋,也不可使菇棚的光源紊亂。茶樹菇可連採3-4潮菇。每採完1潮菇,將袋用塑料薄膜蓋好,停水7-10天,保持空氣相對濕度70%-75%,採菇處創面癒合後,再按上述方法進行催蕾。

七、採收及保鮮

當菌蓋顏色由暗紅褐色變為淺肉色、菌膜尚未破裂時為採收適期。採收時要求整叢或單株一次性採下,隨即切削菇腳。將鮮菇放在15℃-20℃的空調房內風乾至八成幹,然後用塑料袋或泡沫塑料箱包裝,在袋口或箱口用4-6層吸水性好的衞生紙蓋好,密封冷藏,保存温度為5℃-10℃。在運輸過程中,將菇體適當壓緊,防止在包裝容器內震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