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養殖鷓鴣白痢病的防治

養殖技術 閲讀(2.65W)

白痢病是由白痢沙門氏菌引起的,對1周齡內的雛鷓鴣威脅最大,死亡率高達85%以上,甚至全羣死亡。成年鷓鴣發病情況會好一些。發病越遲,治癒的希望越大,但患病會嚴重影響鷓鴣的健康,使之身體消瘦。

養殖鷓鴣白痢病的防治

1)症狀。患病雛鴣精神萎靡,嗜熱怕冷,翅膀下垂,眼睛閉合,縮頸,常常躲在暗處,呆立不動,不思飲食,羽毛蓬亂,並且排出黃白色或灰白色的漿糊狀糞便。肛門周圍羽毛上常粘有糞便,有時肛門被糞便堵塞。排糞時常發出“吱吱”的尖叫聲,肛門露在外面一伸一縮。

2)預防。白痢病的病原體――沙門氏菌,其傳播範圍很廣,速度很快。其傳播途徑有:①糞便。病鴣排出糞便的同時,病菌也隨之一起排出體外。排出體外的病菌不僅有很強的生命力,而且不斷繁殖,傳染其他雛鴣。②種蛋。成年種鴣一般很少發生白痢病,一旦帶菌就會通過所產種蛋把病菌帶給雛鴣,病雛鴣又把病菌傳染給其他健康的雛鴣。③飲水、飼料及一切飼養設施(如籠子、食槽、飲水器等)。被沙門氏菌污染的飲水、飼料、食槽及籠子等,都會成為傳染源。其中帶菌鴣是沙門氏菌傳染的重要環節。因此,消滅帶菌鴣是預防白痢病的重要環節。為此,必須積極建立和培養不帶沙門氏菌的種鴣羣,發現病鴣應立即淘汰,及時對籠、食槽、飲水器等用具進行洗涮和消毒,搞好各項日常的衞生、消毒工作。

3)檢驗。鷓鴣是否帶沙門氏菌,一般採用“血清檢查法”為檢驗。具體方法是:從鷓鴣翅膀取一滴血,與未感染白痢菌的抗原液混合。如果混合液很快發生凝結,則呈陽性反應,表明受檢鷓鴣感染了沙門氏菌,應立即淘汰;反之,混合液在2~3分鐘內不出現凝結,則是陰性的,説明受檢鷓鴣沒有感染沙門氏菌。

對已發生過白痢病的養殖場,最好每隔2~3個月,對所有的鷓鴣進行一次血清檢查,以便及時切斷白痢病的傳染途徑。對一直沒有發白痢病的養殖場,每年檢查一次即可。

4)治療。治療白痢病的藥物較多。第一是抗菌素類。多種抗菌素對雛鴣的白痢病有一定療效。土黴素:在剛出殼的雛鴣飼料中加入0.02%的土黴素(即每千克飼料中加入0.2克),每日每隻喂2~4毫克,連續喂7~10天,以抑菌防病;發病時用量可加至0.04%~0.06%。金黴素、四環素的用法和用量類似於土黴素。青黴素可溶於飲水中喂飲,用量為每日每隻500~1000單位。氯黴素的用量是在病雛飼料或飲水中添加0.2%~0.4%,連續喂3~4天,有良好的療效。第二是磺胺類。在飼料中加入0.05%~0.1%的磺胺二甲基嘧啶,同時加入等量的小蘇打,對雛鴣白痢病有一定的療效。在病雛的飼料中添加0.4%~0.8%磺胺脒或磺胺嘧啶,或0.1%~0.2%的磺胺喹惡啉,都有一定的療效。第三是痢特靈(呋喃唑酮)。在病雛的飼料中添加0.02%~0.04%的痢特靈,或在飲水中添加0.02%的痢特靈,連續飼餵3~5天,可治療病鴣。由於雛鴣對呋喃唑酮比較敏感,使用時必須與飼料充分混合(或用水徹底溶解後再拌入飼料),以防鷓鴣攝食過量的呋喃唑酮而中毒,造成死亡。使用痢特靈要注意,痢特靈在鷓鴣體內會蓄積,毒性較大,因此,喂藥5天左右,應停喂2~3天,或與土黴素交替使用,以便鷓鴣進行解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