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養殖奶牛氣腫疽病的防治

養殖技術 閲讀(3.32W)

氣腫疽俗稱"黑腿病",是牛的一種急性敗血性傳染病,以肌肉豐滿部位(尤其是股部)發生黑色的氣性腫脹為主要特徵,按壓時有捻發音,故又叫黑腿病、鳴疽。病原體為氣腫疽核菌,專性厭氧,在體內可以存活5年之久。

養殖奶牛氣腫疽病的防治

近年來,和靜縣巴音布魯克區氣候多變,常年多雨,氣温潮濕,温度偏低。低温的氣候條件和潮濕的山谷牧場環境為牲畜提供了優良的牧草飼料,但同時也出現了多年來未曾發現的奶牛氣腫疽病例。

奶牛氣腫疽病主要危害黃牛,以黃牛的易感性最大,且多發生在3歲以下的小牛羣中,其主要傳染源是病牛,其次為綿羊和水牛,而在奶牛中發生此病例的報道並不多見。

一、病例調查

2003年8月和靜縣鞏乃斯鄉一牛羣中突然有3頭牛發病,體温升到41~42℃,食慾和反芻停止,跛行,其中的2頭奶牛股部肌肉出現腫脹,指壓有痛感,病發第二日晨1頭病牛死亡。

二、臨牀症狀

牛突然發病,體温升高達41℃,食慾和反芻停止,病牛出現跛行,其中的2頭奶牛股部肌肉出現腫脹,指壓有痛感。病情較重的1頭奶牛卧地不起,在肌肉豐滿部位出現腫脹,肌肉和皮下嚴重水腫,皮膚髮黑,按壓有捻發音,切開腫脹處,從切口處流出暗紅色帶泡沫並有酸臭氣味的液體。局部淋巴結腫大,呼吸困難,次日晨死亡。

三、剖檢變化

病死奶牛的屍體迅速腐敗、膨脹,口、鼻、肛門流出帶泡沫的暗紅色液體,患部肌肉黑色,橫切面呈海綿狀,並含有帶氣泡的液體。肝、腎稍腫大,肝輕度腫脹,切面有大小不等的褐紅色壞死病灶,病灶切開後有大量血液和氣泡流出。

四、實驗室檢查

在嚴格消毒的條件下,取病變腫脹部位的肌肉和水腫液塗片,用鹼性藍染色後鏡檢。

鏡檢結果:見有單個或成對排列、不形成長鏈、兩端鈍圓的大桿菌連在一起的無莢膜。有芽胞的氣腫疽梭菌位於菌體的一端或中央,使菌體膨大呈稜狀,有周緣鞭毛。

五、診斷

根據病例情況調查、臨牀症狀、剖檢變化與實驗室檢查,確定為氣腫疽病。

六、臨牀診治

1.預防

對發病牛羣進行了逐頭檢查,對病牛和可疑牛就地隔離治療,對其它牛立即採取了氣腫疽菌苗接種。嚴禁食用病死牛,對其污染的糞、尿、墊草等連同屍體一起深埋,被污染的場地用25%漂白粉溶液和 3%的福爾馬林液進行了徹底消毒,以防止形成氣腫疽疫源地。

2.治療

①此病發病急,病程短,在發現病畜後,應立即大劑量地使用抗菌藥物進行全身治療,才能控制病情發展。我們採用了青黴素、克林爽肌肉注射,同時給予5%葡萄糖和磺胺嘧啶鈉靜注,其目的就是為了在配合治療的同時,強心、補液,以提高治療的效果。

②在早期用油劑魯普克因青黴素在病牛腫脹部位肌肉注射。中後期切開病牛腫脹部,除去壞死組織,用2%PP液或3%雙氧水充分沖洗,其目的是防腐,產生二氧化碳,並在腫脹周圍分點注射(腫脹部位不應切開或刺破)。

③由於本病的中毒症狀較重,還要根據全身狀況進行強心和解毒等治療。

七、防止措施

1.近幾年,畜牧業給農牧民所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許多養殖户只注重養畜,而忽視了牲畜疫病的防疫工作,使一些多年來不曾出現的流行病又有所抬頭。此病例的發生充分説明"獸醫防治工作應以預防為主"。疫病的預防是控制甚至是消滅牲畜疾病最關鍵、最有效的措施。

2.病畜是本病的主要來源,因此,發生本病時,應立即對發病畜羣進行檢疫,且隔離治療。對其它畜羣也應立即接種氣腫疽菌苗以防病菌蔓延。

3.氣腫疽梭菌專性厭氧,主要存在於病死牛的組織及水腫液中。它在病牛組織中能形成抵抗力很強的芽孢,根據本病的病理學特性特徵,芽孢在0.2%汞液中能存活10分鐘,在3.0%福爾馬林溶液中能存活15分鐘,而在泥土中可以存活5年以上。特別是病死牛的組織潰爛、水腫液流出體外而污染環境後,健康牛因採食了含有大量氣腫疽梭菌(芽孢)的土壤、草料、飲水而被感染發病。同時,也可經過傷口以及吸血昆蟲、蚊蟲叮咬而傳播此病。因此,本病如在一個地方流行,應立即轉移牧場,對其實行嚴格的消毒、滅菌,對其它牛羣也應實行強制性接種菌苗,防止病疫流行。

4.不準隨意解剖發生本病而死亡的牛屍體,更要嚴禁食用,以免造成更大的污染。病死畜要在牧場以外地下水位低的地方深埋或焚燒處理。

5.發生此病例後要做到在短期內控制和消滅病源。因此,我縣畜牧獸醫防疫部門就奶牛氣腫疽的發生採取了積極的防治和預防措施,並對所有牛羣進行了氣腫疽菌苗接種。具體做法為:每年春秋兩季接種氣腫疽菌苗,大、小牛個體一律皮下注射5毫升,連續注射疫苗3年。滿6個月的犢牛必須再加強1次免疫注射。對於流行病發生邊緣地帶的牛羣,也必須保證在3年內連續進行預防接種,建立免疫帶,決不可掉以輕心。

6.氣腫疽的局部腫脹與惡性水腫十分相似,獸醫人員在診斷時容易判斷失誤而忽視了氣腫疽病的存在,以致於造成此病的突發。因此,應通過有效的資金投入,加強基層疫病防疫的能力,保證獸醫技術人員通過先進的實驗室檢測,作出正確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