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莧菜炭疽病的科學防治

種植技術 閲讀(9.15K)

莧菜 ,原名:莧,別名:雁來紅、老少年、老來少、三色莧 , 莧科、莧菜為一年生草本,高80-150釐米;莖粗壯,綠色或紅色,常分枝,幼時有毛或無毛。幼時有毛或無毛。莧菜菜身軟滑而菜味濃,入口甘香,有潤腸胃清熱功效。亦稱為"鳧葵"、"蟹菜"、"荇菜"、"莕菜"。有些地方又名"紅蘑虎"、雲香菜、雲天菜等。

莧菜炭疽病的科學防治

莧菜的功效作用

莧菜能補氣、清熱、明目、滑胎、利大小腸,且對牙齒和骨骼的生長可起到促進作用,並能維持正常的心肌活動,防止肌肉痙攣。還具有促進凝血、增加血紅蛋白含量並提高攜氧能力、促進造血等功能。也可以減肥清身,促進排毒,防止便祕。

地理分佈

莧菜原產中國、印度及東南亞等地,中國自古就作為野菜食用。作為蔬菜栽培以中國與印度居多,中國南方又比北方多,在中國的南方各地均有一些品質優、營養高的莧菜品種,因莧菜的抗性強,易生長,耐旱,耐濕,耐高温,加之病蟲害很少發生,故莧菜不論是在中國還是國外,都漸漸被人們所認識,而得到發展。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有時逸為半野生。原產印度,分佈於亞洲南部、中亞、日本等地。

莧菜炭疽病的科學防治

莧菜炭疽病的症狀

莧菜炭疽病主要為害葉片和莖。葉片染病初生暗綠色水浸狀小斑點,後擴大為灰褐色,直徑2~4毫米,病斑圓形,邊緣褐色,略微隆起,病斑數目少則10幾個,多的可達20~30個,嚴重的病斑融合,致葉片早枯,病斑上生有黑色小粒點。濕度大時,病部溢出粘狀物,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盤和分生孢子。莖部染病,病斑褐色,長橢圓形略凹陷。

莧菜炭疽病的病原

anthiTeng.稱潰突刺盤孢,屬半知菌類真菌。分生孢子盤黑色,叢生,直徑60~300微米;周圍有黑褐色剛毛,頂端色淺,基部略寬,具1~3個橫隔膜,大小50~200×4~6微米;分生孢子梗圓筒形,短而不分枝,大小14~20×3微米;分生孢子卵圓形或橢圓形,單細胞,無色,大小18~26×3~4.5微米。

莧菜炭疽病的傳播途徑和發病條件

病菌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病殘體和種子上越冬。翌春條件適宜時產生分生孢子,通過雨水飛濺或沖刷進行傳播和蔓延,氣温28~32℃,多雨利於該病發生和流行,種植過密、偏施速效氮肥、通風透光不良發病重。

莧菜炭疽病的科學防治方法

1)適當密植,清溝排漬,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

2)結合噴施植寶素或噴施寶等混入7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做到藥肥兼施控制病害。此外還可選噴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800倍液、2%農抗120或1%農抗武夷菌素(Bo~10)水劑200倍液、70%甲基硫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混合噴灑,隔7~10天一次,連續防治2~3次,採收前7天停止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