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養殖技術 閲讀(1.3W)

紅沙蠶也許大家對它並不是很瞭解,在生活中確實也比較少見,但是紅沙蠶的營養非常的豐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是魚、蝦、蟹等的最佳餌料。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紅沙蠶營養豐富,含豐富的蛋白質、氨基酸和二十碳五烯酸,是魚、蝦、蟹等最佳鮮活優質餌料。沙蠶在分類學上屬於環節動物門、多毛綱、遊走目、沙蠶科,俗稱海蟲、海蛆、海蜈蚣、海螞蝗。我國的沙蠶種類有約80多種,經濟種類和用於養殖的品種主要有:日本刺沙蠶、多刺圍沙蠶、雙齒圍沙蠶等。喜棲息於有淡水流入的沿海灘塗、潮間帶中區到潮下帶的沙泥中,幼蟲食浮游生物,成蟲以腐植質為食。沙蠶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在水產養殖中得到廣泛應用。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第2張

紅沙蠶親本來源

紅沙蠶繁育生產親本來源有兩個:一是沙蠶繁殖季節從海邊和鹽田採集性成熟異沙蠶體;二是用充分生長,將要變成異沙蠶體的沙蠶進行人工強化培養,使其變成異沙蠶體。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第3張

人工育苗與養殖方法

一、親蟲培育。繁殖節前30天,挑選個體完整、健壯、反應靈敏的沙蠶準親體進行強化培育。每天投喂金藻、小硅囂、海洋紅酵母和配合飼料3~4次,日投喂單細胞藻15萬~20萬細胞/升和配合飼料30~50克/米2。控制水温23~25°C、鹽度28~30。

二、人工繁殖。紅沙蠶繁殖期一般在春季1~3月和秋季8~11月,當親體性腺成熟時挑選體色鮮豔、無機械傷、活力強、性腺飽滿的異沙蠶體(異型體),按雌雄(7~8):1的比例放入水槽的產卵網箱中,加入適量消毒海水誘導產卵和排精。待生產完畢後,移出已產親體和產卵網箱,用海水洗卵幾次,洗去多餘的精液。

三、受精卵的孵化。孵化密度控制在10~20個/毫升,施E天TA、抗生素各2毫克/升,控制水温23~25°C,pH值7.8~8.6,鹽度25~28,充氣量保持在每分鐘達到總水體的1.5%以上。孵化過程中要嚴格控制水質,避免受到原生動物的入侵;同時須注意經常攪底,以免受精卵下沉,造成缺氧死亡。幼體出膜後用350目篩絹網收集,倒池培養。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第4張

紅沙蠶幼體培育

一、剛節幼體培育在水温22~24℃的條件下約2天可孵出三剛節疵足幼蟲,剛孵出幼蟲以體內的卵黃油球為營養,無需投餌。2天后卵黃油球消失,此時需及時投餌。餌料以海洋酵母、金藻、鹽藻、扁藻、小硅藻等單細胞藻為主。每天投餌3次,每次投喂海洋紅酵母0.5~1.0毫克/升,單細胞藻10萬~20萬細胞/升。到達五剛節疵足幼體後可適當添加技喂金藻粉、小硅藻粉和螺旋藻粉0.5~1.0毫克/升;保持水温22~25°C,鹽度28~30,pH值8.0~8.6,光照1000~3000勒克斯;浮游階段需每天換水2次,每次各50%,早晚各1次,換水網目從300目起逐漸減小為100目,同時施放光合細菌、利培露、利生素等,以調節水質。幼體發育至五剛節疵足幼體時,應倒池將其轉入投放到幼蟲培育池繼續培育。

二、幼蟲培育幼蟲培育池需鋪放粒徑5~10毫米的細沙,沙牀厚度為5~7釐米。將發育至五剛節幼體期幼蟲投放池中,放養密度20萬~30萬尾/米2。每天定時換水5次,水淹沒沙牀後保持30分鐘排出。換水時投餌,餌料以80%硅藻粉和金藻粉+20%粉料,日投餌量為3~5克/米²,以少量多餐為原則。經過30~45天的培育,幼沙蠶可長至體長2~3釐米,即11剛節以上,此時可出苗分池養殖。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第5張

紅沙蠶成蟲養殖

成蟲養殖期沙牀厚度為12~15釐米,粒徑為0.5~1.0釐米的沙石,放養密度為8000~12000條/米²,養殖水温為6~30℃,鹽度為20~30。每天定時換水3次,水淹沒沙牀後停留30分鐘排出。進水時投餌,餌料為70%粉料十30%硅藻粉和金藻粉,投餌要求均勻,日投餌量為沙蠶體重的3%~5%,根據沙牀表面殘餌量酌情增減。在養殖期間要根據沙牀池底情況沖洗沙牀和適當施放一些水質改良劑,保持養殖環境清潔,提高養殖成活率。2~3釐米幼蟲經5~6個月的養殖,可達到商品規格10~12釐米成蟲。

紅沙蠶養殖新技術 第6張

在任何的養殖中,其實掌握它的養殖技術,是非常必要的,只有掌握它的養殖技術,在養殖的過程中才能少走彎路,才能以免減少不必要的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