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種棗樹龜蠟蚧的防治

種植技術 閲讀(7.58K)

近些年來,棗龜蠟蚧在我市各縣蔓延,危害嚴重,致使棗樹樹勢普遍衰弱,產量明顯降低,甚至絕產。為有效地開展好棗龜蠟蚧的藥劑防治工作,自1996年以來,我們連續4年開展了除治棗龜蠟蚧試驗,並取得了明顯效益。

種棗樹龜蠟蚧的防治

一、確定噴藥除蚧的有利時期

棗龜蠟蚧卵孵化若蟲後的第4-5天就披上白色蠟質,並且日益加厚,不易藥劑防治。因此藥劑除蚧最有效的時期是若蟲披蠟前卵孵化成若蟲後的3-5天內。但由於該蟲產卵量大、繁殖數量多,其卵孵化成若蟲時間也較長,所以防治此蟲噴藥時期上很難掌握。在藥劑選用上既要有滅除初孵化若蟲的效果,又要有殺卵功效,並對初披蠟若蟲還應有強力滲殺作用。

為了確定棗龜蠟蚧藥劑防治的最有效期,我們於96-97年在8縣(區)設立9個試驗點,連續兩年觀察,總結出該蟲在我市的孵化初期為7月5-7日,盛期7月12-15日,末期7月19-23日,因此,防治的有效期應為這三個時期。

二、藥劑除治效果

1997年,我們在各試驗點於這三個時期進行了藥劑防治試驗,選用40%水胺硫磷1000倍、加助劑害立平1000倍。每點固定2株,每株在東、西、南、北、上五個部位隨機選5個10釐米長的枝段,掛牌固定,調查噴藥前後害蟲個數。

結果表明,噴藥前平均每枝段有蟲64個,三次藥劑防治後,每枝段殘留蟲2.3個,蟲口密度減少了96%。

試驗結果説明,按要求開展的藥劑除蚧,無論在時期上還是藥劑選擇上都是適宜有效的。

三、治蚧對恢復樹勢和產量的效應

在治蚧同時,我們在每個試驗點選樹齡、樹勢相近棗樹4株,2株噴藥,2株不噴藥做對照,第二年調查新生棗頭與永久性第二次枝的數量以及產量。

結果表明,處理樹平均每株有新生棗頭103.75個,比對照的52.75個增加了96.7%,每棗頭有永久性二次枝12個,比對照的7.75個增加了58.6%,產量40.75公斤比對照的15.55公斤提高了162.1%。

試驗結果表明,藥劑除蚧後,對第2年樹勢和產量的恢復有明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