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夏季養豬有哪些常見病 | 怎麼防治

養殖技術 閲讀(8.87K)

夏季氣温高,濕度大,豬的許多病毒病、細菌病、寄生蟲病等容易發生和蔓延,對養豬業構成很大威脅。夏季豬的常發病除了豬瘟、豬流感、仔豬副傷寒、嗜血桿菌病、腹瀉以外,近幾年來還流行鏈球菌病、附紅細胞體病和弓形體病等,必須引起養豬户的高度重視。

夏季養豬有哪些常見病,怎麼防治

造成的原因:

飼養管理不當 對於在開放或半開放豬舍飼養的豬隻,過熱的環境温度易使豬產生應激,擾亂機體的正常代謝。在密閉豬舍,往往由於通風不良,造成有害氣體嚴重超標。如果濕度較高,則利於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繁殖,為疫病的發生創造條件。

飼料品質不良 如飼餵了黴敗變質的飼料等,會使各種致病性病原微生物乘虛而入。氣温高,濕度大,天氣劇變 這些因素有利於病原體的孳生和繁殖,成為夏季豬病流行的重要誘因,而其中一些病是在受涼感冒時機體抵抗力下降後誘發和繼發感染的。夏季蚊、蠅、蠓等吸血昆蟲促進了豬疫病的發生和流行 農村户養豬舍不加蓋紗網來防蚊、蠅、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氣温高,濕度大,天氣變化快。這些因素有利於病原體的滋生和繁殖,成為夏季豬病流行的重要誘因。

夏季蚊、蠅、蠓等昆蟲促進豬疫病的發生和流行。農村豬舍不加蓋紗網來防蚊、蠅、蠓是非常普遍的現象。

豬鏈球菌病 常在豬患感冒發燒後繼發。急性病豬體温升高到41℃以上,減食或停食,結膜潮紅,流鼻涕。部分病豬發生關節炎,跛行,爬行或不能站立等症狀。8周齡內仔豬常於兩天內死亡,慢性病豬常在頭、胸、腹和股內皮膚等處出現圓形淺玫瑰色硬幣大丘疹,後覆蓋褐色痂皮。混合感染豬瘟時,患豬流漿液性鼻液,耳尖、腹下、四肢末端、股內側有紫紅色或藍紫色出血點、出血斑。病公豬可見包皮內積尿,擠壓流出白色、混濁、惡臭的液體。病豬先便祕後腹瀉交替出現,後期呼吸困難,常於1天~3天死亡。

近年來,該病病原體對多種抗生素已產生耐藥性,給臨牀治療增加了難度。但如肌注強效阿莫西林(每公斤體重15毫克),2.5%恩諾沙星注射液(每公斤體重2.5毫克),每天1次,連用3天,病情會得到有效控制。混合感染豬瘟時,還要全羣緊急接種豬瘟兔化弱毒疫苗。

豬附紅細胞體病 其典型臨牀症狀表現為母豬生產性能下降,仔豬體質變差,貧血,腸道及呼吸道感染增加。育肥豬病初精神萎頓,體温升高到39.5℃~42℃,顫抖轉圈或不願站立,離羣卧地,出現便祕或拉稀。病豬耳、頸下、胸前、腹下、四肢內側等部位皮膚紅紫,指壓不褪色,成為“紅皮豬”。治療本病的藥物雖有多種,但真正有效的藥物卻不多。可選用血蟲淨、咪唑苯脲、親胂凡納明配合四環素、土黴素等治療。

豬弓形體病 臨牀表現似流感,體温升高到40.5℃~42℃,稽留熱,表現為呼吸困難,呈腹式呼吸,咳嗽,流鼻涕,四肢和全身肌肉疼痛,僵直,四肢內側、腹部皮下大面積呈紅紫色。體表淋巴結腫大,以磺胺—6—甲氧嘧啶、磺胺嘧啶加甲氧苄胺嘧啶等磺胺類藥物治療有效。

綜合防治對策 首先要加強飼養管理,注意防暑降温,搞好環境衞生,定期對環境、用具消毒。其次要注意消滅吸血昆蟲,除用藥物驅殺外,可在豬舍安裝紗網,能有效地防止蚊、蠅、蠓的叮咬,減少疫病的發生和傳播。第三,豬發病後,應及時查明原因,儘早治療,對病死豬要深埋或焚燒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