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養殖王錦蛇的技術

養殖技術 閲讀(2.42W)

王錦蛇是野生蛇類中種羣數量較大的品種之一,因其長勢快,肉多,耐寒能力強,並且季節差價較大,是目前國內開發利用的主要對象。但任何野生動物都都經不起無限制的掠奪性捕殺,建議應該將開發利用與飼養結合起來,才能更多、更好地被人類所利用。

養殖王錦蛇的技術

⒈王錦蛇有哪些地方性的別名?主要分佈在哪裏?王錦蛇別名大王蛇、蛇王、菜花蛇、王蛇、臭黃蛇、王子頭蛇、麻蛇、油菜花、稜錦蛇、黃蟒蛇、菜蟒等。

王錦蛇主要分佈在浙江、江西、安徽、江蘇、福建、湖南、湖北、廣西、廣東、雲南、貴州、陝西、河南、甘肅及台灣等省(市,自治區),是典型的無毒蛇,其長勢僅次於蟒蛇。

⒉王錦蛇有何特徵和習性?王錦蛇的主要特徵是頭部有“王”字樣的黑斑紋,故有“王蛇”之稱。其頭部、體背鱗緣為黑色,中央呈黃色,似油菜花樣,體前段具有30餘條黃色的橫斜斑紋,到體後段逐漸消失。腹面為黃色,並伴有黑色斑紋。尾細長,全長可達2.5米以上。成蛇與幼蛇的色斑差別很大,頭上沒有“王”字形斑紋,往往被誤認為是其他蛇種。

王錦蛇身體呈圓筒形,體大者可達5~10千克以上。主要生活在丘陵和山地,在平原的河邊、庫區及田野均有棲息。它動作敏捷,性情較兇狠,爬行速度快,會攀巖上樹。主要以鼠類、蛙類、鳥類及鳥蛋為主食,在食物短缺時甚至殘食同類。該蛇身上有一種奇臭味,手握蛇體後要用香味很濃的香皂多洗幾次,方能將此臭味去掉。該蛇系產卵繁殖,每年的6~7月產卵,每次產8~15枚不等,孵化期為40~45天左右。

⒊王錦蛇和其他蛇類相比有何不同?目前,國內完全適合人工養殖的無毒蛇貧寒總還不是太多,王錦蛇便是其中的一個好品種。由於王錦蛇體大、耐寒、食性廣、適應性強、生長快、育成周期短、容易飼養和孵化、市場價格高等諸多優點,很多蛇場或養蛇户,特別是長江以北的諸省(區)。大都以它作為無毒蛇的首選飼養對象。從1996~2001年,王錦蛇的價格一直獨居眾多無毒蛇榜首,這也是人們飼養它的主要原因。

雖然王錦蛇是無毒蛇中長勢最快、形體較大(除蟒蛇外)的蛇類,但它性情兇猛,敢與毒蛇中的五步蛇、眼鏡蛇爭食,且有殘食同類或其他蛇類的習性,故此蛇只能單獨養殖,不能與其他無毒蛇同場混養。在養殖此蛇時,即使投喂的餌料再充足、多樣化,也要不定期地投放一定量的飼料蛇,如紅點斑蛇雙斑錦蛇、水蛇等,以滿足其食蛇“嗜好”,避免蛇與蛇之間的相互吞食現象。這是有別於其他蛇類的主要地方。

⒋王錦蛇的長勢怎樣?王錦蛇在適宜的條件下長勢很快,食其他蛇類不可比擬的。以我蛇園飼養地王錦蛇為例:在1994年的春天,我們投進一批條重700克左右的王錦蛇,其中的一條長勢特別快,就引起了飼養員的特別注意。在當年入冬前,捉住稱重並作了記錄,當時重量為1500克,當年淨增重800克;第二年增重達1200克;第三年猛增重1500克;第四年只增重700克左右。此蛇4年中平均增重達1100克。雖然這只是個別現象,但王錦蛇確實比其他蛇類增重快、好飼養、回報高,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由於此蛇太大、太兇,後期專以吞食其他蛇類為主,對所投食餌根本不感興趣,嚴重危害同場蛇類,成為蛇園中真正的“蛇王”,無奈之中於1998年初冬以880元的價格忍痛賣出。為此,筆者建議:若飼養王錦蛇,無須喂到這麼大,只要體重達到700~1000克左右出售正合適。因王錦蛇同其他蛇類一樣,生長也是分階段性的,一旦達到某一重量段,生長便呈現緩慢增重狀態,從以上長勢介紹可見一斑。

⒌王錦蛇的飼養密度及進食情況怎樣?王錦蛇的平均飼養密度宜在每平方米7~10條500克左右的。若投放的體型較大一些,每平方米可以減少2~4條;在立體養殖條件下,每平方米可放養15~25條。剛投入蛇場的王錦蛇,因對新環境不熟悉,短時間內難以適應,膽子會變得很小,有的竟白天躲在窩裏,只有晚上才會出來覓食,待時間久了白天才敢出來活動(約5~10天左右)。但絕大多數王錦蛇膽大,不怕人,即使有人在旁邊也不妨礙它吞食。王錦蛇的食量較其他蛇類大些,一條重約1000~1400克左右的,一次能連吞1~2只蟾蜍或2~3只小雞雛,飽食一次後便爬回蛇窩靜卧,消化時間約需7~15天。如有條件者,最好定期投放一些飼料蛇,以滿足其食蛇所好,避免殘食同類。另外,王錦蛇也食雞蛋或鵪鶉蛋,不妨在食物缺乏時投喂一些,以解燃眉之急。

⒍王錦蛇有何繁殖特徵?王錦蛇為孿生繁殖,每年的6月底~7月中旬為產卵高峯期,每次產卵5~15枚不等。剛產下的卵表面有黏液,常常幾個粘連在一起。掰開卵會發現,卵內沒有卵黃和卵白之分,均是淡黃色的膠狀物質。王錦蛇的卵較大,呈圓形或橢圓形,卵為乳白色,每卵重約40~55克,卵小者也有30~38克,孵化期長達40~45天左右。據觀察,王錦蛇產卵後盤伏於卵上,似有護卵行為。但人工養殖王錦蛇,重視的還是人工孵化。王錦蛇孵卵技術同其他蛇類一樣,只是孵化天數不同而已。人工孵化王錦蛇卵,大多采用缸孵法。蛇卵孵化的最佳温度為20~30℃。如果温度過低,孵化時間將會延長;温度偏高,雖可以縮短孵化期,但容易形成畸形的幼蛇。

⒎幼蛇與成蛇有何不同?剛出殼的幼蛇體長在25~35釐米之間,個別大者可達35~45釐米,體色較淺,頭部無“王”字形斑紋,往往使人誤認為是其他蛇種。幼蛇枕部具有2條短的黑縱紋,體背呈淺茶褐色,有不規則的細小黑斑紋;尾背有2條細黑縱紋直達尾端;體後段及尾部兩側各有1條黑色點狀斑紋;腹面為淺紅色,腹鱗兩側具有黑色點狀斑。從以上介紹不難看出,從幼蛇的花紋及顏色上根本找不到成蛇的模樣,差別之大,令初養者很難相信這就是王錦蛇幼蛇,這種現象在眾多蛇類中也是十分少見的。

⒏怎樣飼養幼蛇?幼蛇在出殼後的7~10天即蜕第一次皮。對幼蛇的人工飼養,有條件的養蛇户(場)可採取早期灌喂,後期投活餌的交叉方式。在人工灌喂時,開始只餵給鮮蛋液,以後在蛋液中酌加一些搗成肉泥狀的小昆蟲,如蛐蛐、螞蚱、黃粉蟲、蠅蛆等,為以後讓幼蛇主動捕食動物性活飼料打下基礎。期間還可投喂一些活體的小水蛇、泥鰍、蛐蛐、蝗蟲、螞蚱等,共幼蛇自動捕食。投餌時間均以幼蛇在24小時內吃完為準,到時將未食或被幼蛇咬死的食物全部清除出來。平時不要零星投放,以此掉起幼蛇的胃口,培養其按時攝食的良好習慣,刺激它主動捕食的慾望,為以後正常飼養奠定基礎。

⒐幼蛇的投餌週期怎樣計算?通常情況下,幼蛇一旦主動捕食飽餐一頓後,在5天內不需再次投餌,應在第5~7天后開始投餌,以後每隔一週左右投餌一次。這種投餌頻率可至冬眠前的週期不變。但餌料的個體可以逐漸加大,且投餌數量一定要達到幼蛇數量的4~5倍,要定期投放小於幼蛇體的飼料蛇,使其從小養成不殘食同類的好習慣。

⒑幼蛇所需的温度怎樣掌握?一般情況下,幼蛇同成蛇所需的適宜温度基本上差不多的,但幼蛇對温度的適應範圍應略高一些。幼蛇出殼時正值8~9月份,周圍的自然環境温度均能滿足其生活、生長的要求。若温度低於20℃時,應採取保暖或升温措施;若温度高於35℃或連續數日高於32℃,應採取遮陽或降温措施。因幼蛇最適宜的飼養環境温度為23~28℃,短時間的低温或高温對幼蛇並無多大妨礙,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放任不管。

⒒幼蛇所需的温度怎樣控制?對幼蛇來説,飼養場地的環境相對温度保持在40%~50%較為適宜。當幼蛇進入蜕皮階段,對環境濕度的需求要高一些,應保持在50%~70%。若環境濕度過低,氣候乾燥不利於幼蛇蜕皮,往往由於蜕不下皮而造成死亡。但環境濕度也不宜過大,一般以不超過75%為宜。雖然短時間的高温對幼蛇沒多大影響,但時間久了幼蛇易的黴斑病。在空氣不流通的情況下,幼蛇易患肺炎,因此,要加強通風,保持飼養場地空氣清新。

⒓幼蛇冬養應該注意什麼?為了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或志在掌握反季節養殖幼蛇的新技術,進一步奠定大規模飼養蛇類的基礎,有條件的蛇場往往打破幼蛇冬眠期,使其儘快生長。因王錦蛇的耐寒能力比較強,加之食物來源廣、養殖可塑性強和冬季價高等優點,是人們率先將王錦蛇幼蛇列入冬養範圍的主要蛇類之一。但這得注意的是,打破幼蛇冬眠期,需採取逐步打破的方法比較穩妥。具體的操作方法是,可採取當年深秋晚10日降温,使幼蛇晚10日進入冬眠;來年春天採用早10~15天升温,迫使幼蛇早出蟄。切不可一下子就打破幼蛇冬眠的習慣,畢竟幼蛇不同於成蛇,耐受能力並不是太理想。盲目限制其冬眠時間,容易使它的正常生長規律陷於臨時性的混亂,不利於幼蛇的正常所需。如果按照逐年縮短幼蛇的冬眠時間,讓其有一定的適應性,才能達到安全打破幼蛇冬眠,延長其生長時間、縮短育成周期的目的。地處長江以南的養蛇場(户),由於冬眠時間較短,對其影響不算太大。凡是能夠達到飼養條件的,不妨乾脆讓幼蛇不冬眠。

⒔幼蛇冬養的食物怎樣解決?有人認為,第一年的幼蛇因沒有冬眠的適應性,可直接進行冬養。即在保證幼蛇所需的温、濕度條件能夠達到、食源可以保證的情況下方可對幼蛇實施冬養。同時,為了適時得到充足的活體小動物,不妨自己培育或暫養(存)蚯蚓、蟋蟀、小白鼠、泥鰍、小雜魚等活餌,還可用自養的鵪鶉、鷓鴣的蛋來喂幼蛇。必要時,可人工灌喂一些高營養的流體飼料。小白鼠的繁殖能力很強,並且容易飼養,可以適當引種,待繁育後再飼餵幼蛇。另外,暖房繁殖蟋蟀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在閒置的暖房內放置一些麩皮、果皮和菜葉,在堆放一些磚頭或瓦片,把捉到的常在灶房角落中出現的“家蟋蟀”放入,過些時候就會大量繁殖,到時可定期捉來投喂幼蛇。

⒕用蛇箱冬養幼蛇應注意什麼?如果想用蛇箱少量試驗冬養幼蛇的話,可以採用在蛇箱內的頂部吊掛1~3只60~100瓦白熾燈泡的方法來增温。但是,燈泡的外面一定要加罩,使幼蛇無法直接接觸到燈泡。對於在面積稍小的蛇房內採取箱養活池養,可採取土暖氣、暖氣、電爐加文等方式,有條件者用空調控制温度當然最理想不過,但不宜採用明火(爐火或柴火)直接烘烤加温,慎防濃煙將幼蛇嗆死。

在幼蛇的冬養期間,除了維持正常的温、濕度外,還要定期檢查幼蛇的健康情況或病害情況,發現問題及早解決。如遇不能維持正常養殖的意外情況,應及早終止幼蛇冬養,讓其進入冬眠狀態。

⒖散養幼蛇應注意什麼?我國長江以南的廣大地區,由於氣候適宜、環境濕潤、食餌相對北方來説豐富得多,加之幼蛇冬眠也比北方晚得多,故比較適宜散養或半散養。對於採取散養或半散養形式的幼蛇來説,最好採用集中在運動場或固定場所定時定點投餌的方法,這樣久而久之後,幼蛇便也習慣了這種方式。尤其是以投喂死飼為主,如泥鰍、小雜魚或鵪鶉蛋等,更應注意投喂地點。屆時應徹底清除餵食的投飼物,以防止腐敗變質引發細菌蔓延,直接危及幼蛇的健康。若在採光條件好的室內散養幼蛇,除做好防逃工作外,還應將幼蛇的窩和洞壘造好,讓幼蛇有個既理想又安全的棲息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