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黑木耳段木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 閲讀(3.03W)
黑木耳段木高產栽培技術

黑木耳屬於木腐菌類,不能象植物那樣自己製造營養,生長髮育所需的碳源和氮源完全依靠菌絲體分泌胞外酶分解基質而獲得。黑木耳在自然情況下能耐-40℃的嚴寒;夏季36℃以上的酷暑對其生長極為不利。黑木耳是一種好氣性菌,菌絲體生長髮育過程中對氧氣量的需求是非常大的;又因子實體是一種膠質菌,能從自然環境中吸收大量的水分來維持其生命,木耳內的含水量過大會因通氣性農業知識不良而使菌絲體的生長髮育受到抑制。所以黑木耳是一種怕澇、不怕旱的真菌。知道了黑木耳的特性,在栽培黑木耳時就可以根據需要,有針對性地採取措施,以求獲得最佳效益。

1場地的設置

1.1耳場的選擇

耳場應選擇在避風向陽、小氣候温暖、晝夜温差小、空氣濕潤、日照充足、靠近水源且又不受水害的沙質地面或平坦草地,栽培量較大的耳場還要考慮到交通條件。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的地塊不宜做耳場。

1.2耳場的建立

選好場地後,要做好計劃,視耳木量的多少對場地進行清理、平整並搞好消毒。根據我們多年的研究,架式栽培通常每立方米耳木佔地30~50平方米。

2耳木的準備

2.1栽培樹種及木質的選擇

闊葉樹的木材在人工條件下都可以生產出黑木耳,但有些樹種因經濟價值太低,不宜做生產樹種推廣。在遼寧東部地區,常用的樹種有千金榆、胡桃楸及殼鬥科的櫟類樹種等。研究證明,邊材厚度低於0.8cm的木材不宜用做耳木。木材的徑級在6~12cm、土質較肥沃的地塊上生長的木材是理想的耳木。

2.2耳木的採伐及處理

耳木的採伐時間應在土地封凍後至樹液流動前的冬季採伐,其他時間採伐的耳木易造成樹皮脱落而降低產耳量。採伐後要及時打枝截段。打枝時的切面與樹木徑向呈90°角,儘量減少耳木的創傷面,並要保留0.1cm左右的支座。截段的長度應在1.2cm左右,截段的耳木應及時運到耳場晾曬。

3耳木接種

耳木接種是人工栽培黑木耳的一道重要工序。接種成活率高,可在不加任何成本的條件下獲得較高的產耳量,反之則造成栽培失敗。

3.1接種前首先要準備好菌種

優質的黑木耳菌種是獲得黑木耳高產的首要條件。菌絲要粗壯密集、抗逆性強、上下潔白一體、菌種瓶內壁附有無色透明的水珠、無收縮現象;嗅其有蘑菇清香的菌種為優。

購回菌種後不能馬上接種時,菌種應放在陰涼、乾淨、無異味的環境內。存放處的温度應在3~5℃,濕度應在65%~75%。一定不能與化肥、農藥混放。

3.2接種時間的確定

根據我們試驗得出的結論,接種最適時間在當地自然氣温平均穩定在5~8℃時最適。温度過低或過高對菌種的成活率都有影響。在遼寧東部,接種時間在3月15日至4月5日為最佳。

3.3接種

就近把菌種施入木段內。我們常用的方法是先在耳木上打穴,把菌種施入穴內。用一定的材料將穴口封住即可。

3.4打穴密度

以4.2~4.7×(7~9)cm為最佳。根據耳木材質而定,材質堅硬的可適當密些。

3.5打穴深度

根據耳木材質的堅硬程度而定,一般1.0~1.5cm的穴深較適宜。耳穴深度不宜超過邊材的厚度,但也不能淺於1.0cm,過淺會因施菌量少而影響成活率。

3.6施菌與封穴

打好穴的木段儘量少與地面接觸,以保持穴內乾淨,最好是隨打穴、隨施菌、隨封穴。施菌時,要把菌種掰成塊後施入穴內,並用與穴徑相同的工具將菌種送入穴中,一定要讓菌種與耳穴的底部緊密接觸,以保證菌種能充分利用耳木中的水分。施菌的高度與耳木的木質部相平,留出耳木的樹皮部分以便封穴。封穴的材料很多,如木塞、玉米芯、石蠟、黃泥等,無論用什麼材料都要經過消毒處理後方可使用。封穴時一定要封平、封嚴。

總之,整個施菌過程中一定要保持環境衞生、工序緊湊,當天打完穴的木段當天一定要接完種,封好穴。

4耳木接種後的管理技術

菌絲

體在整個生長髮育過程中主要受三大因素的制約,即温度、濕度和氧氣量。

4.1温度

黑木耳菌絲體生長的最適温度為22~32℃。低於14℃時生長緩慢,而低於5℃時則停止生長,長時間超過36℃時菌絲體就會死亡。

4.2濕度

黑木耳菌絲的最佳濕度為70%~80%。接種後第2周菌種自身的含水量完全可以滿足菌絲體生長的需求,所以不需再補水。第3周開始可因環境條件的變化,如温度上升、風速等變化使水分蒸發,應每隔3~5天補水1次,保持耳木含水量達到35%以上,並保持耳木表面的樹皮無水跡,以防雜菌滋生。

4.3空氣

黑木耳菌是好氣性真菌,它的生命活動中需吸收大量氧氣,接種10天后,可根據環境條件的變化經常對耳木進行翻倒,直至耳木上見到子實體為止。以堆垛發菌為例,當垛表層温度在20℃時,垛低層的温度卻只有了℃左右。但這對垛底層的濕度卻遠高於垛表層,所以每隔7~10天應結合補水倒垛1次,這樣既能保證耳木對氧氣的需要,又可調節耳木間的温、濕度。

5產耳期的管理

菌絲體發育到一定程度,體內積累了大量的營養,便由營養生長階段轉向生殖生長階段。這階段的管理,温度不再是主要因素,而濕度和氧氣則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5.1前期

當耳木上出現30%左右的耳芽時,耳木就應轉移至耳場地,這時耳木內菌絲體的營養蓄積量並不十分充足,所以不能經常補水,防止出現耳木含水量過大和通氣不良的現象(如果是這樣,就會產生大量的流耳)。正常的管理方法:視天氣情況,每隔5~7天澆1次透水(是指耳木完全吸足水分而言),逐漸降至每隔1~2天澆1.次透水,最後達到每天澆水1次。澆水的時間應在每天傍晚進行。除此之外,還要經常對耳木進行掉頭、轉面,以調節耳木內的温、濕度。

5.2中、後期

每採1茬耳之後,菌絲體都處於營養缺乏和衰弱狀態。耳木內含水量已處於飽和狀態,耳木的通氣性非常差,應及時對耳木進行晾曬。晾曬的時間可根據耳木的含水量而定,一般為10~20天。當耳木含水量降至35%左右時,就可恢復到前期管理的澆水過程,進行下1茬耳的生產。

5.3黑木耳的採摘

當黑木耳的子實體邊緣出現皺褶、耳梗收縮,耳片腹部出現大量的白色孢子粉時就標誌着耳片發育成熟,應及時採收。採收前應及時停水曬段,使木耳在段木上曬乾之後再採收(儘量不採鮮耳)。春耳和秋耳的採收,可採大留小,伏耳要大小一起採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