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燈蛾 | 附具體介紹

科普 閲讀(2.5W)

形態特徵:體、翅白色,前翅前緣及頸板端緣紅色,腹部背面除基節及肛毛簇外橙黃色,並有黑色橫帶。幼蟲頭黃褐色,胴部深褐或黑色。燈蛾卵半球形,有光澤。

發生規律:一年發生2~6代,以蛹越冬

防治方法:清除田間殘枝落葉,及時深翻土地,適時進行生物防治和藥劑防治。

分佈地: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燈蛾,附具體介紹

一、燈蛾

燈蛾,又稱為飛蛾、火花、慕光、撲燈蛾等,為鱗翅目燈蛾科的通稱,全世界有4000餘種,多分佈於熱帶和亞熱帶地區,除苔蛾幼蟲多以地衣苔蘚為食外,絕大多數燈蛾幼蟲為多食性。比較重要的燈蛾有危害玉米、穀子、高粱、棉花等的紅緣燈蛾、塵污燈蛾,危害桑、茶、柑橘等的人紋污燈蛾、黑條灰燈蛾、八點灰燈蛾,危害森林的花布燈蛾、褐點粉燈蛾,危害綠肥作物的紋散燈蛾等。

二、形態特徵

1、成蟲:成蟲體長18~20毫米,翅展46~64毫米。體、翅白色,前翅的前緣和頸板端緣是紅色的,腹部的背面除了基節和肛毛簇以外是橙色的,並且有黑色的橫帶。側面有黑縱帶,亞側面1排黑點,腹面白色。觸角呈絲狀黑色。前翅中室上角常有黑點,後翅橫脈紋常為黑色新月形紋,亞端點為黑色1~4個或無。

2、幼蟲:幼蟲體長40毫米左右,頭黃褐色,身體深褐色或黑色,全身披紅褐色或黑色長毛,胸足黑色,腹足紅色。體側有1列紅點,背線、亞背線、氣門下線由1列黑點構成,氣門是紅色的。幼齡幼蟲的體色是黃色的。

3、卵:燈蛾卵半球形,直徑0.79毫米,卵殼表面從上到周邊有放射線縱紋,初產黃白色,有光澤,漸漸變成灰黃色至暗灰色。

4、蛹:燈蛾蛹長22~26毫米,胸寬9~10毫米,黑褐色,有光澤,臀刺10根。

三、發生規律

人紋污燈蛾每年發生2~6代,以蛹越冬,中國北方第1代成蟲5月羽化,第2代成蟲7~8月羽化。八點灰燈蛾以幼蟲越冬,第1代成蟲在第2年的2月羽化,3月上旬產卵,第2代在5月中旬羽化。每雌可產卵400粒左右,初孵幼蟲羣生活在葉背面,食害葉肉,3齡以後分散為害。

四、防治方法

1、農業防治:清除田間殘枝落葉,及時深翻土地,減少蟲源。

2、生物防治:用Bt乳劑或青蟲菌500克加水750公斤噴霧,加0.1%的洗衣粉和少量殺蟲劑,效果更好。

3、藥劑防治:2.5%敵殺死乳油2000~3000倍液,或5%來福靈乳油,或2.5%功夫乳油2000~3000倍液,或25%殺蟲雙乳油500倍液,或5%抑太保乳油2000倍液,或24%萬靈水劑1000倍液,或50%抗蟲922乳油500~800倍液,或10%除盡乳油2300~4500倍液。注意要交替使用,隔7~15天噴1次,前密後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