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節氣>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節氣 閲讀(5.65K)

立秋就預示着秋天的到來,告別的炎熱的夏季,從這個時候開始,天氣會逐漸變涼。我國自古都是比較注重立秋這個節氣的,有很多關於這個時間的習俗,有些甚至一直到今天還在沿用。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立秋節氣的由來

每年8月7日或8日視太陽到達黃經135°時為立秋。立秋的“立”是開始的意思,“秋”是指莊稼成熟的時期。立秋表示暑去涼來,秋天開始之意。是一個反映季節的節氣。

據《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立秋不僅預示着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秋天即將來臨。也表示草木開始結果孕子,收穫季節到了。此時我國中部地區早稻收割,晚稻移栽,大秋作物進入重要生長髮育時期。古人把立秋當作夏秋之交的重要時刻,一直很重視這個節氣。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第2張

立秋有哪些習俗

1、貼秋膘。民間流行在立秋這天稱體重,並和立夏時體重對比。秋風一起,胃口大開,就想吃點兒好的,補償夏天的損失。補的辦法就是“貼秋膘”:吃味厚的美食佳餚,當然首選吃肉,所謂“以肉貼膘”。

2、稱水。舊時,老百姓分別在立秋前後用同樣大小的容器裝滿水,然後稱重。如果立秋前的水重,就表明伏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少;如果立秋後的水重,那麼秋天雨水就多,有可能形成秋澇。

3、啃秋。啃秋,又稱咬秋,漢族歲時風俗。即立秋日吃瓜。天津講究在立秋這天吃西瓜或香瓜,稱“咬秋”,寓意炎炎夏日,酷熱難熬,時逢立秋,將其咬住。江蘇等地也在立秋這天吃西瓜以“咬秋”,據説可以不生秋痱子。在浙江等地,立秋日取西瓜和燒酒同食,民間認為可以防瘧疾。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第3張

4、吃“渣”。山東、四川等地區流行立秋吃“渣”——一種用豆末和青菜做成的小豆腐,並有“吃了立秋的渣,大人孩子不嘔也不拉”的俗語。

5、秋忙會。秋忙會是立秋習俗之一,一般在農曆七八月份舉行,是為了迎接秋忙而做準備的經營貿易大會,其目的是為了交流生產工具,變賣牲口,交換糧食以及生活用品等。

6、秋社。秋社也是立秋習俗之一,秋社原是秋季祭祀土地神的日子,始於漢代,後世將秋社定在立秋後第五個戊日,此時收穫已畢,官府與民間皆於此日祭神答謝。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第4張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2018年立秋是2018年8月7日21時30分34秒。立秋是一年中的第十三個節氣,在每年8月8日或9日到來,此時北斗指向西南。太陽黃經為135°。從這一天起秋天開始,秋高氣爽,月明風清。此後,氣温由最熱逐漸下降。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第5張

立秋吃什麼

1、中醫認為,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秋季是適宜進補的季節。但是,進補也應注意不要無病進補和虛實不分濫補。中醫的治療原則是虛者補之,不是虛症病人不宜用補藥。虛病有陰虛、陽虛、氣虛、血虛之分,對症服藥才能補益身體,否則適得其反:還要注意進補適量,忌以藥代食,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以滋陰潤燥為主。

2、具體包括如烏骨雞、豬肺、龜肉、燕窩、銀耳、蜂蜜、芝麻、豆漿、藕、核桃、薏苡仁、花生、鴨蛋、菠菜、梨等,這些事物與其他有益食物或中藥配伍,功效會更加明顯。

3、此外,在民間有“秋瓜壞肚”的説法,我們平時所吃的瓜類多屬陰寒性質,吃多了會損傷脾胃,引發胃腸道疾患。因此要適可而止。但一些水果卻可以適量多吃。梨可潤肺,能夠消痰止咳,是秋天最提倡吃的水果。

4、蘋果富含多種維生素和鉀,不但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有益,還可止瀉。龍眼有滋補、強壯、安神、補血等作用,對夜間失眠的老人尤為適宜。葡萄可以預防疲勞,有益氣、補血、利筋骨、健胃、利尿等作用。

立秋節氣的由來 立秋有哪些習俗 立秋是什麼時候(幾月) 第6張

立秋的時間每年都會有一點區別,大概會在八九月份的時候。立秋之後,人們就要開始忙着貼秋膘了,這樣是為了補償因夏天胃口不好所造成的損失。一般以肉為主,還需要多吃一些秋天特色水果相搭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