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養殖技術>

養殖孔雀暴發空腸彎曲桿菌的診治

養殖技術 閲讀(2.47W)

孔雀彎曲桿菌病是由彎曲桿菌感染所引起的雛孔雀和成年孔雀的一種細菌性傳染病。本病一般呈慢性經過,急性病例報道較少。2004年6月,郯城縣某特種飼養專業户飼養的200羽30日齡左右雛藍孔雀暴發了主要以腹水、肝臟腫大為特徵的病例,據統計發病率為26.7%,死亡率9.8%。經臨牀觀察、實驗室診斷,最後確診為空腸彎曲桿菌感染,並採取中、西醫結合防治措施控制病情,現將診斷與治療情況報告如下。

養殖孔雀暴發空腸彎曲桿菌的診治

1流行情況

據飼養員和技術員介紹:飼養的雛孔雀為本場自己孵化的,出雛後生長狀況良好;25日齡以後發現有腹水現象,最初認為是大腸桿菌病,使用多種藥物拌料和飲水,不但症狀沒有減輕,反而發病數量迅速增多;30日齡左右達到發病高峯,並不斷出現死亡現象。

2臨牀症狀及剖檢變化

病雛精神倦怠、沉鬱、對外界反應不敏感;嚴重者呆立、縮頸、閉眼,食慾減少,病初拉稀,有飲水欲,肛門周圍沾滿含有膿汁的稀便。有的拉紅色稀便,腹部明顯增大,冠蒼白,部分孔雀出現急性死亡,臨死前呈昏睡狀態或游泳狀。有的病孔雀轉為慢性,表現精神萎頓,冠發白、乾燥、萎縮,可見鱗片狀皮屑,逐漸消瘦,飼料消耗減少。剖檢具有代表性的病死孔雀9只,發現大部分屍體腹腔有大量腹水,肝腫大呈紅褐色,有大小不等的黃色壞死灶,肝表面有不同程度的出血點或散在的灰白色針尖大小壞死點。有的肺淤血,2例肺萎縮,1例肺水腫;有的脾腫大,個別有出血點。肌胃、腺胃及空腸粘膜有不同程度出血、淤血。十二指腸、特別是直腸部位嚴重出血及卡他性腸炎。膽囊腫大,色澤呈黃綠色。腎腫大而色淡,心肌有黃色壞死灶。

3實驗室診斷

3.1病料塗片鏡檢取病死孔雀心血、膽汁、肝觸片革蘭氏染色鏡檢,可看到革蘭氏陰性,呈海鷗形、S形、弧形及螺旋形。

3.2病原菌分離培養無菌採取病死孔雀的肝、膽汁,分別劃線接種在鮮血瓊脂培養基上,置10%二氧化碳培養罐中42℃培養24~48小時後,培養基表面長出針尖大小、圓形、光滑、不溶血、微突、幾乎完全透明的小菌落。挑選上述單個菌落進行純培養,用純培養菌的液體培養物接種8日齡的雞胚卵黃囊內,每枚胚接種0.2mL,共接種16枚,將接種後24小時內死亡胚3枚棄掉。24~72小時死亡6枚,其餘7枚72~120小時死亡。剖檢雞胚可見皮膚體表出血、肝臟壞死。收集死亡雞胚的尿囊液、卵黃,塗片染色鏡檢結果,其形態與“3.1”所述相同;同一滴尿囊液懸液放在載玻片上,暗視野下觀察,見菌體呈螺旋狀運動;採用鞭毛染色鏡檢,可見到菌體一端有鞭毛。

3.3生化試驗將細菌的純培養物置於低氧(5%)條件下進行生化反應,發現本菌不發酵葡萄糖、果糖、蔗糖等碳水化合物;靛基質、V.P、M.R.H2S、尿素、枸櫞酸鈉鹽、丙二酸鹽、明膠等均為陰性;氧化酶、過氧化氫酶試驗陽性;硝酸鹽還原陽性。基本符合空腸彎曲桿菌生化特性。

3.4動物迴歸實驗無菌取上述尿囊液及病孔雀肝、膽汁、脾研磨後,1∶5生理鹽水稀釋成的懸液,各口服接種28日齡健康雛孔雀2只,結果24小時內全發病,1周內2只死亡,剖檢病變、鏡檢等與前述患病孔雀相同。

綜合診斷:通過以上臨牀檢查、實驗室檢驗、動物實驗等手段,確診為雛孔雀的空腸彎曲桿菌感染,由於當時條件所限,沒有鑑定其血清型。

3.5藥敏試驗採用常規紙片法對12種抗生素進行藥物敏感試驗,結果發現該菌對氨苄青黴素、紅黴素、硫酸鏈黴素、磺胺二甲嘧啶敏感,抑菌圈在15mm以上;其它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藥性。

4綜合防治措施

4.1隔離、消毒,加強衞生管理對病孔雀嚴格隔離飼養,孔雀舍由原來1周消毒1次,改為1天帶孔雀消毒1次;藥物用3%次氯酸、3%過氧乙酸和2%百毒殺交替消毒。環境用3%的熱鹼水1~2天消毒1次;水槽、食槽每天用消毒液清洗1次;糞便污物集中作無害化處理;病死孔雀消毒後深埋處理;同時加強飼養管理,提高孔雀羣的抵抗力。

4.2預防性用藥為預防疾病繼續流行,對假定健康孔雀羣全羣在每噸飼料中拌入500g強力黴素飼餵5~7天,經用藥後無新的病例發生。

4.3治療對發病嚴重的孔雀舍,每隻孔雀肌肉注射氨苄青黴素10mg,3~5天為1個療程;同時用氯黴素水溶液飲用7天。在每噸飼料中拌入500g強力黴素飼餵5天后,改用氯黴素飲水5天。

配合使用中藥。熟地、當歸、白菊花、枸杞子各100g,柴胡、青葙子、草決明、車前子、黃芩、茺蔚子各70g,水煎,供100只雛孔雀內服,每天1劑,連用5~10天。

經治療,5天后病情逐漸好轉,除個別嚴重病例不能控制死亡外,其餘的10天基本恢復正常。

5小結

5.1經流行病學、臨牀和病理檢驗、病原分離鑑定確定,孔雀暴發的傳染病是由空腸彎曲桿菌感染所致。

5.2治療本病應採取綜合措施。藥物選用以藥物敏感試驗為基礎。從這次藥敏試驗結果看,空腸彎曲桿菌對許多抗生素都有不同程度的抗藥性,可能是由於養殖場長期用藥不科學、不合理造成空腸彎曲桿菌對一些抗生素產生耐藥性有關,導致被感染後先期治療效果較差的原因。所以在診斷該病時,應取樣進行細菌培養、鑑定,對病原菌做藥敏試驗,選用特效藥物或聯合用藥,有顯著的治療效果。

5.3空腸彎曲桿菌是人畜共患病,多種動物都攜帶此菌,它是一種條件病原菌,當動物受到應激時(如突然換料、寒冷刺激、空氣污濁、感冒等),抵抗力下降,可誘發本病。本次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飼養管理疏忽,當時連降幾天小雨,空氣潮濕,温度降低,沒能及時採取措施,使部分雛孔雀受涼感冒,機體免疫力下降,從而使空腸彎曲桿菌趁機在雛孔雀體內大量繁殖所致。預防本病發生的主要措施:①加強平時飼養管理,提高孔雀羣抵抗力;②注意衞生防疫工作,杜絕疾病傳播;③合理科學地使用抗生素,避免或減輕細菌產生耐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