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早上市、效益高的桃樹高密度栽培技術

科普 閲讀(1.04W)
早上市、效益高的桃樹高密度栽培技術

近年來高密度栽培桃樹是大多數休閒農莊及果園的選擇,桃樹具有投產早、見效快、觀賞價值高、食用價值高等特點。下面來談談桃樹高密度栽培技術。

桃樹栽培密度總的趨勢是逐漸由稀植向密植髮展,不僅提高產量品質還便於管理。國外桃樹採用矮化砧栽植,密度達1500株/畝,5年生產量達2500千克/畝左右。為了促進桃樹生產的進一步發展,經多年研究試種,設計了直播座地苗建園、不定幹、單幹雙向傾斜式整形、高密度(1212株/畝)栽植新型模式,並創出了配套栽培技術。

1、直接播種建園

春季選擇土層深厚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塊建園,不重茬,上茬未施用過含氯肥料。桃樹播種前清除地面附着物,深翻土壤,全園深翻達50釐米。行株距1.8米×0.6米,順南北行向挖定植播種溝,施足底肥,按定植株間距播種。基肥深施,施用有機肥2.5噸/畝、複合肥50千克/畝,混合後撒施於定植溝然後澆水。有機肥製備:一種方法是用沼液或沼渣作有機肥,施用前在沼液或沼渣中摻入35%的秸稈或雜草、1.5%的硫酸鉀、2.5%的過磷酸鈣、15%的熟土,摻合後均勻堆放,外糊一層薄稀泥堆漚40~60天,使有機質融合充分腐熟。二是用秸稈堆漚,在下面鋪一層麥秸稈、稻草、雜草、玉米秸稈,在上面鋪一層雞糞、豬羊糞或人糞尿等,就這樣一層一層堆好,然後用稀泥土或塑料膜密封,經2個月左右的高温發酵而成為腐熟的有機肥,注意要在8月以前堆漚完成。8月中下旬進行芽接,品種選擇應滿足以下條件:一是容易形成花芽;二是樹體生長快;三是坐果率高。主栽品種為新蕾、早花露,授粉品種為雨花露。當年間作棉花、辣椒,秋後售出一部分過密的半成苗,除建成桃園外還獲得了每畝800元以上的收入。

2、芽苗促旺成花

在芽苗直徑0.8釐米以上即可剪砧,成苗不需要定幹。桃樹的成長和形成開花結果是分別在兩年之間完成的,前一年營養狀況的高低不但影響當年的產量和品質,而且對桃樹的開花結果有着直接的影響。在桃樹萌動的最初幾個月,主要是利用樹木體內儲藏的營養。因此前一年秋天桃樹體內吸收積累的養分多少對果樹的分化和第二年開花結果影響非常大。所以收穫之後仍要加強管理。桃苗具有在旺長基礎上易於成花的生理特性,因此芽苗最宜採取促旺管理,在加強土、肥、水、病蟲防治等管理的基礎上,要求秋後苗高達2米左右,基徑達2釐米以上,成苗即可形成花芽。高密度主幹形桃樹一般要求主幹高50釐米,樹高2.0~2.5米,冠徑1.3~1.5米,一般結果枝組25~30個,結果枝組按管徑輪生向上排列,中心干與結果枝組的枝粗比為2∶1,下面的結果枝組比上面的結果枝組長,上、下結果枝組與中心乾的着生角度分別為70°~80°、80°~90°。在成苗期的當年間作小麥及藥材,平均畝收入達900元。

3、成苗期有產量

桃樹喜光,結果早、衰弱快、壽命短,一般2~3年結果,5~15年為盛果期。試驗園落葉以前為成苗期(按苗發育相當於未出園成苗),這個時期樹體已具備單幹傾斜所要求的架構,因此主要採取整體傾斜拉枝開角並用生長調節劑抑長促成花措施。

整形。單幹雙向傾斜式樹形是高密高產栽培的一大特點,因早期花芽多在樹體上層形成,採取不定幹措施是成苗期有產的基本保證,雙向傾斜拉枝是高密植整體結構合理的關鍵措施。做法是將每行內的奇數單株、偶數單株分別向相反的兩側拉開70°左右的角度,使每行整體結構呈開心形,這樣每側間距成為定植株間距的2倍,可以有效地容納大量中、短果枝。拉枝後樹高達1.5米左右。幼樹修剪按照高密度主幹桃樹的樹形要求制定修剪措施,分為夏季修剪和冬季修剪。夏季修剪就是生長期修剪,當新梢長到5釐米左右時開始抹芽、除梢,新梢長至30釐米左右時進行摘心,留25釐米左右,二次梢長至30釐米時再摘心促發三次梢,同時嚴格控制徒長枝、背上枝、競爭枝。落葉後至第2年萌芽前進行冬季修剪,只疏、放不短截,也就是留下足夠的花芽疏除其他枝條。對背上直立枝進行疏剪或手工修整,結合使用生長調節劑控制,本年度整形此時基本完成。

生長調控。控長促花使用多效唑及稀土微肥是高密度栽培取得成功的一項“絕招”,是早期豐產的關鍵措施。在3月中旬花芽萌動期,在桃樹兩側土壤中混施15%多效唑1000克,在初花期噴施0.2%硼酸水溶液,6、7月每月噴35%稀士微肥850倍液各1次,萌芽後結合灌水追施氮肥1次,在果實膨大期施0.2%~0.3%硝酸鈣,可以提高果實的硬度,減少果實及果實皮縫合線軟化果的數量,提高果實等級。這些綜合性的基礎工作是桃園提早收穫高產的必要技術手段。

加強病蟲害防治。高密栽培植株矮小緊湊,枝葉密集是其本身具有的特性之一,同時也很容易受到病蟲的危害,所以對各種病蟲害必須在早期嚴加防範,以保護葉片及各器官的正常發育。桃樹病害主要有桃瘡痂病、流膠病、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蟲害主要有金龜子、桃蚜、象鼻蟲、各種蟎類及梨小食心蟲等。桃樹病蟲害防治採取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在栽培管理的同時注意查病查蟲,普治與挑治相結合,保持樹勢的穩定生長。桃樹萌芽前噴施1次45%石硫合劑晶體30倍液或1∶1∶100倍的波爾多液。萌芽後10天開始噴施“乙蒜素”1500~2000倍液,隔10天1次,與12.5%晴菌唑1500倍液或70%甲基託布津600倍液交替使用,噴施2~3次可起到全面殺菌的作用。也可根據病害發生情況在發病後及時噴藥,控制病情減少危害程度。開花後到落葉前及時對症噴藥防治病蟲害。成苗期尚有行間空地可利用間作薯類,畝產500千克。

1年生樹生長情況。本年度落葉後樹體達1年生。平均單株枝量達15個,畝枝量達1400個,平均單株花芽量達200個,當年產果400千克。

4、2年生樹開始提高產量

樹齡達1年生後開始進入初盛果期,平均單株產量為4千克,平均畝產達1500千克。該年桃樹管理及生長情況如下:

修剪。冬剪以疏為主疏剪去掉直立枝、部分下垂枝、重疊交叉枝,對部分長果枝剪留1~2個芽位作預備枝,要求單枝基部間距大於10釐米,梢頭間距大於15釐米。

施肥。本年度基肥施於每行樹的兩側,平均每畝施有機肥4立方米。追肥:於萌芽期及落花後各施1次氮肥。果實膨大期噴施500毫克/千克稀土微肥1次。

疏花芽。高密度栽培花量非常大,而且很容易過量坐果,因此應嚴格疏除花芽,其標準就是短果枝留1個花芽,中果枝留3個花芽,長果枝留5個花芽,芽位要岔開,疏花芽要去小留大,儘量留兩側的花,不留枝縫隙中的花。

噴藥。冬剪後發芽前噴石硫合劑1次,落花後防治蚜蟲1次,採果後噴保葉藥2次,5月底對旺樹旺枝加噴1000毫克/千克多效唑1次,控制營養生長過快。

2年生樹土長情況。落葉後達2年生,平均單株枝量達200個,畝枝量達250000個,為下一年創高產打下了堅實基礎。

2年生樹創高產。採收期測產,平均株產達2千克,摺合畝產3500千克,與小密度的產量比為3.38∶1。從單株上看是小密度的3倍,從枝量上看為一般的3.46倍,從產量上看為一般的3.38倍,試驗看出單位面積株數增加的倍數趨向於枝量及產量增加倍數的平方值。由此可見大幅度地提高密度是成倍地提高產量的最有效途徑。從單株枝量上看高密度是低密度的38%,從單株產量上看高密度是低密度的37%,可見單位面積株數增加3倍時,單株枝量和產量下降約40%,換言之,單位面積枝量和產量增加3倍時,單株枝量和產量減少約40%,試驗還看出在寬行高密單幹雙向傾斜栽培條件下,枝果比、單果重、果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與普通栽培無明顯差異。

5、桃樹高密度栽培的優勢

桃園高密度栽培達到了成苗期有產量,1年生豐產,2年生高產的新記錄。通過直播建園降低了建園投資,由於苗木原地嫁接成樹,根系不受移栽傷,從而消除了苗期對延遲結果的不良影響。

加寬行距縮小株距的密植方式,既提高了密度,使豐產所需的枝量迅速佔滿豐產所需的空間,又創造了適當的通風透光條件,因而克服了過去密植形式造成的早期鬱閉、品質下降和樹勢早衰的弊端。高密栽培行間的擴大有利於間作,增加建園初期的收入,株間縮小有利於高肥、水、農藥的利用率,還可以利用根系的相互抑制作用及趨肥性,引根向行間發展。與減少單株負載量相配合,可以有效地控制大小年的發生,併合理延長果樹經濟壽命。

不定幹、不培養主側枝,不但簡化了樹體結構,簡化了修剪整形,而且充分適應了植株緩放先端易成花的生物學特性。雙向傾斜整形不僅消弱頂端優勢、提高了中短枝的比例,而且形成了羣體開心形結構,有利於提早成花早期豐產,尤其是樹體傾斜降低了樹高,使果園操作管理都在地面進行,不但節省了用工,減輕了勞動強度,而且增強了優質、高產技術(如疏花芽、人工授粉、套袋等技術)實施的可行性。

利用多效唑與赤黴素的相互拮抗作用,配合採用多種更新復壯技術(如雙向輪流整體更新、雙向輪流果枝更新、同側主幹間隔更新、同側果枝間隔更新等技術),可以有效地保證樹勢穩定、穩產、高產。

保護地和温室大棚適合發展桃樹高密度栽培技術,具有提早上市、提高經濟效益、縮短選育新品種的年限,恢復優質、低產品種的再利用等優勢。促進集約型、持續性農業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