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行情>市場>

淺析苗木行業發展現狀、機遇和方向

市場 閲讀(2.56W)

苗木現狀:產能猛增,需求萎縮

1、產能增加。 外行業資金大量湧入,改變了苗木行業原有的滾動發展模式,苗木種植面積突飛猛進。近幾年,我國花木種植面積增長很快。據農業部最新公佈的數據,截至2012年,我國各類花木種植面積112萬公頃,其中佔比最大的是綠化觀賞苗木,面積近64萬公頃,合960萬畝。從各省市、產區瞭解的情況看,我國觀賞苗木種植面積可能遠超960萬畝。山東苗木種植面積達到239萬畝,2012年至今苗木種植面積增加了近100萬畝。昌邑在苗木發展上是後起之秀,現在面積超過了10萬畝。鄢陵一個縣種植面積竟有60餘萬畝。

2、需求萎縮。苗圃到苗圃的銷售仍然活躍,苗圃到工程上的用量大幅減少。工程用量減少是因為經過前幾年基建大幅投資建設後,地方政府錢緊,有的地方還欠下大額債務。地方缺錢導致工程款難以支付,綠化工程企業不敢承接新工程,自然用苗量大減。

淺析苗木行業發展現狀、機遇和方向

今年很多地方苗木出現了量價齊跌現象,特別是紅葉石楠等花灌木、龍柏小苗等,即使跌破成本價,也很難銷售。過去暢銷的大苗也價格下降。在浙江金華,蓬徑4米以上的桂花,由去年的4000元降到3000元左右。浙江嵊州胸徑8釐米以上的紅楓、雞爪槭、櫻花等小喬木,今年苗價同比下降20%以上,10釐米以上的無患子、欒樹、廣玉蘭等大喬木,則下降1/3仍舊滯銷。

即使行情不樂觀,苗圃擴建步伐仍沒停止。像嵊州7000多萬株一年生櫻花、海棠、碧桃、紅葉李等小苗3月已銷售殆盡,銷量是去年的兩倍。

發展機遇:政策長期利好

1、“城鎮化建設”的機會。十八大報告把原來的社會主義“四個現代化奮鬥目標”,即工業、農業、國防、科學技術現代化,改為“新四化目標”,分別是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及農業現代化。首次將“推進城鎮化”納入實現現代化國家的重要部署——這便是我們現在常提到的“城鎮化建設”的機會。

我國2012年的城市化率為52.6%,發達國家的城市化率普遍超過70%。若70%作為目標,將20個點左右的空間,預計至少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時間。借鑑日本的經驗,只要城市化在穩步推進,市政園林工程行業的投資就能夠保持快速增長。據此預計,國內園林工程行業至少還有十到二十年的繁榮期。

2、美麗中國。把“生態文明建設”提升到國家建設和發展總佈局的高度,中國將由過去的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四位一體”,變成“五位一體”,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即耳熟能詳的“美麗中國”。

在美麗中國背景下,大氣治理、土壤修復、水域治理等力度加大。9月12日,中國《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發佈。提出的奮鬥目標是:經過五年努力,全國空氣質量總體改善,重污染天氣大幅減少;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等區域空氣質量明顯好轉。力爭再用五年或更長時間,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氣,全國空氣質量明顯改善。大氣“國十條”在第二條中明確提出:“推進城市及周邊綠化和防風防沙林建設,擴大城市建成區綠地規模。”這對綠化行業是重大利好。目前,全國已有15個省(區、市)開展生態省(市)建設。其中,13個省制定實施了生態省(市)建設規劃綱要,1000多個縣(市、區)開展了生態縣建設。環境保護模範城市、環境優美鄉村、環境友好企業、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正在逐步全面鋪開。

“美麗中國”這個“蛋糕”是全國性的,而不是局部性的;是較長久的,而非短期的一次性建設。因此,我們有理由認為,未來中國花木產業將會有更加具體的政策支撐、更加有力的政府支持以及更加充裕的資金保證。

發展方向:良種化、設施化、專業化和網絡化

做苗木只要把“種什麼、怎麼種、賣給誰”三個問題搞明白就行了。它分別對應產品定位、種植和銷售問題,在這個基礎上,根據行業發展,總結4個發展方向,即良種化、設施化、專業化和網絡化。

(一)良種化

1、選擇國家、地方審定或經過實踐檢驗的良種。因為它有更好的觀賞性、抗逆性,有更強的市場生命力。苗木生產,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選擇種植的苗木種類,這直接關係到你是賺是賠,賺多賺少。行業過於關注少數幾個種類,如速生、彩葉等,對於黃連木、紅果冬青、文冠果、苦楝、元寶楓、烏桕、楓香等有潛力的鄉土樹種關注不夠,也很少有人再從這些種類中選育良種,使用的還是老樹種。還要注意的一點是良種也是有期限的,有些以前的良種會隨着時間的改變、人們需求的變化不再是良種。像不久前北京公佈了《北京市主要常規造林樹種目錄》,以前作為良種的北京楊、加拿大楊、黑楊等10多個品種退出了北京綠化舞台,新加入麻櫟、花楸、蒙椴、楓楊等樹種。

2、綠化趨勢是多樣性、羣落性和生態性,功能性樹種將會受到重視。

(1)利用人們的審美獵奇心理,選育生產幹、枝、花、葉、姿奇特的品種。

(2)抗旱、節水、少病蟲害、抗污染的具有環保內涵的鄉土植物。

(3)耐旱、抗寒、耐熱、抗鹽鹼等抗逆性強,有防護效果,能在立地條件較差的地區綠化的樹種。

(4)面向特殊綠化空間的抗性強、生長慢、低維護的樹種。

(5)滿足新農村建設需要,兼具生態效益的經濟林樹種。

隨着國家對環境治理力度加大,功能樹種市場也將越來越大,像北京一些單位就展開了吸收PM2.5樹種的選育工作,這將來是一個很大的賣點。

國外也一樣。美國德州農工大學園藝學教授查爾斯·霍爾博士説,當前大多數歐美城市選擇花卉的原則,第一就是功能性原則,花卉品種必須具備一定的功能價值,如淨化空氣、降低噪音、減少城市光污染等。美國保爾集團總裁安娜·保爾認為,在全世界範圍內,消費者看待花卉的方式正在轉變,功能性、實用性已經與視覺美佔據了同等重要的位置。人們衡量一種花卉價值的標準,將從簡單的“美麗或不美麗”,轉到它是否會給室內帶來更清潔的空氣,能否讓庭院更加易於打理,能不能摘下幾片葉子給蔬菜沙拉來點不一樣的味道。

(二)設施化

1、設施化是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的有效措施。

比如苗圃裏安裝一套灌溉設備,隨時可以澆灌,而且可以根據天氣和苗木生長情況“按需供給”,比傳統的大水漫灌更科學合理。現在一些地區長期乾旱的天氣越來越頻繁,有灌溉設施後,通過抽取地下水,可有效避免旱災。日本人工很貴,苗圃用工很少,一般就幾個人,主要靠機械提高效率。苗圃大的設備有攪拌機、裝盆機、起苗機、吊車等,小的有打藥機、梯子、修剪工具、綁縛苗木的塑料杆等,澆水都是噴灌或滴灌。

2、沒有設施化就沒有真正的標準化。現在越來越多的苗圃提出或正在實施標準化生產,但這只是“粗線條”的標準化。原因很簡單,在生產過程中人為因素的影響太大了,比如土地肥力不均、樹坑大小不一、修剪工人手法各異等,都會對樹木生長造成不同的影響。要想進一步提高標準化程度,就需要大量使用各類機械、設施,減少因人工操作產生的差異。

以我國現有的加工製造水平,做出苗圃專用的設備設施並不是很難,只要苗圃和加工製造企業多合作,是有能力製造出性價比高、實用性強的機械的。行業對此的重視程度也不夠。誰能在這方面有突破,誰就能取得成本控制上的主動。

(三)專業化:最重要的兩點是科學化和精細化

當前我國苗木行業進入門檻低,苗木質量參差不齊,因為綠化市場沒有嚴格的質量驗收規範,所以各種質量的苗子都能賣出去。近幾年資金進來了,苗圃面積上去了,但很多人的經營方法和理念上仍存在不少問題,較之前幾波苗圃擴張,除了株行距拉開有所改進、一些較有特色的專類苗圃出現之外,目標定位、品種及其適應性、商品化標準、投入產出週期、市場容量、種植管理技術與操作能力、打通銷售渠道等諸多方面均未見改善,仍有所欠缺。一句話概括就是,專業化不夠。既普遍缺乏專業知識,精細化管理也不足。現在儘管有的苗圃面積很大,幾千上萬畝,但技術力量和銷售力量都很薄弱,只能稱苗圃,難稱企業。同時,專業化的藥、肥、除草劑等也很缺乏,還是用大田作物的。

與發達國家相比最能説明問題。像日本很注意最基礎的東西,最突出的是苗圃地的土壤。日本地栽苗的土壤,有點像我國種蔬菜的土壤,有機質含量很高。肥料用的是苗木專用的緩釋肥。意大利的萬木奇公司使用的是無菌種苗、石子鋪層阻隔地下病菌傳播及科學的水肥管理等措施。結果他們苗圃的病蟲害非常少,而我國離開農藥就沒法種苗子。

(四)網絡化:重要性體現在行業各產業環節的銜接上。

產銷脱節、設計施工用苗不協調,是園林花木行業多年的痼疾,病因就在於各產業間缺少“橋樑”。園林花木行業整體科技水平不高,科技支撐薄弱,可就是有限的科研力量,因為體制等方面原因,也不能很好地用到生產上,實在可惜。還有很多大苗圃頭痛的銷售問題,也是因為產銷間缺乏好的平台,作為一股主要銷售力量的花木經紀人也多是區域性的,尚未形成全國性網絡。網絡化還有一層意思是對互聯網的應用,在消費品市場這個已經很成熟。花木行業因為產品標準化、運輸等問題,電子商務發展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