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項目>養殖>

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創新高

養殖 閲讀(7.53K)

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創新高

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種養基地,青蛙從稻田中跳出來,準備吃食。

生態綜合種養模式創新高 第2張

沅江市三眼塘鎮荷花村,王正飛(左一)在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種養基地察看稻穀的生長情況。

1“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模式,令人眼界大開

“一畝地採用‘稻-稻-油’種植模式,年收入不超過3500元;而採用‘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每畝收入可達7.3萬元。”懷着幾分好奇,國慶假日,記者來到沅江市三眼塘鎮荷花村,一探究竟。

下午5時,已到青蛙“晚餐”時間。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技術總監王正飛和一名技術人員,每人提着兩大桶蛙食,興沖沖地來到種養基地。

40來畝的種養基地,圍牆圈牢,鐵門把守;稻田上方,天網罩得嚴嚴實實。“防小偷是其次,主要是防止鳥、蛇、老鼠、黃鼠狼等青蛙的天敵偷食。”王正飛嘿嘿一笑。

深秋,夕陽西下,陽光打在沉甸甸的稻穀上,甚是壯觀;微風吹過,稻香撲鼻。

王正飛和技術人員將蛙食撒在稻田的土壟上。

先是幾隻“貪吃”的青蛙從稻田跳了出來;接着,成羣結隊蜂擁而上,幾分鐘後,土壟已密佈青蛙,田間只聽到青蛙進食的“呱啦呱啦”聲。

大約一刻鐘後,飽餐一頓的青蛙紛紛返回稻田,去禾下乘涼“消食”了。

談起“稻-蛙-菜”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憨厚的王正飛立馬變了一個人,滔滔不絕。

青蛙養殖。先建好基礎設施,包括供水排水系統、青蛙棲息用餐平台、圍網與天罩。青蛙養殖可用地下水或江河水。3月中旬至5月,繁殖蝌蚪並放入稻田,長成幼蛙。青蛙生長期要投放專用飼料。

水稻種植。6月上旬插秧,種植一季稻。插秧後,不需除草,只需管水曬田,因稻田肥沃,水稻生長快,擠壓了雜草生長空間;也不用打農藥、施化肥,可用青蛙捕殺病蟲,用蛙糞肥稻。

蔬菜種植。10月蛙稻收穫,到次年3月,可種一季蔬菜。不需鬆土,不用農藥化肥,種植的全是有機菜。

“每畝收入7.3萬元,的確不是吹出來的。”王正飛掰着指頭,給記者算賬:以2015年為例,畝產青蛙1000公斤,批發價60元/公斤,收入6萬元;一季有機稻,畝產600公斤,每公斤10元,收入6000元;再加一季再生稻, 畝產200公斤, 每公斤20元, 收入4000元;一季蔬菜,收入3000元。“今年青蛙批發價還是60元/公斤,畝收入也不會低於7萬元。”

“其實,每畝養殖1500公斤青蛙,沒一點問題,每畝收入上9萬元不是難事。”公司副總經理夏偉閒悄悄告訴記者,老王是一個低調人,不想把話説得太滿。

“銷售情況如何?”

“好得很!”王正飛介紹,公司獲得了中國第一塊青蛙人工養殖牌照、中國第一塊青蛙銷售牌照。有了林業部門頒發的這兩塊牌照,養殖和銷售才能暢行無阻。目前,公司出產的青蛙已銷到長沙、武漢、上海、重慶、深圳、廣州、海口等地,“青蛙一運到,就被酒店飯館和零售商一搶而空。”

“稻米和蔬菜更好銷。”王正飛笑哈哈介紹,稻子還在田裏就被搶購一空,客户要稻穀,不要大米,擔心“調包”,稻穀一下田,便被拖走了;蔬菜不用上市,幾家大餐館就包了。

2 7年不懈摸索,成功掌握“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祕訣

蝌蚪、幼蛙相當嬌貴,極易生病,青蛙規模化人工養殖,此前全國沒有成功先例。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公司總經理王正飛介紹,“為攻克青蛙規模化養殖難關,前前後後試驗了7年,最終能‘修成正果’,真的脱了好幾身皮。”

王正飛,屬於農村那種腦瓜子特活絡、“不安分”伺弄莊稼的農民。養蛙之前,辦過酒廠,開過飯店。

2005年他與妻兒來到廣東開餐館。

“蔬菜不好吃。”王正飛常聽到客人抱怨。

的確,靠化肥、農藥種出的蔬菜,有一股淡淡的苦味。

“要種出不打農藥、不施化肥的有機蔬菜!”2008年4月,王正飛將餐館交給妻兒打理,隻身一人一頭扎進沅江市茶盤洲鎮南港村,開始自己的有機蔬菜種植試驗。

不打農藥,蔬菜被蟲子啃光了。

王正飛觀察,吃蔬菜的蟲子來自飛蛾產卵。

用紗布罩上,蔬菜依然被蟲吃了;用燈光誘捕飛蛾,沒有效果。

青蛙不是農作物害蟲的天敵麼?可否用青蛙來消滅吃蔬菜的蟲子?

王正飛在菜地水池邊留意到一隻青蛙。

通過1個多月觀察,發現這隻青蛙主要靠捕捉飛蛾、蚯蚓為食。一隻青蛙活動範圍大約為8平方米,此範圍內,蔬菜基本上沒有被蟲啃食。

“人工養殖青蛙,消滅蟲子,種植有機菜!”一個大膽的念頭從王正飛腦中升騰。

“人工養殖青蛙,全國還沒有成功的先例。”從事農業、水產科研的幾位專家提醒王正飛。

鄰近的泗湖山鎮,一位農民養了兩年青蛙,一無所獲。當得知王正飛要養青蛙,頭都甩脱:“莫費神了,青蛙人工就是養不出。”

王正飛從網上得知,四川綿陽有個人工養殖青蛙基地。

交罷學費,聽了一堂課,在10多畝養殖基地尋找了好一陣,才發現一隻青蛙。王正飛心中有數了,“這個基地人工養殖青蛙不成功,無非是忽悠點學費。”

看來還得靠自己摸索。

認準了的事,王正飛是九頭牛都拉不回來。

當年7月,他從田間地頭捕捉了一些青蛙,放在2分多菜地養殖,每天悉心觀察,詳細記錄。

人工養殖青蛙,涉及不少生物學知識。王正飛僅初中畢業,這方面知識基本上是一片空白。

他將兒子的初高中生物課本搬出來。看不懂就電話詢問讀大學的兒子和鎮裏、市裏的科技人員。

為集中精力學習,王正飛想到了一個笨辦法,抄書。足足抄了3個月後,初中到高中生物課本已抄了一遍。記者看到,王正飛抄寫的筆記本就有厚厚9大本。

幾個月工夫下來,王正飛掌握了基本的生物學知識,到年底青蛙冬眠時,已基本弄清青蛙的習性。

2009年開春,人工繁殖蝌蚪、幼蛙獲得成功。王正飛在15畝地上展開試驗:一部分地養青蛙,一部分地蛙稻共生,一部分地種蔬菜。由此,王正飛跨進了“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門檻。

年底,他動員在外上班的兒子辭掉工作,回家共圓“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夢。

2010年,王正飛準備甩開膀子大幹一場。

青蛙養殖規模迅速擴大,但問題也接踵而至:青蛙相繼發病,食物供應不上。

對症下藥,必須找到病因。他弄來幾十個泡沫箱,每個放一隻青蛙做對比實驗,晝夜守護,細心呵護。

為給青蛙治病,王正飛給青蛙打過青黴素、鏈黴素、黃蓮素,甚至給青蛙用鍼灸治療……但收效甚微。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幾年摸索,到2013年,王正飛已徹底弄明白蝌蚪、幼蛙、成蛙致病原因,青蛙養殖成活率達95%以上。

“其實,養青蛙並不複雜,需要的是一種純自然環境。”王正飛介紹,養殖基地要通風、透光,高温時要能遮陰。關鍵的是養蝌蚪的池子,要用原生態泥土池。

“我父親已成為青蛙病防治裏手。”王正飛的兒子王文帶着自豪口吻告訴記者,只要他看一眼,就知道青蛙患了什麼病,且往往手到病除;像“紅皮”“脹氣”“爛皮”等青蛙病,都是他發現並命名的。

“現在,公司養青蛙已不用打任何藥了,只需2月上旬在稻田水溝用石灰消毒一次就行了。”王正飛介紹,將蝌蚪卵塊放入田間,青蛙便會自然健康生長。

為解決青蛙規模化養殖帶來的食物供應短缺,王正飛也是費盡心思。

先是用蚯蚓,但量太小,供應不上;接着是人工繁殖肉蛆,因含肉毒素,導致幼蛙生病;再用牛蛙養殖飼料,但肉質不夠鮮嫩……經過40多次反覆試驗,2013年終於研製出配方獨特的青蛙飼料,不含任何化學成分和激素。

王正飛告訴記者,直到2014年,公司才真正成功掌握“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祕訣,目前已完全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蛙稻共生”技術路線、質量標準、餵養飼料、操作規程,擁有各項專利11項。

林業主管部門認為,黑斑蛙作為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被大量非法捕捉,正日益減少。人工養殖獲得成功,開闢了一條保護野生青蛙的有效渠道。人工養殖青蛙上市,野生青蛙便失去了市場,這與倡導人工養殖娃娃魚、中華鱘,是同一道理。

3 大範圍推廣“蛙稻共生”模式,讓更多農民致富,讓更多消費者吃上生態米、有機菜

“師傅,又來討教了。”王正飛正在給青蛙餵食,他的兩個徒弟請教來了。

周春華、湯榮勝,益陽市資陽區人。

“在我們眼裏,王總就是養青蛙的祖宗,碰到麻煩只好來找師傅。”小周喜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他們搞了8畝地的“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畝產青蛙不會少於1000公斤。中秋節已上市了一批青蛙,俏得很。拋開成本,綜合收益不會少於40萬元。

“王總全國各地的徒弟不少於3000人。”沅江市理想生態農業公司副總經理夏偉閒介紹,全省經王正飛指導進行“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的面積至少有1000畝,已從沅江市輻射到三湘四水;因中央電視台推介其“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模式,目前,已有20多個省份學員慕名前來取經。

王正飛遞給記者一本厚厚的學員登記簿:

8月5日,白志海,四川眉山市東坡區叢林鎮家桐鄉盤龍村2村;

9月18日,詹昌銀、曾念懿,福建省長汀縣庵傑鄉庵傑村坪上路3號;

學員不要一分錢學費,還免費食宿。

看到記者一臉的質疑,王正飛的兒子王文解釋,“我父親是個有點情懷的農民,他人生的價值就是想將‘蛙-稻-菜’模式儘快向全國推廣,能讓更多農民致富,讓更多消費者吃上生態米、有機菜。”

“這並不是説他的思想境界有多高,其科研成果能得到廣泛應用,他就覺得實現了人生的最大價值。”王文指着種養基地幾塊荒蕪的稻田對記者説,這些稻田本來都是要進行“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的,但其他養殖户需要種蛙,父親寧願自家基地荒蕪,也要滿足別人的需求。

“人家地也租了,基礎設施都已做好,不給人家種蛙怎麼行呢?”聽到兒子的抱怨,王正飛湊過來笑嘻嘻地解釋。“再説,賣種蛙、飼料,還可以賺錢。”

為讓農民放心大膽進行“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王正飛利用公司的品牌、銷售牌照,為其他養殖户代銷產品。“每公斤青蛙40元保底收購;超過這個價,公司每公斤只收1元的銷售成本費用,其餘全歸養殖户所得,保證養殖户只賺不虧。”王正飛説。

王正飛坦言,隨着“蛙-稻-菜”種養規模擴大,幾年後青蛙價格肯定會下降,“只要比純粹種稻谷強就行。”王正飛告訴記者,他打算在“蛙-稻-菜”基礎上,增加養殖品種,稻田周邊的溝渠,還可養甲魚、泥鰍、鱔魚,今年試養了一些,效果不錯。

奇蹟,在打盹中發生

——王正飛攻克青蛙病小故事

牛頓因蘋果砸到頭上,發現了萬有引力定律。王正飛有也類似的體驗,只因打了個盹,找到了攻克蝌蚪病的“藥方”。

青蛙難養,難在蝌蚪和幼蛙。

王正飛試養青蛙早期,蝌蚪能長成青蛙的僅三成,其餘的都生病夭折了。他發現,水泥池裏的蝌蚪容易長白毛,不久都死了;鋪塑料池子裏的蝌蚪則容易長成畸形。

為弄清病因,王正飛找來水產、農業方面的專家會診。專家認為,這都是細菌感染所致,必須用藥。但藥下了,仍沒有效果。

急火攻心,茶飯不思。

為找到病因,王正飛連續半個月用3個水池進行蝌蚪、幼蛙養殖對此試驗。

王正飛實在太疲憊了。

一個下午,一個水池的水龍頭沒有關好,他便頭一偏睡着了。

打了一個盹醒來,奇蹟出現了。沒有關水龍頭的池子裏的蝌蚪、幼蛙身上的白毛不見了;再一看另外兩個池子,蝌蚪、幼蛙身上白毛依舊。

“難道活水能治好蝌蚪長白毛的毛病?”一道靈感從王正飛腦中閃過。

他連忙將另外兩個蝌蚪長滿白毛的水池水龍頭打開,讓自來水嘩嘩流淌。

兩個小時後,奇蹟再次發生了,蝌蚪身上白毛不見了,活蹦亂跳起來。

“其實,細菌最怕乾淨的活水。”相關專家證實了王正飛的猜想。

由此,王正飛恍然大悟,野外蝌蚪不生病,繁殖得相當好,一切歸因於自然環境。於是他將水泥池改為泥巴池,將鋪在池子中的塑料拆除,一切歸於原生態狀態,蝌蚪成活率大大提升,成蛙率達九成以上。

通風、透光、高温時有遮陰處,原生態自然環境最適合青蛙生長——這是王正飛從一次打盹中摸索出的青蛙成功養殖祕訣。

農業挖潛空間有多大

“1畝地收入可達7.3萬元。”聽到這個天方夜譚般的數字,筆者先是驚訝、好奇和質疑;而在瞭解事實真相後,陷入了深深的沉思:農業挖潛的空間到底有多大?

農業比較效益較低,這是不爭的事實。

低在何方?低在產品結構、生產方式與運營模式。

走進琳琅滿目的生鮮超市可發現,大米每公斤有3元、5元、8元的,也有10元以上的;蘋果每公斤有10元、15元、20元,也有30元以上的……豬肉、牛肉等農產品價格同樣分了三六九等。

這説明,農業的供給側改革大有文章可做。

一是去產能。提升農業的比較效益,必須優化品種結構,減少“大路貨”農產品生產,依靠科技,創新產品供給,以高端農產品滿足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二是補短板。補高效農業的短板,補農業生產方式、經營業態、營運模式的短板。同樣一片稻田,沅江理想生態農業公司探索“蛙-稻-菜”生態綜合種養模式,效益便成倍增長。

其實,耕種了千百年的稻田只因種養模式改變而效益倍增的例子,比比皆是,如稻蝦共生、稻魚共生、鴨稻共生等,都讓農民嚐到了甜頭。

除產品結構、種養模式創新給農業帶來的喜人嬗變外,新的營運模式,也能將農業帶入新的境界。依託“互聯網+”,窮鄉僻壤的土特產可銷往大江南北,這已不是傳奇;傳統農業牽手資本“眾籌”碰撞出絢麗火花,已吸引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目光。農業“眾籌”風生水起,農業發展活力勃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