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項目>創業>

越來越多農民工回鄉看農村創業趨勢

創業 閲讀(2.3W)

目前進城打工方興未艾,回鄉創業逐步興起。外出打工、回鄉創業,是聯繫東中西部發展的重要紐帶。“民工潮”背後會有回鄉創業潮,這展示了農民流動就業的深 層意義和一個重要的發展動向。回鄉創業是縣域經濟新的增長點在“民工潮”不斷湧動,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向城市的同時,部分民工經歷數年打工生涯後返回農 村,利用打工獲得的資本、信息和技術創辦實業,發展新的產業,被稱為“民工潮”之後出現的“創業潮”。農村勞務輸出人員回鄉創業是我國勞動力資源在新形勢 下進行優化配置作出的又一新的選擇,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轉移的復歸,但這不是簡單的復歸,它必將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的原因

黨 的十六屆三中全會,把農村富餘勞動力在城鄉間的雙向流動,與“三農問題”的解決、城鎮化推進、市場經濟的完善聯繫起來,引導人們從民生之本出發,從發展改 革、城鄉統籌的宏觀視野去認識和處理問題。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中國社會出現了一種發人深思的現象,這就是:在千千萬萬異地就業的“打工者”中有一大 批人才脱穎而出,他們通過打工生涯的錘鍊,掌握了生產技術,培養了管理能力,提高了自身素質,進而獨立創業,他們有的創辦了個體、私營、聯營企業,有的領 辦或創辦鄉鎮企業,創建了一大批中小型民營企業,以至大型企業。實現了“從奴隸到將軍”的轉變。昔日的打工仔打工妹,今日的廠長經理企業家,就是這些人的 創業歷程。這些人被人們稱為“創業之星”。

越來越多農民工回鄉看農村創業趨勢

隨着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和社會經濟的進一步發展,作為““民工潮”的一種延伸,部分經過奮鬥掙得一定資本的農民 逆潮而歸,回鄉創業。他們把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的經濟落差所產生的勢能,帶入家鄉,成為當地產業、就業結構變革的一個起動因素,帶動當地更多農民轉入非 農產業。“民工潮”背後會有回鄉創業潮,這展示了農民流動就業的深層意義和一個重要的發展動向。在“民工潮”不斷湧動 ,大批農村剩餘勞動力流向城市的同時,部分民工經歷數年打工生涯後返回農村,利用打工獲得的資本、信息和技術創辦實業,發展新的產業,被稱為“民工潮”之後出現的“創業潮”。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者的特點

回 鄉創業者的一般情況情況和特點是:

1、以有較高文化水平的中青年為主,女性佔一定比重。文化程度與外出就業的機會、層次、收入有關,與回鄉創業的成功也相 關。文化程度低的農民,打工中吃的苦多,從打工到創業的週期較長,但他們也能在奮鬥中自學成長,成就事業。

2、有些沒有務農經歷的農村富餘勞動力直接走上 “打工——創業”之路。

3、打工雖然多在發達地區,但分佈很廣。今後到沿海地區或城市打工,再回鄉創業的人數會增加,但對打工者的成長和回鄉創業來説,並 不一定是主要是到大中城市打工的人。

4、回鄉創辦企業的發展勢頭與改革開放的大環境相關。

5、回鄉創業並不就是回農村創業,企業辦在城鎮的比重大。打工實 踐對回鄉創業有決定性影響。打工經歷決定了其回鄉創業的經營取向。幾乎所有的人都是打工中幹什麼,學什麼,幹粗活、雜活,逐漸萌生學藝、自辦企業的衝動, 經過市場觀察、比較,確定目標,就千方百計到有關企業有目的地定向打工。更重要的是,創業成功很大程度上取決於農民在打工中的多重轉變。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的企業鮮明特徵

創業潮興起於農村勞動力流動的大潮,通俗地説,“民工潮”是花,“創業潮”是果。伴隨着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步伐,農村富餘勞動力跨區域流動已走過了十幾年的 歷程。這是不同尋常的十幾年,是從無序到逐步有序,從民工潮湧到創業潮起的十幾年。一般認為,從1995年開始,中國的農村勞動力流動進入了一個新的階 段,或者説,進入了一個良性運行的新階段。這個階段的基本特點是:

一、由於企業是農村勞動力回鄉創業者自主創辦的,故企業組織經營上的特徵是產權制度新,橫向聯營多能者經營活力強。而且以產權明晰、利益直接的小和微型民營企業為主,有些企業已經具有一定的規模。

二、企業向農户延伸,形成了“龍頭公司+家庭工廠”的羣體。其中有勞動密集型的加工業,也有貿工農一體化的種養業。這些企業產品技術的特點是產業多樣化,技術上檔次,加速產業和技術的轉移和擴散。

三、移植開發新產業,填補欠發達地區空白,促進沿海內陸產業剃度轉移。將發達地區的新技術轉移、擴散到內地,因而企業技術、產品的起點較高。“返鄉創業”有利於加快城市化進程。返鄉創業者帶回來的創業資金,可成為小城鎮建設資金的重要來源。

就業是民生之本,擴大就業是我國當前和今後長期重大而艱鉅任務,是實現小康社會的關鍵措施。因而,搞好勞務輸出,讓農民充分就業,已成為中西部地區各級黨委 和政府的共識,有的地方把它看作是“民工經濟”;有的地方每年都舉辦一次“創業之星”經驗交流表彰大會,進一步推動民工潮和創業潮的健康發展。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是我國勞動力資源在新形勢下進行優化配置作出的又一新的選擇,是農村剩餘勞動力異地轉移的復歸,但這不是簡單的復歸,它必將對當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 是有利於為廣大農村地區直接創造更多的就業崗位,就近解決數量巨大的農村剩餘勞動力的就業問題。外出務工人員回鄉自主創業,特別是在其創業的早期,大多發 展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用工量大,比較適合專業技能相對較低的鄉村農民就業,使用的勞動力大部分來自於農村,並且,隨着所創企業的發展,吸納農村剩餘勞動 力的人數還會不斷增加,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緩解農村就業壓力的作用。

二是有利於促進農村經濟的發展,加快農民脱貧致富步伐。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實現中原崛起重點在農村、難點也在農村。“三農”問題的核心是農民問題,農民問題的關鍵是農民增收。因此,必須把相當數量的農民分流出來,減少農民對土地 的依賴,實現農民擇業的多元化。回鄉創業,順應了這一趨勢,拓寬了農民的就業空間,是促進農 民持續增收的重要渠道,是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對搞活縣域經濟能起到“立竿見影”的作用。”許多地方通過實施“迴歸工程”,實現了“回鄉一人,致富一方”的目標。

三 是有利於促進農民更新觀念,為農村發展帶來了生機與活力。外出務工人員回鄉創業,它帶來的不僅是資金、技術、項目、人才、信息和市場,而且給廣大農村注入 了新鮮活力和全新觀念,特別是在“人的現代化”方面向前邁進了一大步。他們將發達地區的新思想、新技術、新管理帶回家鄉,在創業中引導當地羣眾轉變思想觀 念和生活方式,帶動了整個農村文明程度的提高,有力地推動了當地經濟的發展。同時,也為廣大農村培養了一大批基層後備幹部。

四是有利於加速人口向城鎮聚集,加快農村工業化、城鎮化進程。打工者回鄉創業給當地經濟注入啟動工業發展的資本和技術,促進了工業的興起,並帶動相關產業的發展,形成產業的良性互動。

農村勞動力回鄉創業的影響因素及突破點

對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的發展,我們既不能否認其現實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持悲觀態度,也不能過於樂觀,估計過高而忽視一些存在的突出問題。一般説來,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的影響因素主要包括自身的主觀條件和政策環境的客觀因素。

自身的主觀條件包括:缺乏資金、缺乏人才、缺乏資源、交通不便和信息不靈等硬環境問題;回鄉農村勞動力和企業負擔重、經營不自主和辦企業審批環節多等軟環境問題;農民收入低、購買力不強、市場小、原有工商服務業少和基礎設備少等經濟環境因素。

政策環境的客觀因素主要是經營管理不善,技術水平低。有些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者雖然有創業精神、市場觀念、找出發展道路,但在打工中學到的東西是有限的,缺乏企業經驗管理和知識有的本來項目不錯,卻辦垮了,直到有懂管理的人蔘與合作,企業才走出困境。

要突破這些影響因素,關鍵是回鄉農村勞動力在打工中的轉變,要轉變觀念。高度重視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活動創業是更高的發展平台,農民創 業是農村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打工生涯的變化,使農民囿於傳統小農環境下的思想得到了解放而有了更高的目標追求,是一些回鄉農村勞動力成為在社會經濟發育 程度低的的家鄉辦企業的帶頭人的一個關鍵。

推動其觀念轉變的因素:

一是打工者改變生存發展條件,實現個人價值的內在動力。

二是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他們承受着 要使自己適應用工企業的需要,在競爭中確立確定就業地位的壓力。

三是他們在過去的欠發達的農村的農耕文明與工業、城市文明之間的反差,產生了促使打工者轉 變的強大沖擊力。正是在多種力量的相互作用下,使他們發生大跨度的轉變

1、掌握新的產業技術,學習企業管理。

2、擴大交往範圍,增強市場經濟頭腦和風險意識。

3、磨練了自強不息、競爭向上、艱苦創業的精神。

農村勞動力回鄉創業的政策及策略

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對加快“三化”進程意 義重大,各地要特別重視發揮和利用“回鄉農村勞動力”這種新的經濟活動形式,提供一個好的社會環境,將回鄉農村勞動力自主創業作為新階段加快縣域經濟發展 的“助推器”,擺到新的戰略高度,因勢利導,順勢而為,切實加大工作力度,予以全力推進。

首先,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支持農民跨區域流動就業,把 “打工——創業”作為經濟發展戰略的一部分。欠發達地區的政府和鄉村組織,不僅要把農民外出打工作為解決農村就業、收入和獲得外部資金的重要渠道,而且作 為以工代訓,培養自己的產業大軍和多種技術管理人才的一種方式,作好服務工作。

其次,要充分認識打工者在外出就業中的轉變成長,尊重他們回鄉創業的自主權,為更多的人回鄉創業創造好的環境政策。農民自主創業、人人創業的勢頭越旺,農村發展的活力就越強,自主創業是一個更高層次的發展平台,具有更強大的爆發力。

第三,要重視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的社會貢獻,採取措施用好人才。回鄉農村勞動力在家鄉建功立業,帶領羣眾致富的積極作用得到肯定,既有利於回鄉農村勞動力創業者在帶動羣眾發展經濟中施展才 幹,也有利於吸引更多的農村勞動力回鄉創業。

最後,形成鼓勵農村勞動力回鄉創業的社會輿論,引導回鄉農村勞動力提高外出就業目標層次。對回鄉農 村勞動力創業的優秀人物,予以宣傳表彰,引導當地流動就業的農民,不僅在勞動中為自己增加收入,為社會創造財富,而且樹立自學成才、奮發向上、艱苦創業的 志向,更多地由農村勞動力變為創辦企業的各式各樣的帶頭人、企業家,帶動農村特別是欠發達地區經濟發展和剩餘勞動力就業。

實踐證明,“返鄉創 業”有利於增加地方財政收入。首先是返鄉創業者帶回的資金,間接地使本地區財政緊缺的困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如果政府做好規劃,拿出有限的資金,集中搞 好有關方面的基礎設施建設,以良好的投資環境,歡迎返鄉創業者,就可能實現發展第二、第三產業的目的。其次,“返鄉創業”者在家鄉創辦企業,預示着本地區 藴藏着的資源將變成新的財富,並能帶動相關企業的發展,從而搞活區域經濟,擴大了税源。抓好“返鄉創業”,就是抓住了增加税收的“牛鼻子”。

由於創業者的投入受市場經濟行為的支配,創業地點一般會選擇在經濟活動比較集聚的城鎮;創業者投入的成功,又增強了小城鎮的凝聚力,為更多的投資者進入小城 鎮求發展打開了一條通道。返鄉創業者的“示範效應”,會使更大範圍的農村人口為實現非農化轉移、進入城鎮而奮鬥。這些對加快小城鎮的建設都是極為有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