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高產奶牛飼養管理要點

科普 閲讀(2.49W)
高產奶牛飼養管理要點

幹乳期:指停止擠奶到分娩前15天這一段時間。這一時期的飼養對產奶量、產奶期代謝組織的再生及體內能量、蛋白等的儲積頗為重要。一般幹乳期為60天—75天。幹乳期奶牛的能量和蛋白質需要比其它階段都低,應控制精料、多汁料喂量,日糧以粗飼料為主,多喂優質乾草,精粗料比為1∶4,粗纖維含量不少於20%,同時應補喂礦物質、食鹽等,禁喂甜菜渣。

圍產期:指母牛分娩前後各15天時間。圍產期是提高泌乳期產奶量的關鍵,這一時期奶牛所需能量和粗蛋白量較幹乳期略有增加,其中粗纖維含量最高,鈣量最低。分娩前兩週,可逐漸增加精料喂量,但不得超過體重的1%,鈣的喂量必須減少,以防高鈣誘發乳熱病。母牛分娩後應立即驅起,以免流血過多,並準備好温麩皮湯(20℃—30℃)給母牛飲用。分娩後1—1個半小時進行第一次擠奶,但不要擠淨,同時觀察母牛的食慾、糞便、反芻及精神狀態,發現異常應及時診治。分娩後1—2天,可逐漸增喂精料,每天增喂0.45公斤,青貯、塊根喂量必須控制。分娩兩週後,在奶牛食慾良好、消化正常、乳房生理腫脹消失後,日糧按標準餵給,逐漸加喂青貯、塊根類飼料。精粗料比為2∶3,粗纖維含量不少於23%。

泌乳前期:指母牛分娩15天以後,到泌乳高峯期結束,一般指產後16天—100天。泌乳前期奶牛所需能量、粗蛋白以及磷含量最高,粗纖維含量最低。必須飼餵高能量飼料,並使奶牛保持良好食慾,儘量多采食幹物質和精料,但不宜過量。為了預防代謝病,獲得高產穩產,可適當增加飼餵次數,由3次改為4次或5次,多喂品質優、適口性好的飼料。在泌乳高峯期,精料中可混入草粉2公斤,以提高奶牛的食慾。全天要均衡飼餵,以穩定奶牛瘤胃酸鹼度,減少消化道疾病。

實踐證明,泌乳前期採食幹物質不足或飼料品質不好,高產奶牛容易發生酮病等代謝病,甚至引起卵巢機能不全,不發情,降低繁殖性能。高產奶牛產後70天左右配種,一般不超過90天,對不發情或發情不正常的應及時檢查,並從營養和管理方面找原因,如有病變,及時治療。

泌乳中期:一般指產後101天—200天。這一時期奶牛食慾最旺盛,由於產奶量開始下降(8%—10%),所以要讓牛多吃,日糧中應增加粗料喂量,減少精料喂量,使泌乳曲線保持平穩下降,防止體重減輕。

泌乳後期:泌乳中期結束,幹奶以前的一段時間,一般指產後201天到幹奶為止,泌乳後期是飼料轉化體脂最高的時期,為了恢復奶牛體膘,飼料喂量應適當增加,但要防止牛體太肥。

奶牛場各階段的奶牛應分羣(槽)管理,合理安排擠奶、飼餵、飲水、清掃、休息等工作日程,作息時間不應輕易變動。嚴格執行獸醫衞生制度,定期防疫,定期清掃消毒,夏天要防暑降温,冬天要防寒保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