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食用菌青黴菌的防治方法

科普 閲讀(2.41W)
食用菌青黴菌的防治方法

青黴菌又稱綠黴菌,食用菌生產中常見的青黴菌種類有常現青黴(Penicilliumfrequentans)、淡紫青黴(cinum)、鮮綠青黴(dicatum)、產黃青黴(sogenum)、疣孢青黴(uculosum)。青黴菌在平菇、蘑菇、香菇等多種食用菌制種和栽培過程中均能侵染危害。

(1)危害症狀發病初期病菌菌絲體與食用菌菌絲極為相似,很難將二者區分。但當分生孢子形成後,青黴菌則是呈現出淡藍色或綠色的粉層。青黴菌侵害菇牀和污染培養料後,抑制食用菌菌絲的生長,使之不能形成子實體,即使形成子實體也會使其變褐腐爛。

(2)形態特徵菌絲無色或淺色,有分隔。直立分生孢子梗呈對稱二叉分枝或多叉分枝的掃帚狀,頂端產生小梗,串生出分生孢子。分生孢子球形或卵形,單胞,表面光滑或粗糙,無色、綠色或帶有其他雜色。菌落的顏色有綠色、黃綠、藍色等,在菌落外圈常見白色的新生長帶。

(3)發生規律青黴菌適應性強,分佈廣,產生的分生孢子數量多,孢子通過空氣、土壤、肥料、植物殘體等傳播。青黴不僅是食用菌的重要雜菌,也是農產品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儲糧黴變、水果腐爛、花卉種球品質劣變。青黴的適生條件為温度20~30℃,空氣相對濕度90%以上,喜歡在酸性環境中生長。

(4)防治方法注意搞好環境衞生,保持培養室周圍及栽培地清潔,及時處理廢料。接種室、菇房要按規定清潔消毒;制種時操作人員必須保證滅菌徹底,袋裝菌種在搬運等過程中要輕拿輕放,嚴防塑料袋破裂;經常檢查,發現菌種受污染應及時剔除,決不播種帶病菌種。如在菇牀培養料上發生青黴菌,可及時通風乾燥,控制室温在20~22℃,待雜菌抑制後再恢復常規管理。調節pH,適當提高pH,在拌料時加1%~3%的生石灰或噴2%的石灰水可抑制雜菌生長。藥劑拌料,用乾料重量0.1%的甲基託布津拌料,防治效果更好。還需注意菇房和菇場通風換氣,避免高温高濕;局部發生此病時,可用5%~10%的石灰水塗擦或在患處撒石灰粉,也可先將其挖除,再噴3%~5%的硫酸銅溶液殺死病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