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及早預防地膜棉早衰

科普 閲讀(9.84K)

一、早衰原因

及早預防地膜棉早衰

1.多年連作。棉花連作時間長,土壤有機質含量低,連年重茬,再加上棉農有機肥投入不足,棉田後期供肥能力弱,脱肥造成棉花早衰。植棉年限較短的棉田,棉花大多青枝綠葉;連作5年以上的老棉田,前期生長尚好,一旦中後期遭遇低温陰雨,則大面積發生紅葉症狀,其主要原因:

①由於棉田長期連作,秸稈還田,棉花枯萎病和黃萎病病菌在土壤中連年積累,抗生菌數量少,導致病害發生日益嚴重,從而引起早衰。

②長時間連年種植同一種作物,會使土壤的生態體系失去平衡,土壤肥力大大下降,造成棉花早衰。

③棉田積累的殘膜多,不利於棉花根系生長和發育,直接影響棉花根系下扎和伸展,造成棉花根系畸形和扭曲,不利於根系對養分和水分的吸收,繼而影響棉花地上部分正常生長髮育,導致蕾鈴脱落增加,引起棉花早衰。

2.地膜棉存有不足。前期容易瘋長;中期容易倒伏;後期容易早衰。主要是由於地膜棉根系分佈淺,發育提前,不利於棉花根系吸收土壤深層的水分和養分,抗旱性減弱,一旦遇到高温乾旱,或水量不足,極易引起早衰。

3.水肥管理不當。棉花生長前期施肥料多,中後期施的少,導致棉花地上部分的營養體過大,蕾、花、鈴多,但因中後期養分不足,蕾鈴大量脱落,棉株生殖器官發育不良,引起早衰。

4.化調不合理。若時間不當會使棉花中上部果枝伸得太長,影響下部果枝的通風、透光和葉片的光合作用,造成下部果枝蕾、鈴脱落,即使不脱落形成的鈴也較小,單鈴重較輕,引起棉花早衰。

5.害蟲危害。棉花蚜蟲、棉葉蟎以刺吸式口器在棉葉背面吸食汁液,破壞葉片光合作用,使葉變色、捲縮,甚至脱落,引起早衰。噴灑農藥、噴肥濃度過大,噴藥次數多,會使葉肉細胞受損,葉片上出現圓形或不規則的水漬狀斑塊,或葉片發紅而枯焦,導致蕾鈴脱落嚴重,引起早衰。6.品種抗性差。棉花品種繁多,更新快,棉花本身的抗病性、抗逆性差,也會引起早衰。7.氣候因素。花鈴期的連續降雨和低温,引起棉花大面積紅葉,甚至乾枯脱落,引起棉花早衰。

二、防治對策

1.選擇生產潛力大、有後勁,後期結鈴性強、不早衰的高產優質品種。嚴禁從重病區調入未經檢疫合格的種子。

2.合理輪作。調整種植結構,實行糧、棉輪作倒茬,以保持土壤養分的長久穩定循環。

3.水肥管理。施足基肥,增施鉀肥。每畝施用化肥分別為:尿素10公斤、磷酸二銨20~25公斤、鉀肥20~30公斤;除農家肥外,還要補施一定量的硫酸鋅、硼砂等微肥,具體用量為硫酸鋅1~2公斤、硼砂0.5公斤。地膜棉的苗期、蕾期一般不追肥。花鈴期肥要早施、重施,施肥量佔總量的2/3,要改花鈴期一次施肥為初花期和盛花期兩次施肥。初花期施尿素每畝7~8公斤,盛花期施11~14公斤。追肥要開溝埋施,結合澆水,以發揮肥效。地膜棉根系分佈淺,對乾旱比較敏感,尤其是伏旱,極易造成早衰。因此,要澆好初花水、結鈴盛期水和後期水。由於花鈴後期根系吸收能力減弱,而且行間不宜操作,可噴施2%尿素或0.2%的磷酸二氫鉀,或1%的磷酸二銨溶液,每畝用量75公斤左右,每隔7~10天噴一次,連噴2~3次。

4.病蟲害的防治。棉花的主要病害有:立枯病、炭疽病、枯、黃萎病;蟲害有:地老虎、棉蚜、棉鈴蟲、紅蜘蛛、斜紋夜蛾、盲椿象、棉薊馬等。對於棉花枯、黃萎病,輕病區要拔除病株,減少病菌的積累,重病區實行小麥、玉米等禾本科作物與棉花輪作有明顯減輕病害的作用。防治蟲害要做到早調查、早防治,力爭將危害消滅在中心株或點片發生階段。在藥劑防治時做到低濃度、大水量,減少農藥噴灑次數。嚴禁使用對天敵殺傷大的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