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稻田種藕值得重視的問題

科普 閲讀(8.05K)

有的稻田改種蓮藕後,多為零星分散的單一化種植,且管理較粗放,生產效益有所侷限,以下幾個問題值得重視:

稻田種藕值得重視的問題

1、創新栽培制度。

過去蓮藕大都在池塘種植,魚藕共生,效益倍增。改在稻田種植後,這一形式同樣適用。但為充分利用地力,進一步提高經濟效益,尚可採用“菜—藕—稻”等輪作方式,實現一年三收。即在安排上,初冬種菜,早春收穫,隨即栽上早藕,待到七月底、八月初挖藕,然後再插一造晚稻。只是應注意選用早熟藕種,並在挖藕前約一週,先將藕葉(連梗)割去,以減少藕鏽,提高其商品價值(藕鏽為氧化鐵,割去梗葉,在淹水情況下,可切斷空氣氧原,減少藕皮氧化鐵形成)。此外,早藕採挖後,宜將較小的子藕留下,並栽在稻田四周,待晚稻收穫後,再挖藕上市或留作次年用種。

2、改進栽培技術。

稻田種藕,生長期較短,密度宜加大,一般株行距以1米×1·5米左右為宜。灌水宜掌握“前淺、中深、後淺”的原則,生長期間不應斷水。通常需追肥2次,分別於1—2片立葉期及封行前進行。此外,為避免蓮鞭穿透田埂,還應及時檢查和調整其生長方向,可通過觀察地上部前端小葉捲曲的朝向來進行判斷,若發現其朝向田埂一邊時,即可選晴天午後,將蓮鞭一側的泥土扒開,然後將已露芽頭的蓮鞭用手輕輕托起,轉變其方向後再埋入泥土中。

3、突破留種傳統。

生產上載統習慣,多采用商品藕(整藕)做種,因其用種量大,無疑要增大成本投入,並不划算,應予改變。至於蓮籽,因播後生長變異性大,藕的商品價值不高,一般只用於培育雜交新品種。藕節是利用它的腋芽繁殖,生長力較弱,生產上亦不宜採用。所以,較適宜生產應用的是藕頭(主藕或子藕頂端一節)、子藕(主藕上的分枝,有1節或2—4節不等)或頂芽。其中最節省用種的是頂芽,但要求管理較嚴格,栽培措施要跟得上。由藕芽伸出,長出分枝並帶有頂芽和小葉,且具兩節以上相連的節鞭,則可作為田間補苗或遲栽用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