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花生葉斑病的發病原因 | 花生褐斑病的發病原因?

科普 閲讀(3.12W)
花生葉斑病的發病原因,花生褐斑病的發病原因?

花生褐斑病是世界性普遍發生的病害。在中國各花生產區均有發生,是花生種植中分佈最廣、為害最重的病害之一。花生初花期開始發生,生長中後期為發生盛期。病葉佈滿病斑,光合作用面積減少,造成早期落葉、莖稈枯死,嚴重影響幹物質積累及莢果飽滿度和成熟度。受害花生一般減產10-20%,重者減40%以上。

高温、多雨、多霧、多露、日照不足的高濕天氣有利於病害的發生和蔓延,大雨過後驟晴、悶熱,病情迅速發展,特別是7-8月多雨潮濕天氣發病重,乾旱少雨的天氣發病較輕。氮肥施用過多、植株生長過嫩多汁,土壤黏重、偏酸,重茬連作等地塊發病重,土壤肥力不足、耕作粗放、雜草叢生的地塊,植株抗性降低,發病較重。一般在水肥充足、地勢低窪、土壤潮濕、田間病殘體多的地塊易發病。在種植密度大、植株生長茂密而又少見陽光的中下部葉片上發病較多。花生生育前期發病少而輕,老葉發病多而重。花生品種間抗性有差異,直生型品種較蔓生型或半蔓生型品種抗病,晚熟品種發病較重。

拔出病苗可看到種子根的一處或幾處及根尖變褐、腐爛,逐漸擴展侵染中胚軸,致使根系發育不良,根毛減少,扎不下根,受害嚴重者不產生次生根。之後根系會逐漸變成黑褐色,莖基部呈水漬狀褐色腐爛,濕度大時近地面處產生白色或粉紅色黴狀物。

花生褐斑病,又稱花生早斑病,是由花生尾孢菌侵染所引起的、發生在花生葉片上的一種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也可為害葉柄和莖稈。

病菌以子座、菌絲團或子囊腔在病殘體上越冬。翌年條件適宜,產生分生孢子,借風雨傳播進行初侵染和再浸染。菌絲直接伸入細胞間隙和細胞內吸取營養。一般不產生吸器。該菌生育温度範圍10-33℃,最適25-28℃。氣候多雨潮濕,發病重。該病發病較早,嫩葉較老葉發病重。

葡萄露地秋栽容易凍死,大棚秋栽不利於休眠,所以露地和大棚都是春栽最好,時間在3-5月,土壤解凍後至發芽後,但越晚長勢越弱。另外,大棚也可以先栽樹後建棚。

花生褐斑病也稱早癍病,是花生生長髮育過程中危害比較嚴重的病害。該病主要發生於花生生長前期和中期,初期只是葉片上出現小的癍點,莫要小看葉片上的這些小病癍,常常會引起早期落葉,降低植株光合作用效率,影響養分積累而導致減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