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江西省綠色優質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科普 閲讀(2.93W)
江西省綠色優質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

水稻是江西省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為了生產出綠色優質的稻穀,促進當地糧食產業的發展,提高農民的種植效益,特制定該技術規範,以供廣大稻農參考。

綠色優質水稻高產高效栽培技術通過選擇適宜種植基地和優質稻品種保障產地安全和品質優良;通過健身栽培、化肥有機替代、優化高效施肥和綠色植保,減少化肥、農藥用量,保障稻穀安全、質優;通過安全收穫儲運和綜合利用副產品預防稻穀污染和保障環境安全。

適宜區域

全省產地環境符合NY/T391-2000要求,適宜有規模加工企業帶動的地區大面積推廣。

效益目標

1.產量效益目標:早、晚稻畝產400-450公斤,一季稻畝產450-500公斤,早稻畝增綜合效益100元以上,中晚稻畝增綜合效益300元以上。

2.米質目標:早稻A級綠色大米,中、晚稻稻米品質國標三級以上,品質口感符合市場需求,有利於實現優質優價。

3.化肥、農藥減量目標:化學氮肥用量減少50%,化學農藥用量減少20%。

技術要點

1、基地選擇

基地要遠離污染源,生態條件良好,生物多樣性保持較好,產地土壤、水、大氣環境符合NY/T391-2000標準要求。同時,應儘量選擇有獨立生態小流域、隔離條件較好的區域,稻田地勢應相對平坦,排灌方便、不易受水旱災害,土傳病害和惡性雜草較少,而且相對集中連片。

2、品種選擇

應選用通過審定或引種備案,且米質優、豐產穩產性好、生育期適宜、抗病蟲能力強的品種,並做到定期更(輪)換品種。早稻可選用常規稻湘早秈45號,雜交稻陵兩優722、株兩優171;一季稻可選用常規稻九香粘、外引七號、興安香佔、贛晚秈30(923)、贛晚秈40等,雜交稻隆兩優534、晶兩優534等;晚稻可選用常規稻美香新佔,雜交稻萬象優華佔、泰優398、野香優2號、泰優871等。

3、種植模式

提倡採用生態種植模式,如稻鴨(漁、蛙)共育、畜-沼-稻等生態種養結合模式,大力推廣肥(油菜、紫雲英、馬鈴薯)-稻-稻、肥(油菜、紫雲英、馬鈴薯)-稻等用地與養地相結合的種植制度,增加有機肥來源,提高耕地質量。

培育壯秧

通過培育壯秧提高水稻秧苗素質。培育壯秧要強調以下幾點:

(1)浸種消毒。播種前曬種1-2天,清水選種後,選用咪鮮胺、乙蒜素或1%石灰水浸種進行種子消毒。

(2)要求稀播。一般每畝大田雜交稻用種量為:早稻1.75-2.0公斤,晚稻1.25-1.5公斤,一季稻0.75-1.0公斤;常規稻畝用種量為:早稻4.0-5.0公斤,晚稻3.0-4.0公斤,一季稻2.0-3.0公斤;濕潤育秧按秧本比1:10備足秧田,塑盤育秧早稻為561孔的塑盤每畝45-50片,晚稻為434孔塑盤每畝65-70片,一季稻為434孔塑盤每畝50-60片;機插育秧按照秧本比1:80備足秧田。

(3)施足基肥並及時追肥。一般每畝秧田施足腐熟的農家肥1000公斤或綠肥1000-1500公斤作基肥,並施三元複合肥(15-15-15)30公斤;在2葉1心時追施尿素和氯化鉀各3-5公斤作斷奶肥,移栽前3-5天追施尿素和氯化鉀各3-5公斤作送嫁肥。

(4)加強秧田病蟲草等有害生物的防治。應堅持預防為主,綜合應用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綠色防控技術的原則,按照國家禁限用農藥管理規定和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NY/T393-2013)要求安全科學使用化學農藥。

4、合理密植

根據不同育秧方式要求適齡移(拋)栽,適當增加密度,一般早稻每畝插足2.2-2.5萬蔸,雜交稻每蔸2粒穀苗,常規稻4-5粒穀苗;一季稻插足1.2-1.6萬蔸,雜交稻每蔸1粒穀苗,常規稻每蔸2-3粒穀苗;晚稻插足1.8-2.2萬蔸,雜交稻每蔸1-2粒穀苗,常規稻每蔸3-4粒穀苗。有條件的地方移栽或機插採用寬行窄株種植,拋秧田每隔3米撿出工作行。

5、優化施肥

堅持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和減氮控磷穩鉀補微的施肥原則,有機氮佔總施氮量的50%以上,有機肥可用綠肥、稻草還田、沼肥、餅肥、畜禽糞便及商品有機肥等;依據測土配方施肥建議卡,做到精準施肥,有機肥和磷肥一般全部作基肥,化學氮肥和鉀肥的基肥、分櫱肥、穗粒肥的比例,早稻6:2:2,中晚稻5:2:3並注意根外補施微肥。肥料應符合NY/T394-2000的規定,禁止使用未經國家或省級農業部門登記的化學肥料及生物肥料和重金屬超標的有機肥料及礦質肥料。

6、科學灌溉

(1)控水灌溉。一般每次灌水深度2釐米左右,並儘量增加稻田露田時間,除曬田期外其它時期田不開裂即可。

(2)提早多次輕曬。當田間苗數達到計劃穗數的80%左右時開始曬田,曬至田邊微裂、田中不陷腳時灌薄水濕潤,保持裂不增寬、土不回軟,多次輕曬,到倒2葉露尖期覆水養胎。

(3)深水調温。水稻灌漿期遇不利天氣(如早稻遇高温或晚稻遇低温)可灌10釐米以上深水調温。

(4)切忌斷水過早。一般早稻收穫前5天、中晚稻收穫前7天斷水。

7、病蟲害綠色防控

優先採用農業防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等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措施。化學農藥使用應嚴格執行NY/T393規定,嚴格控制化學農藥使用量和安全間隔期,並注意合理混用、輪換、交替用藥,克服或推遲病蟲害抗藥性的產生和發展。化學用藥要做到:用藥指標準、選用農藥品種準、用藥時期準、用藥量準、用藥方法準的“五準”精準減量用藥要求,具體防控技術請對照《水稻病蟲害統防統治與綠色防控技術》。

8、收穫儲運

成熟期要搶晴收穫並單收、單曬、單儲,收穫時使用聯合收割機收穫,曬穀宜選用竹曬墊,禁止在瀝青或水泥地面上或黃泥砂地面上曬穀,以防污染。無安全、無污染曬穀條件的,應選用烘乾機烘乾。曬或烘乾後,宜立即包裝並掛上標籤,標明品種、產地、日期等,然後用單獨的倉庫儲藏。

儲藏倉庫應避光、常温、乾燥、有防潮設施,貯藏設施應清潔、乾燥、通風、無蟲害和鼠害;儲藏時可布放鼠夾防治鼠害,並安裝黑光燈誘殺害蟲,嚴禁使用化學農藥消毒;儲運工具用竹木製品或棉麻製品,而且應清潔、乾燥,嚴禁與有毒、有害、有腐蝕性、有異味的物品混運。收穫後的副產品如秸稈、壟糠、米糠等可綜合開發利用,提倡稻草還田,嚴禁焚燒、胡亂堆放、丟棄導致環境污染。

9、風險提示

①選用有市場開發潛力、市場認可的優質稻品種,以食味品質為主,兼顧外觀品質和營養品質等指標。

②採用優質稻綠色高效栽培技術以保障優質稻品質優先,應避免稻穀收穫、加工等環節混雜,確保優質優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