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項目>種植>

地被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生態應用

種植 閲讀(2.19W)

植樹、栽花、種草在城市生態環境建設中是園林綠化不可或缺的三大組成部分,過去由於認識程度和經濟水平的原因,忽視了地被植物的應用,致使綠地系統層次單品種單調,不僅景觀失衡,也影響城市生態環境的潔淨。地被植物的合理推廣應用將有效解決提高綠化覆蓋率、增強生態環境和節約管理成本方面的尖鋭矛盾。地被植物選用得當,除可完善綠地的生態功能,尚可豐富園林綠化的景觀效果,降低常規養護費用,某些地被樹種的綜合開發還可增加經濟收入,兼顧生態、景觀、經濟效益,一舉三得。園林綠化中應用的地被植物,是指一些植株低矮、枝葉密集、具有較強擴展能力、能迅速覆蓋地面且抗污染能力強、易於粗放管理、種植後不需經常更換的植物,它既用於大面積裸露平地或坡地的覆蓋,也可用於林下空地的填充。地被植物具有防塵、降温、增濕、淨化空氣、防止表土被沖刷等顯著生態功能及綠化景觀效應,可為人們提供高質量的生活空間。其中,木本地被樹種特指那些低矮的灌木、藤木及竹類等不同類型的多年生木本植物,在園林綠化植物配置中作用非凡。地被樹種的栽植應用,無論是從生態意義上,還是從觀賞價值上,都不是單株個體所能完成的,必須依賴羣體建植的覆蓋效果。通常認為優良的地被樹種應具備的基本條件為:

地被樹種在園林綠化中的生態應用

(1)植株低矮、耐修剪:植株高度多為30釐米左右,耐修剪,萌芽、分枝力強,枝葉稠密,能有效體現景觀效果。

(2)延伸迅速:枝幹水平延伸能力強,擴張迅速,短期就能覆蓋地面、自成羣落,生態保護效果好。

(3)適應性強、易管理:對光照、土壤、水分適應能力強,對環境污染及抗病蟲害抵抗能力強,適宜粗放管理。

(4)綠色期長、耐觀賞:綠色期長,全年覆蓋效果好,以常綠樹種最佳,彩葉、開花樹種的結合選用,更可活躍季相。地被植物的栽植提高了綠視率,增加了單位面積的葉面積指數。此外,地被樹木根系淺而龐大,能疏鬆表層土壤、調節地温、增加土壤腐殖質含量,對上木生長有促進作用。地被樹種的選擇和應用適當,空間和環境資源將會得到更大限度的利用。地被樹種按其生態特性可分為三類:一是陽性地被樹種,可在全日照的空曠地段應用,如鋪地柏、偃松、地被月季、紅葉小檗等。二是陰性地被樹種,可在鬱閉度較高的區間或林冠下應用,如桃葉珊瑚、八角金盤、常春藤、絡石等。三是半陰性地被樹種,可在疏林或林緣處應用,如八仙花、杜鵑、海仙花、衞矛、扶芳藤、金銀花、長春花等。園林綠化中的植物羣落類型多、差異大,地被樹種的選用雖無固定模式,但亦應根據因地制宜,功能為先,高度適應,四季有景的原則統籌配置。一般情況下,地被樹木配置的景觀功能主要是使羣落層次分明,主體突出,切不能喧賓奪主,造成層次不清、雜亂無章的負面效果。作為處於植物羣落最下層的地被樹木,選用時應與上層樹木形成錯落有致的組合,搭配高度應適當。此外,還應考慮種植地段的面積大小和場景開闊程度,區別配置,以免顯得過於單薄或擁擠。地被樹木在羣落中成片配置後,成為主景的底色,其季相色彩的合理運用,可與上木相映成趣,景隨季變。如金絲桃常與棕櫚植物搭配,纖枝勁葉,剛柔相濟;海棠、月季常用於雪松樹前,紅花綠葉,對比明快;水杉林下常植耐陰的桃葉珊瑚、常春藤、菲白竹等,在上木落葉期依然保持一派生機,隆冬景觀不顯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