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四葉草的養殖方法以及繁殖方式

科普 閲讀(1.9W)
四葉草的養殖方法以及繁殖方式

四葉草是車軸草屬植物(包括三葉草屬和苜蓿草)的稀有變種,也有五葉以上,最多是十八葉。在台灣,“四葉草”普遍所指的是四葉的酢漿草。在西方認為能找到四葉草是幸運的表現。

在日本則認為會得到幸福,所以又稱幸運草。四葉草會被賦予這些意義是因為其非常珍罕性,大概一萬株三葉草中只會有一株是四葉的(一説為十萬株才有一株)。

四葉草的形態特徵:四葉草是多年生草本植物,高10-60釐米;莖直立,少分枝,具4角稜,無毛,僅在節上具一環白色剛毛。葉紙質,6-10片輪生,倒披針形、長圓狀披針形或狹橢圓形,長1.5-6.5釐米,寬4.5-17毫米。

在下部的較小,長6-15毫米,寬3-5毫米,頂端短尖或漸尖,或鈍而有短尖頭,基部漸狹,沿邊緣和有時在下面沿脈上具短的、向上的剛毛或在兩面被稀薄緊貼的剛毛,1脈,無柄或具極短的柄。

傘房花序式的聚傘花序頂生,長達9釐米;苞片在花序基部4-6片,在分枝處常成對,最小的長1.5-2毫米,披針形;花直徑3-7毫米;花梗長2-3毫米,與總花梗均無毛;花冠白色或藍白色,短漏斗狀,長約4.5毫米,花冠裂片4,長圓形,長2.5毫米,比冠管長;

雄蕊4枚,具短的花絲;花柱短,2深裂,柱頭球形。果爿雙生或單生,球形,直徑約2毫米,密被鈎毛;果柄長約4毫米。莢果褐色,矩圓筒形,長21~27毫米,闊約3~4毫米,多數有種子。四葉草花期5-7月,果期8-9月。

四葉草的生態習性:四葉草喜陽、喜濕,生命力強,截一段栽種可長出新的一株;夜間,四張葉子會緊閉在一起,次日太陽升起前再開放,看來它懂人性!四葉草生於山地林中或灌木叢林,海拔1580-2800米。

喜濕潤,較耐陰,對土壤要求不嚴,但以在土壤深厚、地勢平坦、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生長最佳。耐踐踏,適宜修剪,莖匍匐生長,但不易折斷。盆栽一段時間後四葉草會變。

生長不如盆栽前,葉也會變的稀疏、細小,施肥收到的成效也小;如果發現上述情況可能是盆栽土裏有蟲(可能是白色),建議換土,否則有可能病死!最好還是放栽野外為好,難種植

四葉草一年一次的輪迴;在每年的七月到九月之間枯萎,三葉草有種子在適合的環境下可以再長出新的幼株,而四葉草是沒有種子的,也只有在一千萬株傳統的三葉草中尋找。即使找到也難以避免她的離去!她的珍貴亦在此!

四葉草的養殖方法

養殖要點:四葉草在盆內最好移栽其苗,栽植時期一年四季均可。一般可春天栽植,經過一夏天,秋季即能長滿直徑50釐米的盆面。栽植時沿盆邊挖穴栽植,因其生長很快。

株距不要太密(稀一點前期還不影響對盆內植物的施肥)。當盆面覆蓋滿以後,對盆內植物可施液體肥料。當施液肥也不能滿足其生長需求時,可將予施肥部位的四葉草挖出後進行施肥。

要進行全面施肥時,可將四葉草全部挖出,待施肥完畢後,再重新栽植。當植株生長過於茂密時,可進行刈割,使其重新生長。作地被種植時,耐粗放管理,注意防治鏽病。適應性廣,對土壤要求不嚴,只要在降水充足,氣候濕潤,排水良好。

四葉草的繁殖方式

球莖繁殖:紅花酢漿草的連體莖可以分離為母球莖、芽球莖、葉球莖3種。這3種球莖中母球莖具有直接分生球莖的能力,直徑2至2.5釐米,具殘留葉痕,在葉痕處着生有潛伏芽,可先後萌發長成球莖。

芽球莖為母球莖上生長的幼球,球體直徑約為0.5至0.8釐米。葉球莖是由芽球莖生長的長出葉片的帶葉球莖,可開花,約1.2至1.5釐米,當其生長髮育後即成為母球莖。據試驗,單球莖的繁殖係數高,平均每個單球莖可獲得球莖15至17個左右。

分株繁殖:為增加繁殖係數,在分球莖繁殖的基礎上,也可將球莖根據大小切成2至6瓣繁殖。栽培兩年的球莖,每株可繁殖20至30株。母球莖、葉球莖單體露地栽植成活率相差無幾,很快可發新葉,當年即可開花,但以葉球莖的繁殖係數最高。

不同時期栽培的紅花酢漿草成活率無太大差異,一般情況下紅花酢漿草繁殖以春秋為主。也可用播種繁殖,春、秋季皆可進行,在25℃以上的高温上,一週即可出芽,春播當年可生成完好的根莖而開花,秋季播種第二年才能開花。

紅花酢漿草的病蟲害防治由於紅花酢漿草花期長,所以生長期間需大量肥水,應在春季返青前,每畝施複合肥15至20公斤,可穴施,也可視土壤墒情結合澆水灑施。在生長季節應及時施肥、澆水。除休眠期外,每月施1-2次糞肥或餅肥水就可保證其葉茂花繁。

7、8月份盛夏高温階段,紅花酢漿草有時會出現被迫休眠,花葉發黃,開花減少,此時如能注意遮蔭降温,則基本上可以避免其明顯的休眠,保持花開不斷。在此期間,對出現的部分黃葉要及時清除掉,以免有礙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