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小麥氮肥後移新型技術你是怎樣理解的?

科普 閲讀(1.62W)
小麥氮肥後移新型技術你是怎樣理解的?

小麥氮肥後移新型技術你是怎樣理解的。

現在有很多新型的技術都可以促進小麥優質高產,下面給大家介紹小麥氮肥後移新型技術:

1.小麥氮肥後移技術適用於肥水條件較好的高產麥田和優質專用小麥的田間管理

2.確定合理的低肥與追肥比例,施肥比重後移。氮肥後移技術將氮素化肥的底肥比例減少到50%,追肥比例增加到50%,土壤肥力高的麥田底肥比例為30%~50%,追肥比例為50%~70%。

3.春季追肥時間後移,建立兩種分櫱成穗類型品種的合理羣體結構和產量結構。一般情況下,春季追肥由返青期或起身期後移至拔節期;土壤肥力高的地塊採用分櫱成穗率高的品種,春季追肥可在拔節期至旗葉露尖時進行。

4.注意及時防治小麥條鏽病、白粉病、赤黴病、紋枯病,蚜蟲;採用人工或化學的方法,防除雜草。

(二)技術效果

1.有效地控制無效分櫱過多增生,塑造旗葉和倒二葉健挺的株型;建立開花後光合產物積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的合理羣體結構。

2.提高小麥籽粒蛋白質和濕麪筋含量,延長麪糰穩定時間,顯着改善強筋和中筋小麥的營養品質和加工品質。

3.提高生育後期的根系活力,有利於延緩衰老,提高粒重。

4.減少氮肥的流失,提高氮肥利用率10%,減輕氮素對環境的污染,一般較傳統施肥增產10%左右。

適宜推廣區域:山東和黃淮海高產強筋和中筋小麥區

小麥氮肥後移的增產原理

氮肥後移延衰高產栽培技術是適用於強筋小麥和中筋小麥高產優質相結合的栽培技術。在冬小麥高產優質栽培中,氮肥的運籌一般分為兩次,第一次為小麥播種前隨耕地將一部分氮肥耕翻於地下,稱為底肥;第二次為結合春季澆水進行的春季追肥,我們習慣的傳統施肥方法為底肥一般佔60%—70%,追肥佔30%—40%;追肥時間一般在返青期至起身期,還有的在越冬前澆越冬水時增加一次追肥,讓我們來計算一下,我縣冬小麥的生育期一般為230—270天,小麥從播種、出苗到返青、起身期這段時間大約佔小麥整個生育期的2/3,而這段時期小麥總的生長量不足小麥生育期內總生長量的1/10,大量氮肥重施在小麥生育前期,造成麥田羣體過大,無效分櫱增多,致使小麥到生育中期就田間鬱蔽,麥田透光性較差,下部葉片不能有效利用太陽光能,造成早衰,大大增加了小麥後期倒伏的危險性,影響小麥產量和品質。

再有,由於小麥生育前期,根系不發達,次生根數量少,很難有效吸收土壤中的氮肥,氮素又難以被土壤固定,會隨着降水滲入土壤深處,很難再被作物吸收利用,白白的浪費掉;不但如此,多餘的氮肥還能污染地下水,而對人體造成危害;而氮肥後移技術是將施用氮肥的時期和施用量重點放在了小麥生育中後期,由於此時小麥根系發達,生長速度快,需肥量大,因此對氮肥吸收利用率高,並且可以有效的控制無效分櫱過多增生,塑造旗葉和倒二葉堅挺的株型,使單位土地面積容納較多穗數;挺立開花後,光合產物積累多,向籽粒分配比例大;能夠促進根系下扎,增加土壤深層根系數量和後期根系活力,有利於延緩衰老,延長光合產物向籽粒轉移的時間,增加粒重,提高品質,增加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