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玉米大斑病的傳播途徑 | 玉米大斑病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科普 閲讀(2.97W)
玉米大斑病的傳播途徑,玉米大斑病傳播途徑有哪些呢?

玉米大斑病的傳播途徑是,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田間侵入玉米植株,經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的傳播途徑是,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田間侵入玉米植株,經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玉米大斑病的流行除與玉米品種感病程度有關外,還與當時的環境條件關係密切。

大斑病主要藉助氣流,雨水進行傳播。

玉米大斑病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大病殘體內外越冬,種子也能帶少量的病菌,成為第二年的侵染源。在第二年的6月份,病菌在適宜的温濕條件下,田間侵入玉米植株,需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水飛濺等傳播。到葉片上,從表皮、氣孔、傷口侵入葉內引起發病。温度在20℃-25℃,相對濕度在90%以上,利於病害發展。氣温高於25℃或低於15℃,相對濕度小於60%,持續幾天病害的發展受到抑制。

病殘體與種子傳播,再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以菌絲和分生孢子大病殘體內外越冬,種子也能帶少量的病菌,成為第二年的侵染源。在第二年的6月份,病菌在適宜的温濕條件下,田間侵入玉米植株,需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隨氣流、雨水飛濺等傳播。到葉片上,從表皮、氣孔、傷口侵入葉內引起發病。温度在20℃-25℃,相對濕度在90%以上,利於病害發展。氣温高於25℃或低於15℃,相對濕度小於60%,持續幾天病害的發展受到抑制。在吉林省,玉米的拔節到抽穗期間,氣温適宜,又遇連續的陰雨天,所以今年的病害發展迅速。另外玉米孕穗、出穗期間氮肥不足發病較重,低窪地、密度過大、連作地往往發病較重。

病原菌以菌絲或分生孢子附着在病殘組織內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種子也能帶少量病菌。田間侵入玉米植株,經10~14天在病斑上可產生分生孢子,借氣流傳播進行再侵染。

玉米大斑病病原菌以菌絲和分生孢子附着在病組細內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