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農業高效用水技術

科普 閲讀(1.09W)

推廣節水灌溉,發展節水農業是我國促進農業生產結構調整、加強水資源管理的重要措施,通過加強農業用水管理,制定科學的灌溉制度,完善工程設施,因地制宜地推廣各種節水技術,可以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職權率,促進傳統農業向集約化農業轉變,形成一批優質高效農業生產基地,提高農業經濟效益。通過近幾年對農田節水灌溉的分析研究,形成了工程節水、農業節水、管理節水的體系,使水的利用率提高為85%-93%。

農業高效用水技術

一、節水技術

㈠渠道防滲技術。在自流灌區,土渠易被水沖刷坍塌,渠道滲漏損失量的50%,因此,渠道防滲可大大減少水量損失。渠道防滲一般採用襯砌混凝土U型渠或梯形渠。混凝土防滲渠道粗糙率小,流速快,有利於提高渠道輸沙防淤能力,輸水時間比土渠縮短30%—50%。同時,採用混凝土渠道防滲,有利於控制地下水位,改善土壤,便於渠道管理。

㈡低壓管理灌溉技術。它是用PVC管代替土渠通過輸水暗管式地面移動軟管把水從水源輸送到田間地頭進行灌溉的一種技術,具有節水、節能、省時、省地、適應性強、輸水快、損失少等優點。這項技術主要適用於井灌區,投資相對較少,施工簡單,操作方便,部分地區已大面積推廣使用。管道輸水水的利用率為96%—98%。

噴灌技術。這項技術是通過水泵加壓,使灌溉水流經管道、噴頭等專用設備,射到空中併成霧狀的雨滴,像降雨一樣均勻地散落田間,對作物進行適時適量的灌溉。它適用於各種地形和土壤,具有節水、省力、灌水均勻、保持水土等優點。採用這種技術,一般不會產生地面徑流和深層滲漏,地面濕度均勻,可以根據作物在不同生長時期的需水狀況,適量地供水,灌溉水水的利用率達92%。宜在以井灌為主的蔬菜、果樹、經濟作物等連片種植的地區推廣使用。

㈣微灌技術。它是按照作物需水要求,通過低壓管道系統與安裝在末級管道上的特種灌水器,將作物所需的養分和水準確地輸送到作物根部附近的地表或土層中的灌水方法,又叫局部灌溉。它分為滴灌、滲灌、微噴和湧泉灌溉,具有省水、節能、適應性強等優點,比噴灌節水15%—20%。以灌溉果樹、蔬菜、花卉、藥材等經濟為主。

二、節水措施

㈠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做好土壤墒情測報工作,根據土壤墒情含水量和作物在不同生長期需水量不同,確定作物是否受旱,及時收聽收看天氣預報,在不影響作物生長的前提下,利用雨水達到灌溉目的。在灌溉地作物;先灌墒情好的作物;先灌經濟作物,後灌其他耐旱作物。

㈡短窄畦灌溉。畦長30-50米,畦寬1.5-1.6米,這樣灌溉水的流程減少了沿畦產生的深層滲漏損失,可節約用水量。

㈢耕作保墒。採用深耕鬆土,中耕除草,改善土壤結構等方法,可促進作物根系生長,增加雨水下滲速度,減少水分蒸發。

㈣覆蓋保墒。播種後,在地面覆蓋塑料薄膜、秸稈或其他材料,可以抑制土壤水分蒸發,減少地表徑流,起到蓄水保墒、提高水利用率的作用。通常情況下,覆蓋秸稈可節水15—20%,覆蓋塑料薄膜可節水20%—30%。

㈤調整作物種植結構,選用優質抗旱高產品種。利用不同作物的需水特性,合理調整作物種植結構,合理搭配作物品種,充分發揮品種的增產潛力,通過選擇耗水少而水利用率高的優良品種來達到節水的目的,可使作物產量提高15%—25%。

㈥化學調控節水。為在作物生長髮育期抑制水分過度蒸發,可使用無毒的保水劑、複合包衣劑及多功能抑蒸抗旱劑等,同時多施磷肥,有利於促進根系下扎吸水,以提高作物抗旱能力。

三、節水管理

節水管理包括組織管理、工程管理和用水管理。要完善節水管理制度,制定工程管理措施,確定合理水價,明確職責,加強宣傳,增強人們節水意識,真正達到節水的目的。

農業高效節水技術是一種綜合技術體系,必須把節水灌溉工程技術與田間農業綜合節水技術和節水管理技術有機地結合起來,互相配合,互相補充,從而形成從水源管理,經輸水到作物吸收利用的農業綜合節水技術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