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打瓜常見的病蟲害發病症狀及其防治對策

科普 閱讀(9.08K)
打瓜常見的病蟲害發病症狀及其防治對策

打瓜又稱籽瓜,是西瓜的一個品種,其瓜子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D等營養物質,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經濟作物。然而,在種植過程中,農戶們常常會遇到打瓜病蟲害的問題。以下內容為大家詳細介紹了,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做好打瓜病蟲害的防治工作。

1、打瓜疫黴病

1.1發病症狀

疫黴病又稱為死秧病,是打瓜種植過程中主要的病害之一。發病後在打瓜葉面、藤蔓以及果實上都可以發病,危害葉子時可以在葉子上產生暗綠色的不規則斑點,田間溼度較大時,疾病傳播速度極快,乾燥時病斑呈現黃褐色,很容開裂。藤蔓上發病多在靠近藤蔓先端,形成暗綠色不規則的斑點,然後逐年環繞整個藤蔓莖稈,溼度較大時,呈現腐爛狀,乾燥時變成灰褐色容易斷裂。在果實產生危害,病斑會迅速擴大,在病斑表面形成白色黴狀物。導致該種疾病發生的主要因素是溼度過大,溫度過高,對於排水條件不良,灌溉次數較多很容易引起該種疾病發生。

1.2防治對策

首先,做好農業防治工作。在播種前做好種子消毒工作,將種子放在55度的溫水中浸泡15分鐘,晾乾播種。要選擇地勢較高,排灌能力較好的地塊種植,採用高壟或者高廂面種植,連續陰雨應該做好排水工作,降低田間溼度;其次,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可以選擇使用72%霜洗WP500倍液、58%甲霜靈錳鋅WP500倍液、50%乙磷鋁錳鋅WP500倍液噴霧防治,噴藥防治可以結合葉面肥進行,在發病前可以選擇使用霜脲錳鋅、甲霜惡黴靈或乙鋁錳鋅隨水滴灌2~3次,對控制疾病發生效果顯著。

2、打瓜白粉病

2.1發病症狀

打瓜白粉病又被稱為粉黴病,是危害打瓜葉子的主要病害之一,其也會危害打瓜的葉柄和莖蔓。發病初期會在葉面上產生白色粉狀的小斑點,隨著病情的發展,斑點逐漸擴大成白色粉狀黴斑,較短時間病斑就會蔓延到葉背和葉柄位置。患病嚴重時,整個植株會被白粉色的黴層所覆蓋。發病後期黴層會變成灰白色,在白粉層中會散生出很多小顆粒,危害嚴重時整株打瓜死亡。打瓜葉片對白粉病菌敏感性較強,感染後較短時間內就會枯死。植株種植密度過大,氮肥施入過多,導致植株徒長,田間溼度較大,有利於白粉病的發生。

2.2防治對策

首先,強化田間管理。科學施肥,控制氮肥的施入量,增施有機肥、磷肥和鉀肥,保證田間良好的通風透光效能,田間灌溉要適宜,保證有一個良好的排灌條件;其次,合理輪作。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輪作制度,減少田間病菌數量,至少要進行兩年以上的輪作,降低打瓜病蟲害的發生;最後,做好藥劑防治工作。在白粉病防治過程中,要保證科學使用藥物,現階段防治白粉病比較有效的藥物有敵力康、三唑酮、氟矽唑、25%丙環唑、腈菌唑、信生、斑粒脫、福星等。要藥物防治過程中可以選擇使用12.5%敵力康可溼粉畝用量40克,或者15%三唑酮可溼性粉劑每畝用量80~100克,或者20%三唑酮乳油每畝用50~60克,或者氟矽唑每畝用量4~6克,或者腈菌唑每畝用量12~15克,常規噴霧器每畝用水量30公斤左右,均勻噴施,7~10天1次,連噴2~3次,效果顯著。

3、打瓜蚜蟲

3.1危害特點

蚜蟲又被稱為膩蟲,是危害打瓜的主要害蟲之一,又被稱為瓜蚜。危害特徵主要以成蟲群集在打瓜幼嫩莖葉背面和嫩莖上吸食汁液,打瓜秧苗嫩葉和生長點被危害之後,葉面捲縮在一起,秧苗枯萎,危害嚴重時瓜苗枯死。老葉受危害後葉面不會捲縮,但是會提前枯萎,造成打瓜減產。蚜蟲群集在打瓜幼嫩組織和葉面上所產生的蜜露會嚴重影響打瓜種植正常的光合作用,此外,蚜蟲還是病毒病的中間宿主。

3.2防治對策

首先,消滅蟲源。早春要及時剷除田間雜草,並將雜草集中帶出田間深埋處理,減少蚜蟲的寄生場所和活動空間,減低田間蚜蟲數量。綜合田間間苗和定苗將有蚜蟲的幼苗全部拔出,並帶出田間集中處理;其次,保護好天敵。蚜蟲的天敵很多如七星瓢蟲、草蛉、食蚜蠅、異色瓢蟲、龜紋瓢蟲等。在天敵盛發期儘量不要使用農藥,發揮天敵的控制作用;再次,利用蚜蟲的趨性,使用黃色板進行殺蟲,將黃色板懸掛瓜田內可以誘惑蚜蟲,起到消滅蚜蟲的作用;最後,做好藥物防治工作。幼苗期用40%樂果乳油1200倍液噴霧,成株用800~1000倍液噴霧,還可用2.5%溴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噴藥時,葉片正反面均要噴,而以葉背面和幼嫩部分為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