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科普 閲讀(2.52W)

不知道是否是由於神農皇帝遍嘗百草,創造了黃帝內經,所以中藥材中的很多藥材的名字中才會含有很多黃字。如黃芪、黃芩、黃岑等等。但是無論藥材名字如何,能夠稱為藥的就一定有其獨特的效用。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

一、清熱燥濕

黃芩用於濕温發熱、胸悶、口渴不欲飲,以及濕熱瀉痢、黃疸等症,因此具有清熱燥濕的功效。對濕温發熱,與滑石、白蔻仁、茯苓等配合應用;對濕熱瀉痢、腹痛,與白芍、葛根、甘草等同用;對於濕熱藴結所致的黃疸,可與茵陳、梔子、淡竹葉等同用。

二、涼血安胎

黃芩治療孕婦的胎動不安,涼血安胎。常與白朮、竹茹等配合應用,起到保胎的作用。

三、主治温熱病

黃芩主治温熱病,温熱病特殊性表現為發病急、變化快、變證多 ,除必具發熱外,大多熱勢較高。服用黃芩,能夠緩解病情。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2張

黃芩葉的食用禁忌

脾肺虛熱的人不能飲用黃芩。尤其是中寒作泄,中寒腹痛,肝腎虛而少腹痛,血虛腹痛,脾虛泄瀉,腎虛溏瀉,脾虛水腫,血枯經閉,氣虛小水不利,肺受寒邪喘咳,及血虛胎不安,陰虛淋露的人。黃芩茶要注意這些禁忌的人羣,以免飲用後對健康不利,導致一些副作用的出現。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3張

黃芩與黃芪的區別

一、別稱差異

1、黃芩:黃芩別稱山茶根、土金茶根等,產於黑龍江、遼寧、內蒙古、河北、河南、甘肅、陝西、山西、山東、四川等地。

2、黃芪:黃芪別稱棉芪、黃耆、獨椹、蜀脂、百本、百藥棉、黃參、血蔘、人銜等,產中國東北、華北及西北。

二、黃芩和黃芪的形態區別

1、黃芩:黃芩為脣形科黃芩屬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質根莖肥厚,葉堅紙質,披針形至線狀披針形,總狀花序在莖及枝上頂生,花冠紫、紫紅至藍色,花絲扁平,花柱細長,花盤環狀,子房褐色,小堅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2、黃芪:黃芪為豆科黃芪屬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複葉,有13-27片小葉,長5-10釐米,葉柄長0.5-1釐米,總狀花序稍密,有10-20朵花,總花梗與葉近等長或較長,至果期顯著伸長,莢果薄膜質,稍膨脹,半橢圓形,長20-30毫米,寬8-12毫米,頂端具刺尖,種子3-8顆,花期6-8月,果期7-9月。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4張

三、黃芩和黃芪的功效區別

1、黃芩:黃芩味苦、性寒,歸心、肺、膽、大腸經,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的功效,主治温熱病、上呼吸道感染、肺熱咳嗽、濕熱黃膽、肺炎、痢疾、咳血、目赤、胎動不安、高血壓、癰腫癤瘡等症。

2、黃芪:黃芪味甘,性温,歸肺經,有益衞固表、補氣昇陽、託毒生肌、利水消腫的功效,主治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脱肛、自汁盜汗、血虛萎黃、陰疽漫腫、氣虛水腫、內熱消渴等症。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5張

黃芩的炮製功效

1、生黃芩:生黃芩偏於清熱燥濕,多用於濕熱病症,如濕温、黃疸、瀉痢、熱淋等證,常與滑石、通草、豆蔻、梔子等配伍。

2、酒黃芩:酒黃芩偏於清肺熱,多用於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常與半夏、南星、貝母、石膏等配伍。

3、炒黃芩:炒黃芩偏於清熱瀉火安胎,多用於氣分熱造成的胎動不安,常與白朮、當歸等配伍。

4、黃芩炭:黃芩炭偏於清熱止血,多用於內熱旺盛,迫血妄行所致的吐血、咳血、衄血、便血等,常與生地、白茅根、三七等配伍。

黃芩葉的功效與作用及禁忌 第6張

黃芩作為一種藥材,不僅根部能夠入藥,黃芩葉也是藥材的一種,因此,對於眾多名稱相似的藥材,我們一定要擦亮自己的眼睛,明確的區分他們各自的形態和藥效,這樣才能發揮藥材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