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蠶豆枯萎病是如何浸染循環的?

科普 閱讀(3.21W)

病菌主要以大田內病株殘體上的菌絲、分生孢子座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爲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病殘體上面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年以上。另外,從病田收穫的種子、帶菌的肥料、灌溉水均可能傳病,但不是主要的。

蠶豆枯萎病是如何浸染循環的?

病菌主要以大田內病株殘體上的菌絲、分生孢子座或厚垣孢子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成爲第二年初侵染的主要來源,病殘體上面的病菌在土壤中至少可以存活2年以上。另外,從病田收穫的種子、帶菌的肥料、灌溉水均可能傳病,但不是主要的。病菌直接或經傷口侵人主根、側根的根尖及莖基部,以後病株根部開始發黑,根部皮層被腐蝕,主根心髓變成鏽褐色,隨着病情的加劇,病菌沿莖的中軸向上蔓延,到蠶豆生長後期可上升到莖的2/3部位。耕作的農具和水可在田間傳播。蠶豆收穫後,病菌又隨病殘體在土壤中越夏或越冬。

加強水肥一體化種植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

種植此品種應該加強管理等技術要點。

1、輪作與非寄主作物輪作3一5年,可明顯降低發病率。2、選擇無病種子及種子處理儘量在無病株上留種,播前用種子重量0.4%的福美雙拌種或用40%福爾馬林液100倍液浸種30分鐘。3、加強田間管理如注意灌溉和排水,保持土壤溼度,防止土壤過幹或過溼。施足基肥,追施化肥。病田收穫後,及時清除病殘體並集中銷燬,實行秋耕冬灌等。

選擇優良品種合理密植,加強日常水肥管理。

加強田間管理,做好病蟲害防治。

加強水肥管理,防治病蟲害。

土壤帶菌靠雨水或人爲勞作活動傳播。

加強肥水管理和病蟲害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