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種植技術>

山茱萸栽培技術 | 附植物特徵

種植技術 閲讀(1.7W)

山茱萸可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其中無性繁殖植株可提早6-8年結實,具體方式有壓條繁殖、扦插繁殖等。扦插繁殖時間以5月中下旬為好,將優良植株的枝條切成15-20釐米,枝條上保留2-4片葉,然後將枝條插入腐殖土和細砂混勻所做的苗牀上,扦插行株距20釐米×8釐米、深度12-16釐米為好。

山茱萸栽培技術,附植物特徵

一、植物特徵

1、山茱萸為落葉喬木或小喬木,樹高3-10米,樹葉黑綠色,單葉對生,卵形或橢圓形,葉長4-12釐米,葉寬2-6釐米,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葉面疏生毛,背面毛密。側脈6-8對花為兩性花,黃色傘狀花序,每一花序由20-30朵子花組成,傘形花腋生,先葉開放,花黃色。核果橢圓形,熟時深紅色。

2、山茱萸別名藥棗、萸肉、棗皮,屬山茱萸科山茱萸屬植物,有山茱萸和川鄂山茱萸,藥用栽培主要是山茱萸。目前雖無品種,但調查表明,種內經濟性狀具有顯著變異,容易選育新品種。

二、生物學特性

1、生長髮育要求

土質肥沃,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的壤土和砂質土壤。山茱萸在北京地區能安全越冬,成樹在晉中、晉南地區也可安全越冬。山茱萸多分佈於陰坡、半陰坡及陽坡的山谷、山下部,以海拔250-800米的低山栽培較多。

2、對環境條件要求

適宜年平均温度8-17.5℃,抗寒性強,可耐短暫的零下18℃的低温及年降雨量600-1500毫米的地區。

三、繁殖方法

1、有性繁殖

(1)種子採摘

秋季選壯大果實,除去果肉、洗淨。因種子皮厚而硬,播種前需催芽。

(2)種子處理

種子置於1%-2%鹼液中,手搓3-5分鐘,然後加開水燙,邊倒開水邊攪拌,直至水浸沒種子。等水涼後再搓3-5分鐘,後用冷水泡24小時。撈出種子晾曬8小時,3天后90%種殼裂開時用濕沙與種子按4:1混合,然後沙藏。

(3)播種育苗

春分前後挑出已破頭萌發的種子進行播種,在畦上按25釐米的行距開淺溝,深度5釐米左右即可,均勻撒播種子,覆土3-4釐米,適當澆水保持土壤濕度,40-50天可出苗。一般15公頃用種750-1050千克。幼苗長出2片真葉時間苗,苗距7釐米。6月上旬中耕,入冬前澆水1次,並給幼苗根部培土,以便安全越冬。

(4)移栽

次年春季苗高60釐米移栽。髮梢前移栽為好。每公頃栽植450-750株,間套作物的地塊每公頃栽300株為好。栽植後加強水、肥、光、氣、熱等措施。

2、無性繁殖

無性繁殖植株可提早6-8年結實,選擇果大、果多、肉厚、出皮率高的作為母株。温度低的地區應注意晚花單株的選擇,使花期避開低温多雨的天氣。

(1)壓條繁殖

秋季收果後將近地面二三年生枝條彎曲至地面,將切至本質1/3枝條埋入巳施腐熱廄肥的土中,蓋15釐米砂壤土,枝條先端露出地面。勤澆水,壓條第二年冬或第三年春將已長根的壓土扒開,割斷與母株連接部分,將有根苗另地定植。

(2)扦插繁殖

5月中下旬進行扦插繁殖為好,將優良植株的枝條切成15-20釐米,枝條上部需要保留2-4片葉,然後將枝條插入腐殖土和細砂混勻所做的苗牀上,扦插行株距控制為20釐米×8釐米,扦插深度控制為12-16釐米,插後覆土12-16釐米,壓實,澆足水並覆蓋薄膜,氣温控制在26℃-30℃、相對濕度控制在60%-80%之間為好。可以搭上蔭棚,透光度控制為25%,6月中旬將透光度調至10%,越冬前再撤蔭棚。次年適當進行中耕除草,加強水肥管理。深秋冬初或次年早春起苗定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