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技術>設備>

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

設備 閲讀(3.17W)

技術概述:主要包括播前種子處理、土壤製備、精量播種、田間管理和機械化收穫等環節,每項技術措施都應該落實到位。

玉米機械化生產技術

技術要點:

1.播前準備東北、西北地區提倡前茬秋收後、土壤凍結前做好播前準備,包括深鬆、滅茬、旋耕、耙地、施基肥等作業,有條件的地區應採用多功能聯合作業機具進行作業,提倡和推廣保護性耕作技術。深鬆作業的深度以打破犁底層為原則,一般為30-35釐米;深鬆作業時間應根據當地降雨時空分佈特點選擇,以便更多地納蓄自然降水;建議每隔2-3年進行一次深鬆作業。當地表緊實或雜草較旺時,可利用圓盤耙、旋耕機等機具實施淺耙或淺旋,表土處理不超過8釐米。實施保護性耕作的區域,應按照保護性耕作技術要點和操作規程進行作業。

黃淮海地區小麥收穫時,採用帶秸稈粉碎的聯合收穫機,留茬高度低於20釐米,秸稈粉碎後均勻拋撒,然後直接使用免耕精量播種機進行玉米播種,不提倡旋耕後再播種。

西南和南方玉米產區,在播前可進行旋耕作業。丘陵山地可採用小型微耕機具作業,平壩地區和緩坡耕地可採用中小型機具作業。對於粘重土壤,可根據需要實施深鬆作業。

2.精量播種適時播種是保證出苗整齊度的重要措施,當地温在8-12攝氏度,土壤含水量14%左右時,即可進行播種。合理的種植密度是提高單位面積產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各地應按照當地的玉米品種特性,選定合適的播量,保證畝株數符合農藝要求。應儘量採用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作業要求是:單粒率≥90%空穴率<3%傷種率≤1.5%;播深或覆土深度根據土壤濕度而定,一般為5-8釐米,誤差不大於1釐米;株距合格率≥90%;種肥應施在種子側下方,與種子相隔5釐米以上,且肥條均勻連續;苗帶直線性好,種子左右偏差不大於4釐米,以便於田間管理。

東北地區壟作種植行距採用60釐米或65釐米等行距,並逐步向60釐米等行距平作種植方式發展;黃淮海地區採用60釐米等行距種植方式,前茬小麥種植時應考慮對應玉米種植行距的需求,儘量不採用套種方式;西部採用寬窄行覆膜種植的地區,也應儘量統一寬窄行距。西南和南方種植區,結合當地實際,合理確定相對穩定、適宜機械作業的種植行距和種植模式,選擇與之配套的中小型精量播種機具進行播種。

3.田間管理(1)中耕施肥根據測土配方施肥技術測定,按各地目標產量、施肥方式及追肥用量,在玉米拔節或小喇叭口期,採用高地隙中耕施肥機具或輕小型田間管理機械,進行中耕追肥作業,一次完成開溝、施肥、培土、鎮壓等工序。追肥機具應具有良好的行間通過性能,各排肥口施肥量應調整一致,追肥作業應無明顯傷根,傷苗率<3%追肥深度6-10釐米,追肥部位在植株行側10-20釐米,肥帶寬度>3釐米,無明顯斷條,施肥後覆土嚴密。

(2)植保根據當地玉米病蟲草害的發生規律,按植保要求採取綜合防治措施,合理選用藥劑及用量,按照機械化高效植保技術操作規程進行防治作業。苗前噴施除草劑應在土壤濕度較大時進行,均勻噴灑,在地表形成一層藥膜;苗後噴施除草劑在玉米3-5葉期進行,要求在行間近地面噴施,以減少藥劑漂移。玉米生長中後期噴藥防治病蟲害時,應採用高地隙噴藥機械進行植保作業,提高噴施藥劑的精準性和利用率,嚴防人畜中毒、作物藥害和農產品農藥殘留超標。

4.收穫各地應根據玉米成熟度適時進行收穫作業,根據地塊大小和種植行距及作業要求選擇合適的聯合收穫機、青貯飼料收穫機型。玉米收穫機行距應與玉米種植行距相適應,且儘量使播種機與收穫機行數成整倍數關係,以防由於銜接行的較大行距偏差而加大收穫損失,行距偏差不宜超過5釐米。機械化玉米收穫時,植株倒伏率應<5%否則會影響作業效率,加大收穫損失。作業質量要求:玉米果穗收穫:籽粒損失率≤2%果穗損失率≤3%籽粒破碎率≤1%果穗含雜率≤5%苞葉未剝淨率<15%;玉米脱粒聯合收穫:玉米籽粒含水率≤23%;玉米青貯收穫:秸稈含水量≥65%秸稈切碎長度≤3㎝,切碎合格率≥85%割茬高度≤15㎝,收割損失率≤5%.玉米秸稈還田按《秸稈還田機械化技術》要求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