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項目>種植>

雛菊如何管理才能健康成長?

種植 閲讀(1.13W)
雛菊如何管理才能健康成長?

雛菊如何管理才能健康成長。

雛菊管理好了生長才容易,所以我們在管理的時候一定要抓住時期。

從雛菊播種階段,就要特別注意對光照的控制,即使在夏季也要十分注意。雛菊播種時無需覆土,但光照也不能太強,需要適當遮陰,可以用蛭石薄薄覆蓋一層;發芽温度需保持在18℃;基質濕度保持在80%至90%之間,空氣相對濕度則要求100%;pH值應在5.5至6.2之間,期間不需要施肥。七八月份,温室環境多處於高温高濕的狀態,需要利用遮陰網、風扇、濕簾等設施通風降温。

植株長出真葉後,空氣濕度應降低,以防基質過度濕潤,澆水間隔中應讓基質有一個乾透的過程。當苗長有2至3對真葉、根系發育完成時,即可進行煉苗。

在煉苗階段,水分控制特別重要,否則極易出現種苗徒長的現象。鮑青松説,為了避免徒長,首先要保證充足的光照,在不高於5萬勒克斯的前提下,越強越好,要確保不低於1萬勒克斯。同時,還要加強通風,控制温度和濕度,並使用生長調節劑來抑制徒長。

種苗經過煉苗階段便可移植上盆。盆器多選用12釐米口徑的營養缽或花盆,基質要求疏鬆、排水透氣性好,含有鐵螯合物和微量營養元素,黏土含量要求在15%至30%之間,pH值為5.5至6.2,EC值為0.5至0.75。雛菊上盆後,光照更應充足,冬季至少保證5萬至10萬勒克斯。在成品花生產過程中,每週追肥一次即可。

雛菊易感染病菌,因此栽植時要避免密植,保持環境通風透氣。出現病害時,可用800至1000倍的百菌清、1000至1500倍的甲霜靈進行防治;出現蚜蟲等蟲害,應及時清除受感染植株或葉片。

繁殖方法:繁殖菊花可採用分株、扦插、嫁接、播種等多種方法。嫁接法和播種法,技術要求條件高,繁殖過程比較繁瑣,沒有高超的削切、嫁接技巧及良種的選擇、人工授粉等技術,很難繁殖成功。這兩種繁殖方法,也只有需要大量育苗時,在苗圃中進行,家庭養菊,一般多采用分株法和扦插法來進行繁殖。

1.種子繁殖南方多在秋季8-9月份播種,也可春播,但往往夏季生長不良。北方多在春季播種,也可秋播,但在冬季花苗需移入温室進行栽培管理。由於雛菊的種子比較小,通常採取撒播的方式。但播種苗往往不能保持母株的特徵。播種前施足腐熟的有機肥為基肥,並深翻細耙,做成平畦。用細沙混勻種子撒播,上覆蓋細土厚0.5釐米左右,播種後覆蓋遮陽網並澆透水。播後保持温度在28℃左右,在早春陰冷多雨時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持土壤濕度和温度。澆水宜細噴,以防土壤表層板結。約10天后小苗出土,揭去遮陽網或塑料薄膜,在幼苗具2~3片時即可移栽到大田。菊花菜可直播,在我國南方2月即可播種,在北方寒冷地區於4月上旬方可播種,每畝用種量約0.2千克。

2.分株繁殖由於實生苗變異較大,對於一些優良品種可採用分株法繁殖,但生長勢不如實生苗,且結實差。在3月中下旬可將老茬菊花菜挖出,露出根頸部,將已有根系的側芽連同老根切下,移植到大田中。分株繁殖在萌發新梢時進行較適宜。

3.扦插繁殖在整個生長季節均可進行扦插繁殖,以4~6月扦插的成活率高。苗牀好用新土混入經堆漚腐熟的有機肥。剪取具3~5個節位、長8~10釐米的枝條,摘除基部葉片,入土深度為插條長的1/3~1/2。扦插後保持功牀濕潤,忌澇漬,高温季節需遮陰,而在温度較低時可搭塑料薄膜拱棚保温保濕。一般15天后可移植到大田。

栽培管理雛菊對栽培管理要求不嚴。雛菊耐移植,移植可以促使萌發新根。播種苗有2~3枚真葉時開始移植,4~5枚真葉時定植。雛菊喜水,喜肥,生長期間要保證水分的供應充足;追肥要薄肥勤施,一般每兩週追一次肥。夏季開花後,可以將老株分開栽植,加強管理,保證肥水的供應,當年秋季仍可以開花。雛菊的種子比較小,且其成熟期又不一致,因此採種要及時。另外,品種很易退化,因此採種時應嚴加選擇。

常見菌核病、葉斑病和短額負蝗、小綠蚱贓蜢危害。菌核病用50%託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灑,短額負蝗用50%殺螟鬆乳油1OO0陪液噴殺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