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玉米“一增四改”高產栽培技術

科普 閲讀(3.29W)
玉米“一增四改”高產栽培技術

一增:合理增加種植密度

增加密度是高產需求。保證足夠的密度是實現高產的基本前提。合理增加種植密度就是要使玉米種植密度與品種要求相適應,一般大田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留苗4000-4700株/畝,高產田5000-5500株;大穗型品種留苗3200-3700株/畝,高產田3800株左右(魯單981低一些,大田3000-3300,高產田3300-3500株)。地力水平和產量指標不高不要採用高密度。

增加密度的主要手段:(1)改種耐密型品種。(2)改革種植方式。縮小行距至60釐米左右。採用大小行種植,改善通風透光條件。(3)提高播種質量,防旱澇、防病蟲,避免缺苗斷壟。提高均勻性、整齊度。

四改:

(一)改種耐密型品種

耐密型品種特徵:株型緊湊,葉片上衝,小雄穗,堅莖稈,開葉距,低穗位,根系發達。生產表現為:密度適應範圍大,施肥響應能力強,抗倒伏,空稈少,果穗勻,耐陰性好,不禿頂,灌漿飽滿。

(1)耐密緊湊型玉米品種留苗4000-4700株/畝。主栽品種密度:鄭單958(4500株/畝)、浚單20(4500株/畝)、魯單984(4500株/畝)、魯單9002(4500株/畝)。(2)緊湊大穗型品種留苗3200-3700株/畝。主栽品種密度:魯單981(3000株/畝)、農大108(3500株/畝)、金海5號(3500株/畝)、登海11號(3000株/畝)、登海3號(3300株/畝)。

(二)改套種為直播

直播利於苗全、勻、壯,利於機械化作業,整齊度高,病蟲害減輕。缺點是低温年份、生長期長的品種積温不足。

直播技術要點(1)及時播種。最佳播種時間在6月1-15日。(2)足墒播種。播種墒情指標要求土壤相對含水量在75%,可視降水情況借墒或造墒播種,或播種玉米後及時澆水,確保出苗整齊。(3)適量播種。播種量一般在2.5-3公斤/畝,根據品種特性酌情增減。(4)行距與播深。一般大田等行距為50-65釐米;大小行時,大行距為70-80釐米,小行距為30-40釐米;高產攻關宜採用大小行種植,耐密品種平均行距還可縮小。播種深度為3-5釐米。

(三)改粗放施肥為配方施肥

以土壤養分測定為基礎,根據玉米吸肥規律、產量水平、土壤供肥能力、肥料養分含量和利用率等多種因素確定施肥方案即測土配方施肥。

玉米施肥技術:根據產量指標和地力基礎確定施肥量,一般高產田按每生產100公斤籽粒施用氮(N)3公斤,磷(P2O5)1-1.5公斤,鉀(K2O)2公斤計算需肥量。可參考土壤化驗結果和產量指標計算出施肥量。針對當前玉米施肥現狀,注意增施磷、鉀肥和微肥,缺鋅地塊每畝增施硫酸鋅1公斤。在肥料運籌上,輕施苗肥、重施穗肥、補追花粒肥。苗肥在玉米拔節前將氮肥總量的30%左右加全部磷、鉀、硫、鋅肥,沿幼苗一側開溝深施(15-20釐米),以促根壯苗。穗肥在玉米大喇叭口期追施總氮量的50%左右,以促穗大粒多。花粒肥在籽粒灌漿期追施總氮量的15%-20%,以提高葉片光合能力,增粒重。

(四)改人工種植為機械化作業

機播:降低小麥留茬高度,為玉米機播提供方便。帶複合肥每畝10—15公斤。播後澆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