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小麥白粉病在( | )條件下容易發病,小麥白粉病有哪些發病規律?

科普 閲讀(1.16W)
小麥白粉病在( )條件下容易發病,小麥白粉病有哪些發病規律?

冬麥區春季發病菌源主要來自當地。春麥區,除來自當地菌源外,還來自鄰近發病早的地區。該病發生適温15-20℃,低於10℃發病緩慢。相對濕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區當年雨多則病重,多雨地區如果雨日、雨量過多,病害反而減緩,因連續降雨沖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過多,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管理不當、水肥不足、土地乾旱、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該病。此外密度大發病重。

隨着麥田肥水條件的改善及高產田羣體密度加大,小麥白粉病發病逐年加重。小麥受害後,呼吸作用提高,蒸騰強度增加,光合效率降低,嚴重影響了小麥的正常生長髮育,小麥葉片早枯,分櫱和成穗率降低,籽粒量下降,造成減產。發病適温15-20℃,相對濕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冬季温暖、雨雪較多,或土壤濕度較大,有利於病菌越冬。雨日、雨量過多,可沖刷掉表面分生抱子,從而減緩病害發生。偏施氮肥,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易發病。

小麥白粉病是由禾本科布氏白粉菌引起、發生在小麥上的病害。主要為害葉片,嚴重時葉鞘、莖稈、穗部均會受到侵染。發病初期病部可見黃色小點,隨着病情加重病點逐漸發展為病斑,呈橢圓形或圓形,表面有一層白粉狀黴層,發展至中期呈白灰色,後期呈淺褐色,併產生閉囊殼。病情較輕時黴斑呈分散分佈,隨着病情加重黴斑也逐漸擴大成片,最終覆蓋全葉;病斑下部及周圍組織褪綠,病葉發黃、早枯,如發病累及莖及葉鞘,則會導致植株整株倒伏;植株矮小細弱,穗小粒少,千粒重有顯著下降,最終影響小麥產量。

小麥白粉病發病規律是:相對濕度大於70%有可能造成病害流行。少雨地區當年雨多則病重,多雨地區如果雨日、雨量過多,病害反而減緩,因連續降雨沖刷掉表面分生孢子。施氮過多,造成植株貪青、發病重。管理不當、水肥不足、土地乾旱、植株生長衰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該病。此外密度大發病重。

小麥白粉病大病規律:適宜温度為15-20℃。一般乾旱少雨不利於病害發生。在適宜温度範圍之內,如天氣多雨,則有利於該病流行,但濕度大降雨過多則不利於發病。此外,肥水較好,密度過大和偏施氮肥發病較重,水肥不足、植株較弱、抗病力低也易發生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