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創富都>周邊>科普>

玉米苗期蟲害及防治

科普 閲讀(1.29W)
玉米苗期蟲害及防治

1.1.玉米蛀莖夜蛾

玉米蛀莖夜蛾[Helotrophaleucostigmalavis(Butler)]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屬鱗翅目,夜蛾科。玉米蛀莖夜蛾一年一代,幼蟲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穀子、高粱等作物,還可危害鵝冠草、稗草、等野生雜草。玉米蛀莖夜蛾在二十世紀70年代我省的長春、通化地區發生較重,近幾年在全省各地每年零星發生,是玉米田的次要害蟲,危害程度在經濟損失閥值以下。

1.1.1形態特徵成蟲體長18-20mm,翅展30-40mm。前翅黃褐色至黑褐色,翅頂角有一橢圓形淺黃色斑,中部有一個黑褐色腎形斑,前緣有黑色狐形紋。卵:黃白色,扁圓形,長0.5mm。幼蟲:黃灰色,體長26-40mm,腹部各節毛片黑褐色,臀板黑褐色,後緣向上隆起,上面有5個向上的爪狀突起,中央一突起最大。蛹:紅褐色,長17-23mm。

1.1.2發生規律及危害玉米蛀莖夜蛾在我省一年發生一代,以卵在雜草上越冬。來年5月上中旬孵化,初孵化幼蟲即在返青的雜草上取食,6月上旬轉株至玉米上危害,初齡幼蟲就開始危害,定苗前後的危害盛期。幼蟲多從玉米幼苗莖的地下部分蛀入,蛀入後的幼蟲向上取食,有時也從玉米根部蛀入危害,被害玉米幼苗枯心,極少數切斷玉米幼莖。有轉株危害習性。一般低窪地發生嚴重,幼蟲危害期約一個月左右,6月末在被害株附近地下5~15釐米處化蛹,7月上旬為化蛹盛期,7-8月成蟲羽化飛至田雜草上產卵,每頭雌蛾可產卵200餘粒,以卵越冬。成蟲有趨光性,幼蟲有相互殘殺的習性,一般一株只一頭幼蟲。5月雨水協調、氣侯濕潤,利其發生。玉米田靠近草荒地或連作田危害重。

1.1.3防治措施

農業防治清除田邊雜草,減少越冬蟲源。

化學防治用90%晶體敵百蟲1000倍、80%敵敵畏乳油1000倍,灌根,每畝用藥掖200千克。用92.5%敵百蟲粉1千克,拌細土20千克,撒在玉米根周圍。

1.2.玉米旋心蟲

玉米旋心蟲[Apophylisflavovirens(Fairmaire)]俗稱玉米蛀蟲,屬鞘翅目、葉甲科。主要分佈東北、華北、華東、華南,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穀子;成蟲也喜食某些雜草。玉米旋心蟲20世紀50年代在我北方地區發現,近年來在我省四平、遼源發生危害呈上升趨勢。

1.2.1形態特徵

成蟲:體長5-6mm,全體密被黃色細毛。頭黑褐色,複眼黑色。前胸黃色,寬大於長,中間和兩測有凹陷,無測緣,胸節和鞘翅佈滿小刻點,鞘翅翠綠色,具光澤。足黃色。卵:橢圓形,初產時乳黃色,建漸變黃色至褐色,長約0.6mm。老熟幼蟲體長8-10mm。頭褐色,腹部薑黃色,前胸背板紅褐色。中胸至腹部末端每節均有紅褐色毛片,中、後胸兩側各有4個,腹部1~8節兩側各有5個。蛹:黃色裸蛹,長6mm。

1.2.2發生規律及危害一年發生一代,主要危害玉米,也危害高粱、穀子。成蟲白天活動,夜晚棲息在株間,一經觸動有假死性,成蟲多產卵在疏鬆的玉米田土表中,每頭雌蟲可產卵10餘粒,成團,多者20~30粒。幼蟲蛀入玉米苗基部危害,幼蟲多潛伏在玉米根際附近,低齡幼蟲自根莖處,從近地表處鑽進莖內,向上危害,幼蟲然後從蛀孔返回,鑽入地下,蛀孔處褐色,幼蟲在玉米苗期有轉移多株危害,幼苗長至近30釐米左右,很少再轉株危害,輕者葉片上出現排孔,花葉,重者萎蔫枯心、常造成花葉或形成枯心苗,重者分櫱較多,植株崎形,俗稱“君子蘭苗”,不能正常生成。老書熟幼蟲於根際附近2cm-3cm深處作土室化蛹。